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修复,广式钟表的精妙再现

2017-05-19亓浩楠故宫博物院

收藏·拍卖 2017年5期
关键词:水法镀金珐琅

文/图:亓浩楠 故宫博物院

修复,广式钟表的精妙再现

文/图:亓浩楠 故宫博物院

在故宫博物院珍藏的钟表中,出自广州的钟表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得益于独特的天时、地利、人和,广州钟表在清朝乾隆年间步入鼎盛,流传至今的可谓件件皆精品。观其外表,多变的造型、华美的装饰是广州钟表的突出特点,而从修复师手中,我们还可以窥探其内里在制作、设计上的精巧与奥妙。

在中国,最早是用立竿见影和日晷等方法粗略估算时间的,直到东汉安帝时期,张衡应用漏壶原理,用水作为动力系统,制造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机械计时器,称“漏水转浑天仪”,从而使中国的水钟从以天文现象为依据,逐步走上以非天文的物理过程为依据的机械计时器阶段。此后历朝历代,在漏壶运水计时上不断完善,甚至部分已接近现代机械钟表。但始终没有出现现代意义的机械钟表。直至公元1601年,明万历皇帝得到了2架由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进贡的自鸣钟。由此开启了我国使用机械钟表作为计时器的历史。至清朝,随着西方与中国的贸易、文化交往进一步加强,加之皇帝对西洋钟表的热衷,御用钟表的需求大增,单靠进口已日益无法满足需求,于是中国本土制造的钟表应运而生,而当时最早生产钟表的是清宫造办处的“做钟处”和广州的民间钟表作坊。

广州钟表,领天下之先

广州在清朝时期是国内与西方交流最大也是唯一的贸易中心,由于受到当时康熙皇帝的禁海令,命令设置海关对来往的商品贸易进行监督与检查。同时西方传教士为了能够打入中国市场,得到当时高官的认同,遂将西洋钟表作为敲门砖引入了中国,但结果令他们大为欣慰,西洋钟表不仅受到了官员与民众的喜爱,而且连皇帝也颇为感兴趣,这就促使西方钟表大量涌入广州,同时为了迎合皇帝的喜好,广州的钟表行业得以发展起来,它不仅是清朝民间钟表制造的重要中心之一,而且也是国内最早接触西洋钟表的地方。广州钟表行业发展到乾隆时期,不仅具备了相当大的规模,而且也成为我国自主生产钟表的重要基地之一。

当时的广州制作钟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由我国工匠所开办的,由于人力与物力的限制大多是制钟作坊;另一部分则是欧洲人自己投资开办的比较有规模的钟表工厂,他们为了从中国获得最大的利润,不惜重金从本国调运机械设备与专业匠师。如英国东印度公司的马金图斯(Willam Mackintosh)和伦敦著名的钟表匠詹姆斯·考克斯(James Cox)的后人就分别在广州创建了自己的工厂。1793年马噶尔尼到广州时,工厂已归荷兰人所有,名为比利(Beale)工厂。马噶尔尼听从随行的钟表匠建议从比利工厂购买了具有复杂结构的钟表作为送给皇帝的备用礼物,可惜的是这件钟表在进京途中被毁。

广州钟表制造的初期阶段由于技术人员与条件的限制,再加上刚刚起步时正处于模仿阶段,这就导致其生产出来的钟表无论是从式样上,还是从本身的质量上都无法与西洋钟表相媲美,所以更不会得到皇帝的认可,地方官员经常会因为钟的质量受到皇帝的训斥与责骂。故乾隆十四年二月,皇帝传谕给两广总督:“从前进过钟表、洋漆器皿、金银丝缎、毡毯等,务是要在洋做者方可。”所以官员们为了取悦皇上,只能不惜花重金从欧洲购买进口钟表,作为进献皇帝的礼物。与此同时,广州本地制钟厂经过长年的不懈努力与钻研,终于达到了国外的先进水平,并且融入了自身的特色,越做越是精致,也得到了乾隆皇帝的认可与赞扬。于是,广州钟表又重新作为贡品向宫廷大量进贡。

图1 铜镀金珐琅亭式内置升降塔钟

图2 铜镀金转花变字水法问乐钟

图3 转花亭式卷帘白猿献寿钟

图4 铜镀金广珐琅上顶亭式转花钟

图5 铜镀金自开门寿星葫芦式钟,广州,清乾隆,高84cm,宽41cm,厚32cm

图6 底座内音乐及动力机芯

图7 底座正面彩绘风景

制作工艺,极尽华丽精巧之能事

广州钟表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外形华丽、机芯复杂和珐琅鲜艳三个部分。广钟的外形受民族和地方的影响一半多采用中国传统式的亭台楼阁式造型,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其中经常在外套上面加装一些装饰物,如葫芦、神仙、菠萝花等,为的是体现健康长寿与和谐美满等富有吉祥富贵寓意的象征。外套的做工也相对考究,多采用传统的镂空雕刻手法,体现出了当时制作工艺的精湛与完美;广钟的内部机芯结构也相当复杂,因为工匠们受西方钟表的影响颇多,不仅吸取了西方钟表的复杂原理,利用多盘发条作为其动力源,具备了西方钟表的走时、打点与奏乐的功能,而且也融入了自己的新颖想法与构思,加入了一些特殊的表演功能,如对联的展开、群猴祝寿献桃等,同时还能伴有转花、水法、跑船等各种新鲜功能;广钟的珐琅是举世闻名的,通常在钟表的表盘外围装饰色彩艳丽的珐琅,它的颜色一般包括有黄、绿、蓝等颜色,其上面的纹饰更是丰富多彩,做工之精美是其他地方的钟表所不能比拟的。由于是广州工匠发明创造,所以得名为“广珐琅”。

广州钟表的生产销售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作为贡品进入宫中,进入宫中的钟表大都标有“任土作贡”字样;另一部分则是流向民间,主要供百姓使用于玩赏。值得说明的是流向民间的广州钟表,其不管是布局设计构思,还是钟表机芯内部结构都是相对简单与粗糙的,与那些进贡所用的广州钟表截然不同,进贡的广钟不仅外形华丽高雅,而且机芯内部结构极其复杂,所带的联动装置也是异彩纷呈

铜镀金自开门寿星葫芦式钟的修复

图8 底座上平铺的水法

图9 拿出葫芦瓶上腹顶部转花

图10 音乐及动力机芯

我们所修复的铜镀金自开门寿星葫芦式钟(故183144)(如图5)就是典型的广州钟表类型。此钟整体为蓝底金花广珐琅,在椭圆形的底座内装有音乐与动力机芯(如图6),其正面是彩绘风景(如图7),中间有两扇活动门,门内有扶杖儿而立的寿星(如图4)。两侧面为水法布景(如图5)。底座上凸起珐琅平台,台上平铺水法(如图8)且四角有转花。中心竖立葫芦式扁瓶,瓶下腹有二针时钟(如图7),上腹有料石转花。此钟启动后,音乐机芯响起悦耳音乐,同时双门开启,寿星扶杖左右晃动,灵芝、仙鹤、鹿、佛手等从两旁移至中间,寓意福禄长寿。平台上水法也随之转动,如波涛四起,葫芦瓶似在水中漂浮,寓意四海升平。此钟寓意深刻,是具有浓厚中国传统思维的艺术佳作。

修复时首先对其进行修前拍照与伤况记录,此钟分为三部分进行修复,第一步将其上部葫芦瓶摘下,取出瓶内走时机芯与转花机芯(如图9),通过对葫芦瓶外套与拆解后走时机芯与转花机芯各零件的清洗后,对其破损原件进行修复,然后将其组装,并进行走时精准性与走时与打点同步性的调试,最终走时机芯检测合格为止,并将其装入原套。第二步是修复中间椭圆部分机构,此部分主要是水法与转花的转动,顶部排列铺满水法,四角各有一个转花,拆卸水法时必须逐一按次序摆放清洗,否则如果顺序颠倒,很可能会影响其相互咬合,影响转动。转花系统相对简单,通过传动齿轮带动转花旋转,但必须调整传动齿轮的角度,使其保持垂直角度,如不垂直它会与主动力传动齿轮剐蹭影响转动。第三部分就是底部音乐及动力机芯部分(如图10)从底座中拿出,底部又可分为两部分进行修复,其一是底部音乐动力机芯,将其拆解、清洗、修复、组装与调试即可;其二是修复转人与自开门的部分,转人与自开门部分必须将齿轮调校至最佳位置才能达到旋转与开门的要求,否则无法正常运转,通过修复最终达到最佳状态。修复此钟实属不易,但最终将其所有运转机能修复如初,使其焕然一新。

(编辑/雷焕昂)

猜你喜欢

水法镀金珐琅
闫永红:从“镀金书记”到“走心书记”
雍正款珐琅彩蓝料山水图碗
银镀金累丝长方盆 穿珠梅花珊瑚盆景
是“淬炼”,还是“镀金”?——杨陵提升基层干部学历
来了晃一圈,走时已镀金 有些挂职干部“假装在基层”
无铅珐琅釉料制备与画珐琅工艺试验研究
签约42家 中国珐琅盛典首站告捷,成功起航!
探讨温肾化瘀利水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肾阳虚、瘀水互结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清 玻璃桑葚景掐丝珐琅嵌玉壁瓶
荷兰新《水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