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部位脑出血应用不同剂量甘露醇的治疗效果分析

2017-05-18孔久玲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甘露醇低剂量水肿

孔久玲

(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医院,湖北 随州 441300)

不同部位脑出血应用不同剂量甘露醇的治疗效果分析

孔久玲

(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医院,湖北 随州 441300)

目的分析不同部位脑出血应用不同剂量甘露醇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于2014年04月~2016年04月间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9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包括脑叶出血30例、脑干出血10例、基底节区出血50例,全部患者均予以甘露醇保守治疗,按照剂量的不同,分为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各组45例。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低剂量组患者水肿为(15.5±0.9)mL、神经功能评分为(9.8±1.1)分、血肿程度为(9.2±0.7)mL;高剂量组患者水肿为(17.8±1.2)mL、神经功能评分为(13.3±1.5)分、血肿程度为(12.2±0.7)mL,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方面,高剂量组患者发生率为53.33%,低剂量组患者发生率为31.11%,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不同部位的脑出血患者,需采用合理剂量的甘露醇予以治疗,确保疗效的安全可靠。

不同部位脑出血;不同剂量甘露醇;疗效

神经内科中,脑出血这一疾病较为常见,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与死亡率。此病在临床治疗中,主张以清除自由基、脱水、对症支持治疗以及降颅压为主[1]。甘露醇是临床治疗脑出血首选药物,不同剂量的甘露醇对不同部位的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其疗效也各不一样,此次实验旨在探讨不同部位脑出血患者应用不同剂量甘露醇治疗的效果,总结分析最佳治疗方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于2014年04月~2016年04月间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9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女性患者52例,男性患者38例,年龄40~77岁,平均年龄(56.66±10.78)岁。全部患者均与相关临床诊断标准,确诊为脑出血,排除其他外部因素所导致的脑出血。按照患者病情实际状况,对患者实施不同剂量的甘露醇予以治疗,按照不同剂量分为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各组45例,甘露醇剂量最低为125 mL/d,最高为500 mL/d,均为20%的浓度,脑出血部位包括:脑叶出血30例、脑干出血10例、基底节区出血50例。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经过比较发现两组的基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予以甘露醇保守治疗,按照不同部位的闹出血状况,予以不同剂量的甘露醇,包括高剂量500 mL/d、低剂量125 mL/d,均为20%浓度,一疗程为期7 d。出血量<10 mL的患者,实施低剂量治疗方案,出血量>10 mL的患者,实施高剂量治疗方案,统计分析低剂量、高剂量患者疗效的安全性。

1.3 观察指标

观察低剂量、高剂量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应用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治疗后,低剂量组的患者,其血肿程度、水肿程度以及神经功能评分均得到显著改善,显著优于高剂量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意义显著(P<0.05)。具体结果间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s)

表1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s)

指标 高剂量组 低剂量组水肿程度(mL) 17.8±1.2 15.5±0.9血肿程度(mL) 12.2±0.7 9.2±0.7神经功能(分) 13.3±1.5 9.8±1.1

2.2 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全部患者经过保守治疗后,低剂量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11%;高剂量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33%;数据对比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n,%)

3 讨 论

脑出血这一疾病比较危重,临床致死、致残率较高。颅内压升高是脑出血患者的主要发病机理表现,同时,这也是导致脑出血患者发生死亡的主要因素[2]。临床治疗脑出血患者,主张降颅内压,无论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都需予以甘露醇降颅内压。甘露醇是临床中用于治疗脑出血的首选药物,具有良好的降颅内压效果,属于高渗透脱水剂,经过多年临床实践研究与证明,有着十分突出的临床疗效[3]。进入人体后的甘露醇,可将血浆渗透压提升,脱水组织,降低眼内压与颅内压,从肾小球过滤之后,不会轻易的被肾小球重吸收,进一步增高渗透压,使大量水份被带出,而脱水,适用于治疗脑组织缺氧、脑瘤以及颅脑外伤所致的水肿,以及大面积烧伤之后所形成的水肿。

脑出血不同部位包括基底节区出血、脑干出血、脑叶出血等,不同部位的脑出血患者,临床治疗中,也会按照患者实际病情状况,予以不同剂量甘露醇方案进行治疗,无论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都需实施降颅内压治疗,甘露醇使用剂量不同,其临床治疗结果也会各不一样。据临床相关研究者发现,对不同部位的脑出血患者,采用不同剂量的甘露醇予以治疗后,患者的水肿程度、血肿程度以及神经功能评分均得到显著改善。本次试验中,针对不同脑出血患者,予以不同剂量甘露醇进行治疗,从血肿、水肿以及神经功能评分改善程度而言,低剂量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高剂量组。此次实验结果与文献报道相符[4]。

采用甘露醇治疗脑出血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水电解质紊乱,快速静脉滴注后,渗透性肾病主要见于高剂量甘露醇使用后,此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或许与肾小管渗透压升高,而使得肾小管上皮细胞遭受伤害有关,形成空泡,呈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等病理表现,临床可表现为急性肾衰竭,尿量减低[5]。此外,还容易引起高热、血栓静脉炎、皮肤坏死、组织水肿以及排尿困难等反应。从本次研究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结果显示,低剂量组不良反应显著低于高剂量组,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此,低剂量甘露醇治疗方案,在临床中比较多用。另外有实验发现,治疗一周内与治疗一周后的不良反应,有着极大的不同,而此次研究,主要探讨一周内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由此可知,甘露醇治疗脑出血患者,疗效十分显著,不同部位的脑出血患者,采用不同剂量的甘露醇予以治疗,疗效也十分突出。

[1] 康 健,李胜龙,韦有佩,杨金坤,樊拥军.不同剂量复方甘露醇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36):44-46.

[2] 郑海燕,吴锐,唐晓.不同剂量甘露醇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对比[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7):52-53.

[3] 崔丽丽,谢雁冰.不同剂量甘露醇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5):116+122.

[4] 苏文华,金树梅.不同剂量甘露醇在不同部位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处方药,2016,14(8):66-67.

[5] 张贻勇.不同剂量甘露醇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4(12):11-13.

本文编辑:王雨辰

R743.34

B

ISSN.2095-8242.2017.010.1927.02

猜你喜欢

甘露醇低剂量水肿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孕晚期胎儿水肿宫内干预及预后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1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腹部中的应用
甘露醇对低温下草菇菌丝的保护效应研究
做个瘦子 送走水肿肌
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疗效观察
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在头部低剂量CT扫描中的应用
低剂量辐射致癌LNT模型研究进展
正常和慢心率CT冠状动脉低剂量扫描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