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哌酮钠联合治疗泌尿系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7-05-18张正胜
张正胜
(阜平县医院,河北 保定 073200)
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哌酮钠联合治疗泌尿系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
张正胜
(阜平县医院,河北 保定 073200)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哌酮钠联合治疗泌尿系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泌尿系感患者180例,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90例。研究组联合应用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哌酮钠;对照组仅用左氧氟沙星。用药7天后观察两组患者细菌清除率、临床症状(尿痛、尿急、尿频发热等)消失时间、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对照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6.7%(87/90)、75.6%(68/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尿急尿痛等症状消失时间为(3.13±0.54)天,对照组尿急尿痛消失时间为(5.08±0.76)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12月后复发率、15月后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照组神经系统症状、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等的发生率分别为5.56%(5/90)、7.78%(7/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哌酮钠联合用于泌尿系感染,细菌清除率高、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泌尿系;感染;治疗;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钠
泌尿系感染是由细菌侵袭尿路引发的感染统称,常见的有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等[1]。泌尿系感染治疗的主要措施为抗生素治疗。抗生素种类多样,疗效不一[2],根据患者病情合理制定安全有效的用药方案是泌尿科医生共同的目标。本次研究旨在探讨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哌酮钠联合治疗泌尿系感染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泌尿系感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脓尿、血尿、尿痛、尿急、尿频等典型尿路感染表现。辅助检查尿中含菌量≥105/mL,尿沉渣镜检查白细胞≥5个/HP。所有患者近期均未使用抗生素,无严重肝肾功能损伤,无投保过敏史。其中男69例,女111例;年龄25~53岁,平均年龄(39.4±1.5)岁。按照随机抽取的方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7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基础治疗:维持酸碱平衡、水电解质平衡等,并给予静脉注射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2 g+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研究组加用头孢哌酮钠注射液0.2 g+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均静脉滴注2次/d。
1.3 观察指标
用药7天后观察两组患者细菌清除率、临床症状(尿痛、尿急、尿频发热等)消失时间、复发率及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细菌清除率
研究组、对照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6.7%(87/90)、75.6%(68/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症状消失时间
研究组尿急尿痛等症状消失时间为(3.13±0.54)天,对照组尿急尿痛消失时间为(5.08±0.76)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复发率
研究组12月后复发率、15月后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复发率比较 [n(%)]
2.4 不良反应
研究组、对照组神经系统症状、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等的发生率分别为5.56%(5/90)、7.78%(7/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泌尿系感染是泌尿外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患者作为女性,发病率高达2%[3]。泌尿系感染患者主要有排尿不适、小腹坠痛、尿痛、尿急、尿频等临床表现,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加大全身功能衰竭的可能性[4]。肠道革兰阴性杆菌是尿路感染致病菌中最常见的一种,多趁人体免疫能力低下时侵袭。左氧氟沙星对支原体、革兰阳性、阴性菌均有较强的杀灭作用[5],且能够随尿液以原型药排出,价格低廉,故在临床中被广泛使用。头孢哌酮钠属于头孢三代,因对革兰阴性杆菌杀伤作用明显而被用于泌尿系感染、腹腔感染、呼吸道感染等。临床实践发现,单一使用左氧氟沙星治疗泌尿系感染,治愈率较低,故我院尝试对比试验,探讨联合用药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证实,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哌酮钠联合用于泌尿系感染,细菌清除率高、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薛战国.左氧氟沙星联合头孢哌酮钠治疗泌尿系感染临床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2):191-192.
[2] 付晶晶.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J].2010,13(7):54.
[3] 房 辉,钱辉军.热淋清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泌尿系感染的疗效临床研究[J].时珍国医医药,2014,25(4):899-890.
[4] 陈玉浩.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9):2361.
[5] 郭元萍,刘语琪.热淋清颗粒佐治尿路感染180例临床观察[J].齐鲁医学杂志,2006,21(5):448.
本文编辑:吴玲丽
R691.3
B
ISSN.2095-8242.2017.009.17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