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备战中考,做好数学总复习

2017-05-18武勤英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14期
关键词:习题中考考试

武勤英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4-0162-01

九年级毕业班数学的总复习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如何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是每位毕业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那么如何在有限时间内上好每节数学复习课呢?今天我结合多年教学及工作经验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注重考法研究,把握中考动向

中考复习前,数学老师要进行考法研究,研究近几年中考数学命题的走向,研究考纲,研究中考复习策略。避免复习走弯路、走错路。教师必须研读中考标准,领会、看清考试范围,重点研究答案中的评分标准,对于每一个给分点让学生牢记于心。

二、中考数学复习建议

第一轮:梳理知识脉络,重视基础

摸清初中数学内容的脉络,开展基础知识系统复习。中考试题中属于学生平时学习常见的“双基”类型题约占70%还多,要在这部分试题上保证得分,就必须结合教材,系统复习,对必须掌握的内容要心中有数,胸有成竹。回归中考知识体系,多以中考的真题、习题为素材,深入浅出,举一反三地加以推敲、延伸和适当变形,以期达到新课标所要求的“人人掌握必需的数学”的目的。要出成绩,多检测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检测,老师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不足,使老师上课时更能注意到某些细节,教学工作更有针对性和实效,实现大面积的收获。同时还要特别关心对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对他们降低要求,做些简单的习题,让他们也有成就感.通过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使他们达到学习的基本要求,充分体现教育的价值在于“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要求每位学生一定要配合老师进行复习,切忌走马观花,好高骛远;其次,复习完每个单元进行一次单元测试,重视补缺工作.习题的难度要加以控制,以中、低档为主,另外,要求学生对于觉得较难的题,或者易错的题,养成做标记的好习惯,以便在第二阶段进行再回头复习。

第二轮:专题训练,重视方法

学数学的目的是为了用数学,近年来各地中考涌现出了大量的形式活跃、趣味有益、启迪智慧的好题目,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这些热点题型认真复习,专项突破。热点题型一般有:阅读理解型、开放探究型、实际应用型、几何代数综合型、研究性学习型、方案设计型等。

如新公式阅读理解型:

解答“已知x-y=2,且x>1,y<0,试确定x+y的取值范围”有如下解法:

解:∵x-y=2,∴x=y+2.

又∵x>1,∴y+2>1,

∴y>-1.

又∵y<0,∴-1

同理得1

由①+②得-1+1

∴x+y的取值范围是0

请按照上述方法,完成下面问题:

已知x-y=3,且x>2,y<1,则x+y的取值范围是_____;

解:∵x-y=3,∴x=y+3,

又∵x>2,∴y+3>2,∴y>-1.

又∵y<1,

∴-1

同理得2

由①+②得-1+2

∴x+y的取值范围是1

第三轮:备战中考,模拟训练

经过第一轮和第二轮的复习,学生的基础知识已基本过关,第三轮是模拟训练,其目的就是查漏补缺和调整考试心理,便于以最佳状态进入考场,最后,还提醒学生抓住每次考试,比如月考、模拟考试,加上平时测试综合性的也有十多次,学会在考试中积累考试经验,掌握一定的考试技巧.同时,在临近中考的几次考试中练就学生沉着应试的心态,不慌不忙的心理,尽量避免在考试中发挥失常,造成丢分。

三、重視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提高解题能力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分不开的,当学生对学习感到盲从时,及时地给予他们学习方法上的指导,有不少学生以为学数学就是多做习题,习题做多了数学就学好了,要告诉他们这种看法是片面的。让学生知道学习数学就是培养能力,这些能力包括正确迅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做题的目的就是为了训练这些能力,所以盲目地做题难以见效。有些同学运算不熟练,不能迅速的得出正确的结果,甚至经常出差错并归因于粗心。告诉他们这实质上不是粗心,而是能力上的缺陷,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要多动脑筋、多想、多问、多练习,解题之后要反思,在心中总结一下,为今后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创造条件。

总之,中考复习应得法,应扎实有效,相信我们每位数学教师都有自己的体会和好的做法,在此预祝师生能在中考数学中取得好成绩。

猜你喜欢

习题中考考试
一道课本习题“链式反应”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对一道习题的多角度思考与拓展
中考“三数”大扫描
2017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一)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关于一道习题解的讨论
中考英语完形填空练习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