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匀“党建+”大有作为
2017-05-19孙蕙
孙蕙
贵州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提出:完成“十三五”的目标任务,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全省各级党组织强化党的领导和依法治省两大保障,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发展航船定好向、掌好舵、护好航,把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好,更加注重抓基层打基础,把各级干部的素质能力提升好,增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精准度和推动工作落实的执行力。
以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为指引,都匀市结合实际,严格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求,将党的建设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引领全市作风建设、 脱贫攻坚、城市建设等工作全力推进,形成“党建+”工作模式,助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聚力都匀变“都市”。全市呈现出党员素质整体提升、脱贫攻坚精准发力、发展方向更加明晰、发展活力明显增强的良好局面。
党建+作风建设
管学相促提升干部素质
3月5日上午,记者跟随都匀市广惠街道办事处平桥社区党支部副书记徐艳在社区采访,“张伯最近身体还好吧?”“徐大姑你来啦!”一路上,徐艳与社区居民热络的打招呼。徐艳说,在社区工作了10年,做好社区工作没什么秘诀可言,关键在于用心,要“公平对待,以心换心”。
徐艳的话在记者两天的采访中一次次得到验证,无论是在社区,还是在村寨,“低保发放公平公正”“干部服务意识强”等话不绝于耳,群众对党员干部的工作能力、工作方法、工作成效赞不绝口。“社区干部就像我的儿女一样,生病了有人照管,逢年过节有人陪伴。”广惠社区82岁高龄的老人樊光珠无儿无女,谈及社区的党员干部一直以来对她的照顾,激动得热泪盈眶。
近年来,都匀市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20字”好干部标准和从严管理干部“五个要”的要求,着力构建管理全面、标准严格、环节衔接、措施配套、责任分明的从严管理干部体系。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原则,认真履行抓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建立党员干部信息查询平台和“村(社区)干部亲属关系网”公示制度,市纪委监察局收集了全市65个部门和9个乡镇办事处共计21560名党员干部身份信息,搭建全市党员、各级国家公职人员、村组社区干部身份信息查询系统。并实行村(社区)干部亲属网公示制度,在全省创新推行村(社区)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细化亲属关系网公示内容及流程,进一步强化事前和事中监督,全市113个村(社区)686名干部填报了亲属关系网并进行了公示,织就干部监督网,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自觉性得到进一步增强。
既要“管”还要强化“学”。都匀市建立了4个党员培训示范基地,不定期组织全市党员干部围绕党的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党章党规、系列讲话等方面内容开展培训学习,着力提升党员干部整体素质,增强为民服务意识,真正做到“围着群众转、带着群众干、解决群众盼”。
目前,党员教育师资队伍有88人,累计培训党员52000人次。
党建+脱贫攻坚
再精准再强化再落实
“围绕选优配强领导班子和干部、建强基层党组织、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精准选派第一书记、强化贫困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基础保障五个方面,助推脱贫攻坚工作再精准、再强化、再落实。”在都匀市2017年脱贫攻坚春季攻势行动动员部署工作中,黔南州委常委、都匀市委书记吴丹提出了党建引领全市脱贫攻坚工作的要求,到2018年,都匀将实现约3.35万贫困人口全面脱贫、52个贫困村全部摘帽。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干部”。都匀市在干部选拔任用时,优先考虑在脱贫攻坚一线实绩突出的干部,围绕“换出一个好班子、选出一个好班长、形成一个好思路”的总体工作目标,发挥党对基层工作的领导作用,构筑强大的基层战斗堡垒。
在实际工作中,都匀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实行每名乡村党员干部、驻村党员干部培育2至3名党员致富带头人,每户党员致富带头人带领5至10名党员贫困户致富,并以此辐射带动广大农户共同致富。目前,全市有429名带头致富的农村党员在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下,带领2599户贫困群众发展致富。同时,出台精准扶贫“1+10+1”文件,实行市直各部门、乡镇、学校在职党员干部至少帮扶1户贫困户,在职科级党员领导干部每人至少结对帮扶2户贫困户,在职县级党员领导干部每人至少结对帮扶4户贫困户,全市4174名党员干部共结对帮扶贫困户5125户。同时,在农村试点实施富裕党员带动贫困户脱贫,一般党员带头致富、贫困党员带头脱贫的“三带”工程,充分发挥基层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党建+城镇化建设
聚力都匀变“都市”
行走于都匀市城区,从石板街到人行天桥、观澜滨水景观、河西景观带,从古茶市到苗医苗药一条街、摄影博览一条街......“全国文化先进市”“全球绿色城市”“中国最宜居城市”等“国字号”城市魅力凸显。城市旧貌换新颜的背后是都匀市党建工作与城市建设相“碰撞”产生的耀眼火花。
按照黔南州委、州政府“一圈两翼”战略布局和“一江带三城”总体思路,都匀市围绕建设“双百”城市目标,投资175亿元、撬动社会资金700亿元投入城市建设。2014年,十大棚户区改造启动拉开都匀市城镇化建设大幕,一时间,土地征收、房屋拆迁等矛盾凸显,社区协调化解矛盾的力量相对薄弱。都匀市创新党建工作模式,把“亮身份作示范、亮承诺转作风、亮行动树形象,创一流服务水平”为主要内容的“三亮一创”活动融入到城市建设中,市委班子率先垂范,四家班子党员领导同步跟进,全市4174名党员纷纷走进农村、社区、企业,主动亮身份、亮承诺、亮行动,认领任务,通过入户调查,实行一户一档、户户走访的方式,了解群众需求,化解各类矛盾。在全市兴起进社区、找问题、结对子、作示范的热潮。城市建设“疑难杂症”得到解决和化解,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都匀市以棚户区改造为突破口,以交通路网建设为骨架,拉开城市框架,城区面积从24平方公里扩容至68平方公里。完成棚户区改造1.4万户,新建城市主次干道198.6公里,三江堰、中国茶文化博览园、杉木湖中央公园等重点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两河汇、胜利路大桥、西山公园、东山文化园等重点项目相继启动;一座“都市”新城正在崛起。
“‘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是对领导干部最基本的要求。未来三年,都匀将继续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将抓党建与发展结合起来,全面完成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任务,不断做强城市、做大乡镇、做美农村,构建起以人为本、道法自然的山地特色新型城镇体系,使城区面积达80平方公里以上,城镇化率达65%以上,向‘双百城市踏出坚实步伐,让都匀变‘都市不再是构想!”对都匀未来的发展,吴丹信心十足。(责任编辑/蒙 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