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唐宋词欣赏”课程的教学方法

2017-05-18刘东海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14期
关键词:词作诗词情感

刘东海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4-0011-02

为领会中国古典文学中最精致、最难解的一种文学体式——词的特美,我为理工科类大学生开设了“唐宋词欣赏”课程,旨在引导学生打破专业限制天花板,并得到文学感发的愉悦。

中国古代文学与世界文学相通的是生命的诗性智慧。这种诗性智慧体现在作者对生活的“三不态度”——不满、不得、不停,诗性的滋润亲切温和,感人至深。

我校学生文学课程课时有限(32学时)、学生又是理工科专业、高中的文学基础也较为薄弱,这种条件下,让学生系统领略中国古代文学的精华,引导他们课程结束后敢于获取生命与诗词打成一片的诗性生活,的确是较困难的事。但教学过程中如果面面俱到,每样文体都将一两篇,容易散碎浅止。对学生来说,也是学乎其上,得乎其中;学乎其中,得乎其下。从简从易入手,难以在有限时间内尽可能勘探到古代文学浩瀚海洋中的瑰宝。缪钺言:“人有情思,发诸楮墨,是为文章。然情思之精者,其深曲要眇,文章之格调词句不足以达之也,于是有诗焉。文显而诗隐,文直而诗婉,文质言而诗多比兴,文敷畅而诗贵蕴藉,因所载内容之精粗不同,而体裁各异也。诗能言文之所不能言,而不能言文之所能言,则又因体裁,运用之限度有广狭也”。[1]因此,我选择专讲词文学,以此作为对古代文学宝藏之苑正门而入的开端。以下从三点浅谈这门课的教学方法。

一、引导学生学会敏感。

甫与学生见面,我就要求学生“学会敏感”。学生大哗,嚷道:我们都是傻乎乎的理工科学生,不会敏感。我借此机会,阐释欧洲著名学者沃尔夫·勒佩尼斯的话:“敏感是对周围世界微弱的振动作出反应的能力,是一种态度,即敞开心扉,理解他人,让自己走出幻境,根据他人的价值标准而不是自己的价值标准去衡量别人。敏感就是使他人对你产生永久的尊敬,因而是人类情感中最重要、最高尚的美德。”[2]由此,我引出敏感的令人尊敬处,敏感的要义是活起来、存在起来,以良好的生命状态去体贴他人的情感。缪钺认为,真正的词人,必然没有鄙吝机诈之心性,必然具有柔厚芳洁、清超旷逸之禀赋,必然具有用思灵敏、识解深透的学术穿透力。这不是自诩自许之言,如果从以上敏感的含义去理解,则无夸大。

对敏感的训练贯穿在教學始终。我经常让学生谈对词句的感动和认知。比如,对杜甫“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中的“一片花”是一片花瓣还是一大片落花的讨论;辛弃疾词句“手捻黄花无意绪,等闲行尽回廊。卷帘芳桂散余香。枯荷难睡鸭,疏雨暗池塘”中哪些字,表明其不死之心;冯延巳“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与哪位诗人的情感如出一辙?[3]等等。顾随曾说,中国诗词最美的是感觉。而词作更细美幽约,曲尽其妙。

二、归纳诠释词作的方法。

古人说“诗无达诂”、“兴无巴鼻”,对中国古代诗词的理解多依于感性,具有品味、涵咀、悟解的特点,无确解。尽管如此,还是有边框界定词作含义的。因此,让学生掌握解词一套欣赏方法、探讨一些认知规律,在读词时让感发不出边界是必要的。我在讲解词的潜力和联想特点时,借鉴叶嘉莹和宇文所安等前辈学者的归纳,采用了集体记忆和个体记忆的分类。我认为,中国诗词中往往出现集体记忆的创作法,钱钟书云:中国诗词创作“写物抒怀,常忽视机杼目验,求诸现成存语”,[4]这和西方文学中注重个体记忆的书写是不同的。

如张惠言从温庭筠“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两句中推想作品有君子“初服”之意,这里就借鉴了断片[5]“蛾眉”的情感叠加,是忽视机杼目验的集体情感现成存语。这和法国作家普鲁斯特小说《追忆逝水年华》中的对浸泡过花茶“小玛德莱纳蛋糕”后“我浑身一震,发觉我身上产生非同寻常的感觉。一种舒适的快感传遍了我的全身,我感到超脱,却不知原因所在。”的个性记忆形成鲜明对比,[6]后者不可复制和引用。多读词,就能掌握“断片”的情感语料库,使欣赏和感发不出古人语境的边框。

王国维所论“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情思,则出于人性共通的潜力联想。[7]这类联想,没有固定词片可依傍。

为了贴切可信地启发学生,我常抄出自己的词作,让学生判断哪些是 “断片”,哪些是潜力联想。如:

陇头月(又名柳梢青)——开学赠某女生

月下琴声,深清韵味,梨花晶澄。有个人人,种桃心愿,栽竹心情。小窗思久矜悄,远梦好、中宵绕萦。笑语从容,殷勤摘取,满袖辰星。

学生根据自己上课所得和平时的阅读,能够初步指出“梨花”、 “种桃”、 “栽竹”是“断片”。如此,以归纳诠释词作的方法引导学生欣赏词作。

三、课堂演唱词作。

诗词与音乐联系的先后顺序不同。诗与音乐是声出于言,词与音乐为言出于声。故而词更有音乐的先天禀赋。王国维说“诗之境阔,词之言长”,我的理解是诗如画,词如乐。词的音乐性,细腻婉转,被认为是年轻女伶的歌曲。欧阳炯《花间集序》中描写词之初兴的场面:“绮宴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这种特殊之境,才能借微物小文写锐感灵思和深怀幽怨。

词之初期多以“曲、曲子、曲子词、乐章、歌曲、乐府、新乐府、近体乐府、寓声乐府、倚声”等小名出现于坛坫,而女声清雅轻柔的嗓音,增加了幽约怨悱的特殊美感。每次讲到词的音乐性,我除了展示温庭筠笔下的“红牙板”之“按”法外,还亲自演唱姜夔的自度曲,让学生感到在叮咛心事,学生此时必摒息细听。

课堂演示词乐能获得以下效果:1.了解词曲唱法与歌曲唱法的不同;2.分辨诗乐表现和词乐表现的不同;3.体会到词的先天音乐美感带来的情意上的潜力;4.懂得词在以后的发展中,由潜力发展成寄托,最终尊体的原因。

以上三点,是我讲词的点滴体会。词与诗的区别,不仅仅在于“能言诗之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此别是一家”上。这些否定和侧面之描述不足以概括词的特美。词的特美在于能低徊要眇以曲尽幽怨怨悱之情;能辞愈微,旨益远。学习中国古典文学而得的感发收获,自有其途径和机缘。《唐才子传》中有“初发通庄,却寻野径,百里之外,方归大道”[8]的说法。但是,由于当前理工科学生专业分工细化,各类横向信息繁杂,缺少条件长期浸染在古典文学中,所以入门须正尤显重要。从情意感发的角度,读懂词了,诗就易懂;读懂诗了,散文就易懂。

参考文献:

[1]缪钺:《诗词散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3页。

[2](德)沃尔夫·勒佩尼斯:《何谓欧洲知识分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352页。

[3]辛弃疾此词下阙为:“忆得旧时携手处,如今水远山长。罗巾浥泪别残妆。旧欢新梦里,闲处却思量”,不死之心、悲凉之意的意味已表明。我在学生针对上阙充分讨论后,将下阙抄出,以补结论。冯延巳词一题,最后学生往往能找到杜甫“且看欲尽花经眼,莫辞伤多酒入唇”句作为答案。

[4]钱钟书:《管锥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第587页。

[5]“断片”一词,来自(美)宇文所安所著《追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宇文所安认为所谓“断片”,其情感价值超出于自身之外,具有价值集聚性和情感附着的满度和强度。如,杨柳、桃花、蛾眉、芳草等词,就是积淀古人情感记忆的断片。叶嘉莹称作“符码”,乃异词同趣。

[6] (法)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第一卷,译林出版社,2010年,第45页至46页。

[7] 参见拙文《试析“众芳芜秽,美人迟暮”情思在诗词中的表现》,《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26卷,第155页-157页。

[8] (元)辛文房著,傅璇琮等校笺:《唐才子传校笺》,中华书局,1987年,第268页。

猜你喜欢

词作诗词情感
诗词书法作品
【诗词篇】
情感
背诗词的烦恼(下)
背诗词的烦恼(上)
台上
浅议李清照词风格的变化与时代的关系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试论柳永羁旅词的悲秋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