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的融入实践探索

2017-05-18李星洁

东方教育 2017年3期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民族音乐教学实践

李星洁

(上海市松江区九亭第四小学 上海 201615)

摘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民族音乐对于学生的音乐能力提升,音乐价值增强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让学生在音乐教学中传承我国文化的优秀民族文化,提升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进而为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民族音乐;教学实践

一、民族音乐的主要概念与相关特定

(一)民族音乐概念

在概念中的“具有古老特征与现代气息”“就是我国民族音乐在社会各个民族社会与历史繁衍中,其主要题材涵盖了民间歌曲与舞蹈、民间器乐、戏曲音乐以及说唱等几个类别。可以说,民族音乐在我国民族音乐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

(二)民族音乐的基本特点

第一,具有较强的形象性,民俗韵味浓郁

在民族音乐的创作中,民间歌舞作为一种主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各种形象化、艺术化的道具应用,彰显内在的价值与意义,例如,在舞狮中应用的狮子、绣球等。这些具有形象化意义的道具,凸显了民俗特征,具有大俗的美感。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百姓对于生活的热情与热爱,此种具有浓郁民俗性质的音乐形式,通过夸张拟人的手法彰显了民间艺术的内涵。第二,生动活泼,具有一定的生活因素。

二、民族音乐在小学教学中的作用

(一)渗透民族精神,提升学生德育教育

民族精神对于国家精神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对此在小学教学中要提升对德育教育的重视,要弘扬民族精神,通过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渗透提升学生的民族精神。在民族音乐中蕴含了大量的民族精神,彰显了民族独特的风土人情与审美情趣,具有显著的民族价值,对此教师要灵活应用此种资源,通过音乐教学的教育进行民族教育的传承。

(二)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为了在音乐教学基础上提升学生的音乐应用以及理解能力,进而陶冶学生情操,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能力。对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认识到学生的思想品德方面的重要性,避免在教育中学生出现对于自身价值过于追求的问题。而民族音乐在教学中可以在深层次的优化学生的内在品德与素质能力,进而达到优化学生道德品质与思想的目的。音乐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而是一种品德素质的养成模式,在音乐的学习与欣赏中可以优化人们内在的素质与能力。

三、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民族音乐现状

虽然在现阶段我国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一直较为重视,但是实践中还要努力加强工作。其中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的民族音乐,在传承中也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其具体表现如下:

(一)民族音乐教育系统尚待完善

现阶段,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主要教学模式缺乏独立的民族音乐教学系统,其主要还是应用西方音乐教学系统,与我国的实际发展并不契合。在小学阶段的民族音乐教学还是主要利用西方音乐教学模式开展,缺乏中国特色;同时,一些小学音乐较长在编制过程中,主要就是基于音乐乐理相关知识为主,民族音乐主要为辅导地位,其整体布局缺乏合理性;在整个小学音乐教学中,传统地民族乐器占有比例相对较小,这种配置模式無法提升学生对民族文化的重视。

(二)民族音乐文化在小学教学中出现断层问题

我国的时代发展逐渐呈现在多元化的趋势,学生接触到各种不同内容的音乐文化,对而在对音乐选择与甄选过程中,缺乏一定的引导作用,导致小学生在进行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过程中缺乏系统性,甚至存在着认为民族音乐“接地气”、“土气”。对此在我国的传统民族音乐的传承上面出现断层的问题。民族音乐文化在传承过程中必要在小学生抓起,要想弘扬我国传统的民族音乐就要提升对小学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的重视。

四、小学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的实践模式

(一)基于民族音乐为主体,构建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蔡元培说过,中国人是富于美感的民族。我国民族音乐形式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在不同的区域范围内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对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民族音乐实践的时候,要充分的展示此种优势,让学生在不同内容与形式的民族音乐中增强对民族音乐的感知能力,进而提升学生内在的音乐审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对此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各种区域、民族中特色民族音乐开展教学。当然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的应用各种教学模式,避免基于西方音乐教育模式开展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与民族音乐教学不契合,并不利于音乐的教学开展,无法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内在素质能力。

(二)基于独特的民族器乐提升学生的吸引力

教师在开展民族音乐教学中,可以充分的应用各种民族乐器开展教学,对此,小学音乐教师要具备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同时要具备一定的乐器演奏方式。教师在进行民族音乐的展示过程中,充分的应用民族乐器,可以让学生自主的选择各种民族乐器的演奏,这样才可以提升学生的民族音乐学习兴趣。

(三)灵活应用多媒体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理解与认知

民族音乐在学习过程中具有自身的独特美感,但是小学生对于这种韵味无法深入理解,对此教师要通过各种有效的教学模式与手段经抽象的知识进行理性的阐述,使学生直观的了解各种音乐文化与知识。

结束语:

我国的民族音乐在教学实践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限制的,但是这种彰显劳动人们内心的艺术形式,是人们精神面貌的展示手段与方式之一,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传承有着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对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提升对民族音乐重视,只有这样才可以提升当代小学生自身的道德品质与德语素质,进而为其今后的人成长奠定基础,也为我国的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平台。

参考文献:

[1]周丽君. 新课改下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 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4:264.

[2]张卉茹.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的民族文化传承[J]. 大众文艺,2016,11:216.

[3]郑萧然.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的民族文化传承探索[J]. 黄河之声,2016,13:27.

[4]许春蓉. 试论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07:150-151.

[5]朱良挺. 浅谈民族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J]. 音乐时空,2015,09:154.

猜你喜欢

小学音乐教学民族音乐教学实践
在高一年级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
论高校音乐教育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与作用
传统文化与民族音乐的重构研究
中西民族音乐在多元世界民族音乐中的地位探析
用流行音乐激活小学音乐教学的策略研究
小学音乐快乐学习的三种方法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