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习特点对教学的影响分析
2017-05-18王颖
王颖
【摘要】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数学兴趣和能力的重要阶段。深入了解小学数学学习特点对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重大意义。因此,本文在分析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学习特点的基础上,针对其对小学数学的影响做简要探討。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特点 小学数学教学 影响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4-0153-02
在当今素质教育背景下,针对小学数学教学,要求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思想,重视小学生在当前新时代背景下的存在学习特点和学习问题,从而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
一、小学数学学习的特点
1.学科特点
小学阶段是奠定学生数学基础的关键阶段,而针对数学科目来讲,其本身所具有的抽象性及形象性比小学其他学科表现的更突出。这种特点就要求小学生在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有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但因小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水平有限,其对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较为薄弱,并未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因此,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育课堂内,要求小学教师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并借助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针对性的做好小学数学教学工作。
2.学生特点
年龄较小、知识积累水平较低、理解水平和认知能力有限是小学生学习过程的存在的特点。了解并掌握小学生学习过程的特点,是小学教师能够因地制宜,从根源上解决教学问题的基础。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并以此为依据做好课前备课工作。同时针对这些特点来不断完善数学教学课堂结构和内容,在突出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上,有效促进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并进一步掌握数学学习的相关技巧和规律。此外,小学数学教师要注意自己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严格遵守小学生学习的特色,按学习内容先易后难、由浅入深的教育模式来一步步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
二、小学数学学习特点对教学的影响
1.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由于数学科目本身的抽象性,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具备较高的逻辑分析能力,并能根据教材内容将其中的重点知识与生活案例相结合,以生动的教学手法促进学生学习动力,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效率。而要想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数学教师就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自我分析、自我思考的能力。俗话讲,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想在根源上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就要确保小学生能够自主从较为抽象的教材内容中,充分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而这对年龄较小、认知理解能力较弱的小学生而言难度较高。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意义,并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付出实际行动。另外,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小学数学教师可利用问题的发散性,充分挖掘学生的多方位思维能力,帮助学生转变传统思维方式,并进一促进其养成发散性思维习惯。
2.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接受数学知识
任何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小学数学学习也是如此。要想稳固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和成绩,就要保证其在学习过程中,脚踏实地的坚持学习。而为给小学生提供更有效的学习模式,小学数学教师要深入了解班级中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认知能力,并根据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合理制定教育进程规划。由于小学生的接受能力较弱,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对学生的教育要循循渐进,从易到难,由浅入深,逐步的引导小学生掌握学习技巧,在做好教学辅导工作的同时,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注重实践教学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无论是小学生、初中生还是高中生,其做题能力较高,而动手实践能力较低已经是我国教育中存在的普遍现象。虽然我国已经开始推行素质教育,但是由于“一考定终身”的影响仍没有退去,所以实践教学在我国教育中仍处于弱势地位。而这也直接导致我国学生从小学阶段就开始将过多精力放在做题上,而忽略了学习的最初目的。另外,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也只是重视学生的解题能力,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却没有足够的重视。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并充分将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学习特色相结合,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合理改善数学教学内容结构,在注重数学理论教学的同时,也充分培养挖掘学生学习实践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是促进小学生养成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中坚力量,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明白自身肩上的重任,坚持以学生为本,根据不同学生相互之间的不同特色,有针对性的实施教学方案。在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思维习惯的同时,通过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法,大幅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并有效提升其学习质量,进一步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杨洪志.如何优化小学数学学习材料[J].吉林教育,20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