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职业差异性的科普从业人员科学素养测评研究

2017-05-18蔡昱旻张娜

科技资讯 2017年9期
关键词:科学素养

蔡昱旻+张娜

摘 要:科普从业人员作为科学普及的重要队伍,其自身科学素养的水平直接关系到科学传播的效果。从职业差异性视角出发,基于实际测评的需要,将科普从业人员划分为讲解员、展品设计与研发、理论研究员、教育活动开发与实施、行政及运营管理、影视媒体创造及网络互联网开发、运行维护及技术保障和其他八个子类。依据基于职业差异性的科学素养中的科学术语、科学意识、科技社会功能、科技史、科技副作用五维度权重测评理论体系,针对广东省,特别是广州市的科普从业人员进行了科学素养测评研究,并将相关数据与非科普从业人员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关结论,为科普从业人员科学素养的提升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科普从业人员 科学素养 职业差异性 测评研究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3(c)-0208-04

Science Popularization PractitionersScientific Literacy Evaluation Study Based on Occupational Difference

Cai Yumin Zhang Na

(1. Guangdong Productivity Promotion Center,Guangzhou Guangdong,510070,China;2. Guangdong Science Center,Guangzhou Guangdong,510006,China)

Abstract: As a key group of science popularization career, science popularization practitioners scientific literacy level is of great relevance to the science communication effect. From an occupational difference perspective, on the basis of practical evaluations needs, science popularization practitioners can be divided into 8 groups: exhibition interpreter, exhibition researcher and designer,theoretical researcher, education activity developer and performer, administration and management staff, media producer and network developer, operation, maintenance and technical staff as well as other staff. Applying a fuzzy 5 dimensional evaluation method based on occupational difference (including scientific terminology, scientific awareness, sci-tech social function, sci-tech history, sci-tech side effect), targeted at science popularization practitioners within Guangdong province, particularly in the city of Guangzhou, evaluation study is carried out,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result of the science popularization practitioners and non-science popularization practitioners is also carried out, with a conclusion for the promotion of science popularization practitioners scientific literacy in future training.

Key Words: Science Popularization Practitioner; Scientific Literacy; Occupational Difference; Evaluation Study

科普事業是科学技术传播的重要阵地,决定着科技传播的广度与深度。相关统计数据表明,中国科普事业处在稳步发展之中,科普从业人员的数量逐年上升。科普从业人员作为大众科普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是科普工作的主体与关键,其自身科学素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科普效果的好坏,与受众接收科普知识的准确性密切相关。为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营造激励自主创新环境,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6]6号),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建设高素质的科普人才队伍势在必行。

然而目前为止,科普从业人员的科学素养调查尚处于空白状态,该研究选取科普从业人员作为测评对象,建立科学的科学素养测评机制,对科普从业者的科学素养展开系统研究,及时、有效地衡量科普行业从业者科学素养水平,既能为提高科普行业从业者科学素养提供指引,也可为创新型科普人才培养机制提供新的视角。该研究旨在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监测和评估体系的建设奠定分众测评基础,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构建科普监测工作网络,开展科普从业人员科学素质监测调查和科普工作统计,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科普从业人员科学素养测评研究》于2015年启动并完成了调查数据访问收集和统计分析。调查范围主要集中于广东省内主要地市,并拓展至全国主要科普场馆。调查数据样本涵盖了科技主管部门、中学、高校、科研院所、科学技术馆、自然历史博物馆、国土资源博物馆、湿地类博物馆、专业科技博物馆、水族馆、天文馆、自然保护区、文化宫、活动中心、动物园、植物园、标本馆、图书馆、农业科普基地、其他类型科普基地的科普从业人员,及非科普行业非科普从业人员对照组。此次问卷共收集有效访问样本数630份,其中科普从业者524份,非科普从业者106份。

关于科普从业人员的定义,学界尚未给出明确界定,参考科技馆等科普机构内的专业技术划分,该研究认为科普从业人员包含以下职业划分:(1)讲解员;(2)展品设计与研发;(3)理论研究员;(4)教育活动开发与实施;(5)行政及运营管理;(6)影视媒体创造及网络互联网开发;(7)运行维护及技术保障;(8)其他。该研究的理论模型为基于职业差异性的五维度科学素养测评体系[1],该体系是由米勒经典三维度模型发展而来的,具有权重的科学素养五维度模型,可针对不同职业人群的科学素养水平进行比较性测评。以下就对该次调查中关于职业差异性的测评结果进行展示与分析。

1 职业构成基本调查信息统计

从调查结果看,按照该课题界定的科普从业者8类人群中,“行政及运营管理”所占比例最高,达到23.2824%,其次为影视媒体创造及网络互联网开发,所占比例为5.7252%。由于后者相对而言,属于新兴的职业类别,因此从业者队伍任未形成规模(如表1)。

2 科学素养测评总体情况

2.1 测评的综合结果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按照前面给出的科学素养综合评价模型,科普从业者的综合得分与对照人群的综合得分非常接近,两者相差仅2.4825个百分点,科普从业者的科学素养综合得分还略高于对照人群。这说明,科普从业者的科学素养水平与现代社会的发展是同步的,至少没有低于一般公众人群的科学素养(如表2)。

2.2 不同职业的测评结果

从统计结果可看出,科普从业者的影视媒体创造及网络互联网开发的科学素养综合得分最高,达到71.9318。此外,其他项的结果相差不大,排名最前的三位是讲解员、展品设计与研发、理论研究员。这个结果也大致反映出我国科普队伍8类从业者的总体文化素质水平,其中新兴职业人群影视媒体创造及网络互联网开发的得分最好,这与这类人群接触的广泛知识传播有关(如表3)。

3 各维度测评的总体情况

3.1 各维度测评的综合结果

从表4可以看出,科普从业者与对照人群在五个维度上,最高的维度都是科学意识,最低的维度为科技史。两者相差较大,说明科技史是并没有很好地在科普从业人员和非科普从业人员中形成较好的积淀。两类人群对科技发展史的了解和掌握程度都有欠缺。其他维度上,科普从业者的科学素养得分略高于对照人群。而在科技副作用维度上,非科普从业者对照人群的得分,与科普从业者几乎持平。

4 科普从业者各维度的测评结果

4.1 科普从业者对各维度的认知情况

从表5可以看出,科普从业者对各维度的认知程度均较高,最高为科学意识(76.55%),最低为科技史(47.14%),在这两个维度上的认知差异也最大,相差29.41个百分点。从统计结果还可以看出,科技史与其他四个维度间的答对率差幅较大,均超过了10个百分点。而在科学意识、科技社会功能、科技史四个维度上,两两之间相差幅度不大,都在10个百分点以内,其中科学意识与科学术语相差仅为1.34个百分点,差幅最小。这说明科普从业者对科技史而言,较其他四个维度的认知程度相对偏低,而对其他四个维度的认知程度则相对较高且相互比较接近,由此可见科普从业者对科技史的认知程度还有待提高。

4.2 科普从业者各职业间的测评结果

从统计结果来看,科普从业者不同的职业人员在各维度上的得分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别。所有维度中,得分最高的是影视媒体创造及网络互联网开发类在科学意识上的得分最高为79.6667,最低的是科技史维度上的得分为44.6154。除了科技史和科技副作用,不同的职业人员在各个维度上的得分都较高,两两间的差距不大。所有职业人员在科学术语与科技意识维度上的得分较高,最高的得分维度主要为科学意识。总体上看,不同职业在各维度的上的得分差异不大,得分趋势也趋于一致(如表6)。

4.3 科普从业者不同职业对各维度的测评结果分析

统计检验结果表明,科普从业者各职业类人群对科学术语的认知程度有显著差别(c2=3.499,P =0.835)。从表7中可以看出,各职业类人群对科学术语的认知程度差异不大。讲解员类职业人群对科学术语的认知程度最高(74.84%),教育活动开发与实施类最低(73.85%), 两者相差近10个百分点。

统计检验结果表明,科普从业者各职业类人群对科学意识的认知程度有显著差别(c2= 6.544,P =0.478)。从表8中可以看出,各职业类人群对科学意识的认知程度普遍较高,其中最高的为影视媒体创造及网络互联网开发类(79.67%),最低为运行维护及技术保障类(74.03%),两者相差5.64个百分点。各类人群两两之间的认知程度差距很小,其中前四类人群的认知程度差幅不到1个百分点。

统计检验结果表明,科普从业者各职业类人群对科技社会功能的认知程度有显著差别(c2=3.739,P =0.809)。从表9中可以看出,各职业类人群对科技社会功能的认知程度普遍较高,其中最高的为教育活动开发与实施类(72.55%),最低的为讲解员类(70.02%),两者相差2.52个百分点。另外,教育活动开发与实施类职业与影视媒体创造及网络互联网开发类职业对科技社会功能的认知程度非常接近,两者差幅不到1个百分点。

统计检验结果表明,科普从业者各职业类人群对科技史的认知程度有显著差别(c2=16.08,P =0.024)。从表10中可以看出,展品设计与研发类人群对科技史的认知程度最高(51.50%),影视媒体创造及网络互联网开发类人群的认知程度最低(44.62%),兩者相差6.88个百分点。

统计检验结果表明,科普从业者各职业类人群对科技副作用的认知程度有显著差别(c2=11.053,p=0.136)。从表11中可以看出,影视媒体创造及网络互联网开发类职业人群对科技副作用的认知程度最高(70.00%),运行维护及技术保障类最低(59.22%),两者差幅10.78个百分点。另外,除了影视媒体创造及网络互联网开发和运行维护及技术保障类职业人群外,其他各类人群对科技副作用的认知程度两两之间的差副很小,不到2个百分点。

5 结语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科普从业者的影视媒体创造及网络互联网开发的科学素养综合得分最高。排名最前的三位是讲解员、展品设计与研发、理论研究员。这个结果也大致反映出我国科普队伍8类从业者的总体文化素质水平,其中新兴职业人群影视媒体创造及网络互联网开发的得分最好,这与这类人群接触的广泛知识传播有关,可见在各级科普机构在开展科普从业人员科学素养培训过程中,需要将更多类型的科普工作者纳入创新实践队伍中来,与时俱进,不断接触最新的科技情报和科学知识,提升自身科学素养,才能更好地开展科普工作,为公众提供内容更加丰富的前沿科普体验。

参考文献

[1] 王可炜,陈曦,梁皑莹,等.科学素养研究的新视角:基于职业人群的测评方法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12(13):252-256.

[2] 梁皑莹,萧文斌,张娜,等.金融业从业者的科学素养测评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9):4-7.

[3] Liang Ai-ying, Xiao Wen-bin, Huang Yi, Zhang Na, Wang Ke-wei. Scientific Literacy Measurement Model Based on Occupational Variation[J].美中教育评论(B),2013(10):803-811.

猜你喜欢

科学素养
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学科的交叉渗透教学中得到提高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论科学素养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性
基于实用性知识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探索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探讨如何提升高三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科学与教育
试论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教育
综合实践活动与生物科学素养培养整合策略
在学习中提高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