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过渡空间的“界面关系”与“限定方式”

2017-05-18

四川水泥 2017年5期
关键词:边界建筑设计界面

郭 靖

(广西师范大学)

建筑过渡空间的“界面关系”与“限定方式”

郭 靖

(广西师范大学)

1 相关概念释义

1.1“边界”词源释义

“边界”为边缘界限,边界可以通过限定和界定来划分空间。“边界”英语是“border”,《大英百科全书》对其解释为:“an outer part or edge”。边界可以保持空间的独立,这也是边界的存在意义。

1.2“边界”概念释义

边界是可以分隔两个不同性质的空间。边界是城市空间环境的构成要素和影响因素,建筑边界的合理可以使建筑与城市环境相互融合,形成和谐统一的城市空间。

亚历山大的《建筑模式语言》中:

1.建筑与环境之间实体界线的边界,比如墙体、台阶。建筑与环境之间也存在虚体界线的划分,如运用玻璃形成的外墙。

2.边界可以是建筑内部空间中两个区域间的分界,如家具。边界可以是自然分界,如,河流可划分出不同空间域。

边界概念描述的是具体事物,过渡概念则描述的是一种空间形式,两个概念虽描述事物不同,但可以说过渡的具体表现形式在某种程度上是边界。

2 过渡空间的特点

过渡空间具有四个特点:

1.建筑功能由建筑内部中心向外空间逐渐减弱,可以看出建筑的边界部分受功能约束较小,而建筑外部空间对其影响较大,以致其性质产生变化;

2.过渡空间因受到建筑内外空间因素的影响而充满矛盾与冲突,导致其边缘部分在表现出不确定性;

3.虽然过渡空间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建筑主体的限制,但过渡空间与周边环境密切联系;

4.过渡空间的本质属性之一就是交通功能,这也就决定了其特征具有流动性与暂时性。

3 过渡空间的双重属性

自身的物理结构的物理外观和在斗争的同时外部环境。两个空间在控制力此消彼长的作用下影响着过渡空间的双重属性。

过渡空间的双重属性特征:

3.1明确性

边界的存在划分了特定区域,保证了特定区域内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并非绝对平等,如亚历山大所言,当两者同时出现时,只有保证了私密空间的前提下,才会去谈公共空间。过渡空间采用明确易识别的空间方式来处理城市与建筑相互矛盾、互相干扰的现象。

3.2模糊性

建筑空间模糊性作为特殊的建筑形式表达。以传统建筑中檐廊为例,首先介绍檐廊的第一个界面,当从室外空间过渡到室内空间时,建筑檐口与建筑台基产生一种空无的界面;檐廊的第二个界面是由檐廊的檐柱与各种框架支持结构形成的界面;檐廊的第三个界面由门窗与实墙构成。廊檐的第一界面与第二界面围合成过渡空间Ⅰ,第二界面与第三界面围合成过渡空间Ⅱ。建筑屋檐与第二界面形成“过渡空间Ⅰ”,第二界面的檐柱与第三界面的门窗隔扇形成了“过渡空间Ⅱ”。建筑室内空间通过檐廊这种建筑手法得以向室外空间外延伸,同时建筑与环境之间产生和洽的过渡(图1.1)。

过渡空间的“模糊性”可以让室内外空间相互渗透,因为有过渡空间的“模糊性”才使得建筑室内外空间联合为一体。

图1.1 檐廊结构空间构成详细解析图

4 过渡空间的类型

过渡空间的类型表现为:

1.按照空间类型方式划分:①以功能为主的过渡空间:传统建筑中的复式入口。②以附属为主的过渡空间:底层架空、嵌套空间。③以技术为主的过渡空间:呼吸表皮、建筑遮阳。

2.按可区分度划分为:①明确的过渡空间。②模糊的过渡空间

3.按照建筑历史划分为:①东方传统建筑过渡空间形态:连廊、合院中庭。②西方传统过渡空间形态:柱廊的排列形式出现空间。③现代过渡空间形态:底部架空、嵌入空间。

4.按照过渡空间限定方向划分:水平、垂直方向限定类型。

5 过渡空间的实现手法与构成方式

过渡空间的实现手法与构成方式也是过渡空间开放程度和空间形态的决定要素。因此掌握好过渡空间的各种实现手法与构成方式,在建筑设计中会更好更充分的利用过渡空间。

1.建筑的连续排列点或线这类过渡空间是由连续排列点或线组成,比如建筑空间中连续排列的承重柱,这样形成的过渡空间具有明显的开放性。

2.建筑的空间通透

空间通过围合而成,对墙体进行围合是形成建筑的基础。有时为了让使用者开阔视野,选择在墙面进行开洞来形成过渡空间,这样建筑内部空间与建筑外部环境更加融洽。

3.建筑的削减附加

在建筑设计中,通常为了获得富有韵律的建筑立面,也为了丰富建筑层次感和增加建筑进深感,会通过削减或附加的建筑形式处理建筑立面。

4.建筑的架空底部

现代建筑设计中,通过架空底部是现代建筑要素,通过建造构架把建筑抬起架空底部,从而可以使地面获得更为开阔的视野。

5.建筑的挑出建筑结构

在建筑设计中,有时为了增加建筑使用空间而挑出建筑结构,比如在建筑入口处的门廊、挑出的阳台等。

6.建筑中的部分剩余空间

罗伯特•文丘里提出在现代建筑里这样一种空间类型,在建筑设计中为了让建筑立面赋有层次感进深感,会造成没有具体实用功能的剩余空间。

7.建筑的抬起或下沉建筑结构

建筑设计中,为了突出建筑形象,通过抬起建筑基地的建造手法来烘托主要建筑物的重要性。建筑设计中,为了给建筑创作舒适的休闲空间以及增加建筑亲和性,利用建筑基面下沉的建筑手法。

8.建筑的复合立面

现代建筑的建筑结构与外墙面成为独立个体,传统意义上的墙面失去其原来的结构作用,反而成为包围建筑结构的外表皮。现代建筑普遍采用多层维护结构来作为建筑外表皮,也就是我们通常的复合立面。复合立面不仅在夏季可以遮挡太阳直射,在冬季又能阻挡寒风进入,缓解外部气温对建筑内部的影响。

9.建筑的内院或中庭形式

传统建筑设计中,为了采光更充分、通风更便利,会使用内院或中庭这样一种过渡空间,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特别在大型写字楼的设计将作为一个过渡空间、中庭空间的转换。

10.建筑的拉索和悬浮

拉索或悬浮是可以建造出非围合的建筑过渡空间。 通常可以利用悬索屋顶结构创造出大型空间。悬索结构在现代建筑中应用广泛,常见于大型公共场所或者公共景观小品。

11.建筑的垂直空间

现代建筑设计中通常利用建筑减法,减掉建筑的局部并运用庭院绿化的形式填充空间,这便形成了空中花园式的过渡空间。空中花园式的过渡空间让建筑内部空间更充分的与建筑外部环境融合,同时,这种类型的建筑过渡空间也丰富了建筑垂直空间层次,使高层建筑人与自然亲密接触。

12.建筑的透明材料

随着建筑材料的发展,现代建筑中透明材料的运用越来越广泛,透明材料不仅具有明确分隔空间的功能,而且因其材料的特殊性产生视觉上的通透空间。

6 小结

传统建筑过渡空间以水平方向展开,现代建筑过渡空间不仅从横向上展开,还从竖向上展开,这也是现代建筑出现的新类型特点。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形式与建筑结构也趋向多样化,同时也产生了更多的过渡空间类型与形式。

[1]刘伟.建筑外部空间中调和空间的分类与设计手法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2014,8(3):2009年5期: 112

[2]百度百科,古代檐廊建筑结构 [EB/OL]. http://www.tripbe.com/dest/10341,2014-5-6

G322

B

1007-6344(2017)05-0280-01

猜你喜欢

边界建筑设计界面
拓展阅读的边界
国企党委前置研究的“四个界面”
意大利边界穿越之家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论中立的帮助行为之可罚边界
基于FANUC PICTURE的虚拟轴坐标显示界面开发方法研究
建筑设计的困惑
人机交互界面发展趋势研究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
手机界面中图形符号的发展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