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民阅读立法取向与价值阈定位

2017-05-18张小英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全民读书活动

张小英

近年来,各个国家经济发展迅速,愈发关注国民文化素质的提升。2013年,全民阅读正式纳入到立法计划工作当中。此消息一经发出引起了广泛关注,人们对于该项决定的见解有所差别,有的人认为阅读是私人行为,不应运用立法决定,而有的人认为能够更好督促人们阅读,值得提倡。文章从立法取向与价值阈定位两个方面对我国全民阅读立法活动进行分析和研究,旨在为我国全民阅读立法提供一些支持。

一直以来,阅读力量与国家的力量紧紧相连。目前,我国全民阅读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但是与发达国家进行比较,我们会发现差距非常明显。究其根本是缺少完善的法律规程,保障力度薄弱。不可否认,阅读个人化趋势愈发明显,但是与阅读相关的问题具有社会化特点。故将全民阅读提升到法律层面上至关重要,能够促进全民阅读活动持续开展,且能够在此过程中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确保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提升我国国民综合素质。

全民阅读立法取向分析

法治是治国之关键,而良法是善治的基础。全民阅读法律制度的颁布应当是一部良法,能够充分反映全社会意志,且能够得到全民认可。这样一部良法,要符合宪法精神,体现出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的理念,进一步挖掘我国公民文化创造力,并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基于全民阅读特殊性,我们要给予更多关注。

國际立法情况。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联合国教科文正式提出“学习型社会”理念,希望所有居民都能够享受到阅读的乐趣,同时将每年的4月23日规定为“世界读书日”,希望在活动带动下,能够激发全民阅读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各个国家响应该号召,陆续颁布了相关法律法规,鼓励并推进阅读,以此来增强本国公民素质。如美国颁布的《卓越阅读法》,高度重视儿童阅读,每年组织儿童读书周活动等。2001年,美国制定《不让一个孩子落后》教育改革法案,同年,9·11恐怖事件发生当日,小布什正在为小学生朗读《我的宠物山羊》,总统非常重视国民阅读。另外,作为世界上最爱读书的国家,俄罗斯于2006年颁布相关执行纲要,并将政府作为基础,整合新闻、社会等多方面力量,促进全民阅读。据统计,俄罗斯总人口共计1.4亿人,私人藏书高达200亿册,平均家庭书籍册数约为300册,我国远远滞后于这一水平。德国全民阅读法律法规完善,建设基金会,并由总统担任名誉主席。正因为重视阅读,为德国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使其能够在二战之后迅速崛起。

我国全民阅读立法情况。依法治国是我国基本方略,立法是法治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依据。而全民阅读法律的颁布正是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关键,理所应当要纳入到文化立法中。2003年,政协委员朱永新提议设置国家阅读节,以此来推动全民阅读活动。2014年,两会期间,多名政协委员联提案,要将全民阅读提升到国家战略上。

随着阅读活动日益多元,国家积极推进全民阅读立法工作。2013年,光电总局拟定相关条例草案,现如今,正面向全社会征求意见。目前,我国各地方积极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尤其是湖北省、江苏省。如湖北省于2013年启动全民阅读立法工作,将其纳入到立法项目库当中,给予了足够的重视,第二年,将活动拓展到黄石、鄂州及恩施等多个地区,进行全民阅读立法调研活动,尽可能汲取不同的声音,为立法工作奠定坚实的舆论基础。最终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阅读促进草案”,新华社、中新社等大量媒体纷纷转发并给予了肯定,在全社会范围内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全民阅读价值阈定位

与个人阅读不同,全民阅读存在于全社会整体意志、行为中,具有社会性、综合性特点。而个人阅读趋于社会化,正是代表了社会进步和发展。但在现实生活中,受到社会发展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阅读的精英性、功利性等特点愈发明显,前者是指主体人群享有阅读权利,而普通民众读书物质条件较为薄弱,难以真正意义上实现全民公平阅读目标。针对后者,多数读书者认为,“学而优则仕”是梦想,但事实上,读书是为了功名利禄,更好地服务于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同时,读书活动主要存在学校中,在社会范围内无法形成浓厚的阅读氛围,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所谓阅读价值,即阅读功能与用处。功用阈值是由个人延伸到社会的过程。其价值表达形式作用在人的思想、智力及情感之上,甚至是生理反应。具体来说,①帮助人们获得知识。全民阅读价值阈通过高效的阅读,人们在此过程中能够获得知识与经验。虽然,阅读无法延长人生,但是能够拓展人生的宽度、厚度。阅读是人们基本、有效学习知识和传承的途径,可见,阅读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②提高人们能力。阅读与人们自身能力提升相辅相成。孔子作为千百年来读书学习的榜样,终其一生都在锲而不舍的学习,才拥有了如此高的成就。孔子不但爱阅读和学习,更爱思考,印证了“学而不思则罔”这句话的正确性。当代社会,人们阅读条件越来越好,纸质与数字阅读,使得人们能够突破时空界限,更好地汲取其中的精华。③提升人们人格与修养。古今中外,很多名人对于阅读具有极高的认可,如培根曾说“读书使人明智、灵秀和精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通过研读伦理经典,能够知廉耻、明是非,最终培养良好的品格”,可见在读书过程中,深化对文本内涵的理解和感悟,能够使人们砥砺情怀,树立良好的评估。可见,全民阅读水平高低直接决定了社会整体素质,虽然,阅读具有个体化特征,但是个人阅读会延伸到社会中,所以说,阅读水平即国家水平,阅读力量更是国家力量。只有让全民树立终身阅读理念,公民才能够积极参与到阅读活动当中。

根据上文所述,目前,全民阅读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但当前,受到历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全民阅读立法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制定全民阅读法律制度方面要仔细斟酌,做到先易后难、先下后上,积累更多经验,并立足于当前国情,从地方入手,最后制定国家行政法规,试行一段时间后,待时机成熟之后,制定详细的全民阅读法律法规,以此来协调中央与地方法规之间的矛盾。未来,完善的全民阅读法律将会为我国全民阅读活动顺利开展提供相应的保障,提升我国国民综合素质,从而为中国梦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全民读书活动
“六小”活动
全民·爱·阅读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我爱读书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可持续全民医保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全民环保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