APP下载

寻芳觅食至大庸

2017-05-19

美食堂 2017年5期
关键词:酸菜鱼下锅土家

五月,看过油菜花的金黄夺目、桃花的粉嫩妖娆,来大庸市赏一赏芳草茵茵、溯金鞭溪之景,也可谓另有一番情趣。这山、水、林与人之间的曼妙交融,可不比凡尘俗景更好些。

也许很多人对大庸市这三个字很是陌生,可若谈起它的另一个名字,恐怕很少有人会不知道,那就是张家界。

记得小时候,我常把张家界和张家港混淆,虽然长大后依然有弄不清的时候,但偶有机会分别去过后才发现,这两座名字相近的城市还是有着截然不同的“样貌”,也是在那之后,比起通俗的張家界三字,我更愿意叫它大庸。因为,这不俗不雅的两字和它脱俗又接地气的景致更为相得益彰。

大庸因旅游建市,是国内重点旅游城市之一。可想而知,这儿的景致自然是差不到哪里去。拥有世界罕见的石英砂岩峰林峡谷地貌的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结合了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杨家界自然保护区、天子山自然保护区和索溪峪自然保护区四大景区。将近265平方公里的风景区内,移步易景,既有原始的粗犷,又有小桥流水的雅致,当然也少不了专为游客而设的旅游项目。这大俗大雅的结合和大庸这个名字甚配。不过,像我这般没走多少路就喊累的人,来大庸,可不是因为突然转性爱上运动,而是冲着这儿的美食,为了满足口腹之欲“牺牲”自己的双腿罢了。

若说大庸有什么可口吃食,粗略地说,这儿较为出名的有野生菌、石耳、杜仲、葛粉、茅岩莓茶等,主要是买来做伴手礼送人的,爱烹饪且善养生的人也常买些回去烹制佳肴。如我这般只爱动口不爱动手的人,现成的美味自然是更合适些。好比说石耳炖鸡鸭、泥鳅钻豆腐、酸酢鱼、土家三下锅、夫妻萝卜、十八子磨芋干、土家合渣、葛根酥……其中,我最爱的还是那酸酢鱼。

酸酢鱼是土家族、苗族共同的一道美食,独具地方风味。以新鲜的小鱼为食材,将其破肚洗净后裹上米粉,放进菜坛腌制3-5天,待腌好以后再挖出来以茶油或其他植物油炸制。这道菜色泽金黄,味道又酸又香,十分可口。记得初尝到这道菜时,同行的小伙伴还打趣着说,酸酢鱼就是酸菜鱼的油炸升级2.0版本。不过,比起酸菜鱼,我还是更喜欢这酥脆可口的酸酢鱼,既能下饭,又能当作闲暇时的零嘴。

除了酸酢鱼,还有一道菜也是不得不提的,那就是享有“湖南十四市州故乡菜之首”美誉的大庸头牌招牌菜——土家三下锅。这名字听起来有那么点农家人的意思,其菜式造型更是让很多人不解其美名的由来。不过,这味道却是让人欲罢不能。

相传,明代嘉靖年间,朝廷征调湘鄂西土司兵上前线抵抗倭寇,恰好赶上年关,为了不误军机,土司下令提前一天过年。于是,随军的厨子将腊肉、豆腐、萝卜一锅煮,叫吃“合菜”,以后便演变成了“三下锅”。虽然现今在大庸吃到的三下锅多为肥肠、猪肚、牛肚、羊肚、猪蹄或猪头肉等选其中两三样或多样经过一锅烹煮,但那滋味倒也不俗。

若说大庸的自然风景美不胜收,让人流连忘返,那大庸的美食就是别具风味,让人垂涎欲滴啦。趁着春意尚未完全退去,夏热未至之时,去大庸赏景品食再适合不过了。

猜你喜欢

酸菜鱼下锅土家
传播与传承:全媒体视域下的土家“啰儿调”
市场格局初现雏形 酸菜鱼还有多少发展空间
母爱是一道菜
阿妹回踩了我的脚
小学课间操跳“土家花灯戏”
随园食单——黄芽菜炒鸡
张家界的三下锅
大姨的酸菜鱼
一千种酸菜鱼
为什么事情没办好叫“砸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