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及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研究探讨

2017-05-18陈江玲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保护性呼吸机通气

陈江玲,王 盛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巴州第二师焉耆医院,新疆 巴音郭楞 841102)

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及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研究探讨

陈江玲,王 盛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巴州第二师焉耆医院,新疆 巴音郭楞 841102)

目的研究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及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患者22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不同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n=12,行传统机械通气策略治疗)和治疗组(n=10,行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支持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0.0%,其与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0.0%比较,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机械通气策略,其可作为理想治疗方法在临床中积极推广。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临床效果

机械通气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其对维持患者生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相应的并发症,其中最常见的是以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为代表的不均一肺实质损伤。VILI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高浓度氧吸入、气压伤、生物伤、潜在肺疾病等是引起VILI的主要危险因素[1]。为有效控制VILI,临床方面提出了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患者22例作为观察对象,现进行以下整理和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患者22例作为观察对象,入选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制定的VILI临床诊断标准[2]。其中男患者13例,女患者9例,患者年龄48-60岁,平均年龄(57.6±0.8)岁。病情分布情况:气胸4例,急性肺损伤8例,弥漫性肺损伤10例。按照不同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n=12)和治疗组(n=10)。将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资料录入统计学软件中加以分析统计,结果显示差异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作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行传统机械通气策略治疗,首先对原发病进行积极治疗,确保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得以维持,对严重感染者予以广谱抗生素治疗,给予营养支持。机械治疗时将VT(潮气量)调整至5~12ml/kg,PEEP(呼气末正压)调整为(5.3±1.3)cmH2O,PIP(气道峰压)调整至≤25cmH2O,呼吸频率为14~18次/min。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支持治疗,PIP、呼吸频率与对照组相同,根据P-V曲线确定PEEP,VT则控制在5~8ml/kg范围内。

1.3 疗效评价标准

治疗后患者一般状况恢复正常,胸片检查结果显示肺部病变完全被吸收为显效;治疗后患者一般状况明显改善,胸片检查结果显示肺部病变基本被吸收,氧合指数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为有效;治疗后一般状况、胸片检查结果及氧合指数无变化或病情加重为无效[3]。

1.4 统计学分析

借助统计学软件处理器SPSS 20.0统计处理所有涉及到的数据,使用百分率(%)描述治疗总有效率等计数资料,组间对比给予x2检验,以P<0.05表示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组间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下表。

表1 统计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n(%)]

3 讨 论

VILI是影响机械通气治疗效果和预后的主要并发症。随着近年来不断深入的VILI发病机制及进展的研究探讨,临床方面已经确定高气道压、肺组织过度扩张以及肺容积增加等是引起VILI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相关研究证实[4],本身存在重度肺部感染、弥漫性肺纤维化等疾病的患者,其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时比正常患者更易发生VILI。

目前,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已经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认可,其主要通过较小的潮气量,将P-V曲线作为依据,对PEEP进行适当调整,使其保持最佳状态,并控制气道平台压力在有效范围内,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相关文献报道[5],适宜水平的PEEP可显著减轻肺损伤情况,提高功能残气量的同时使分流减少,对低氧血症予以有效改善。根据本组研究结果可知,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充分证明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机械通气策略,其可作为理想治疗方法在临床中积极推广。

[1] 冯燕妮,潘红飞,梁玉美等.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应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8):57-59.

[2] 汲 玮,黄 悦.儿童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及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研究进展[J].临床儿科杂志,2015,02(8):743-746.

[3] 赵玉祥,岳虹霓,韩良荣等.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早产儿重症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J].临床儿科杂志,2012,30(12):1156-1159.

[4] 王 胜.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9):119-120.

[5] 冯万松,马占敏,张长军,等.应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效果分析[J].医学信息,2014,15(13):362-363.

本文编辑:王雨辰

R725.6

B

ISSN.2095-8242.2017.010.1871.01

猜你喜欢

保护性呼吸机通气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不通气的鼻孔
宁夏保护性耕作的必要性及技术模式探讨
保护性开发利用高铝煤炭资源的必要性及相关建议
2016年河北农机新机具新技术暨保护性耕作推广演示会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