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指文化”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路径探索
2017-05-18姜旭英项珍飞
姜旭英+项珍飞
手机已成为当代大学生不可或缺的必需品,“拇指文化”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已成为当前思政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研究分析了当前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路径:构建师生双向互动模式;掌握手机媒介客户端话语权,主动设置主题和议程;利用手机媒介客户端转发功能,传播正确价值观。
目前,随着互联网科技的进一步发展,4G网络时代的到来以及免费WIFI网络覆盖面的扩大,手机上网用户人数逐年快速增长。在大学校园里面,基本上每个大学生都配备了一部智能手机。走在学校,可以看到无论是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还是食堂,都可以看到低头玩手机,旁若无人的低头族,他们已成为了校园里的主流文化现象——“拇指文化”。“拇指文化”不同于简单的手机短信传发,是一种宽泛意义上的短信文化,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而渐渐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包括了手机视频、手机广播、手机阅读、手机微博等。
党的十八大在阐述占领网络文化,加强网络建设中提出,要“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拇指文化”对高校大学生的理想价值观等各方面产生影响,我们要积极发掘大学生在传统的教育中涌现出的价值观缺失的问题,掌握好当代大学生使用手机的实际情况,恰当的利用“拇指文化”的影响来加强对大学生的價值观教育,从而更好的达到教育的目的。
高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现状
高校成为受多元文化冲击最为剧烈的地带,价值观教育没有设立共同发展愿景,当前大学生价值观方面存在功利化问题且大学生能否形成主流价值观成了关乎国家兴衰的关键。
经过大量的文献搜索和分析,很多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探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状况研究,而大部分研究了校园文化建设与价值观之间的关系。而从以手机为媒介的“拇指文化”视角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文章却很少,相关核心期刊的显示寥寥无几。当代高校大学生处在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手机对于他们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在价值观教育中利弊共存,造成许多诸如歪曲事实和攻击核心价值观的现象出现。大学生在阅读中缺少纸质文本阅读,在网络所创造的“大视界”中奔跑游走,极易产生价值观扭曲。由此可见,充分利用手机媒介对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进行正向的引导迫在眉睫。
“拇指文化”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具体路径
构建师生双向互动模式。教育者认为自己比学生优越,不能与学生平等相待,更不能向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因而失去了第一时间解释、宣传教育的优先地位。基于此,教师可以充分使用手机作为媒介,借助于微信、微博、QQ等社交APP,建立公众平台,开设师生互动区域并且在上面对学生关注的热点时政等各类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探讨和解答,引导学生们凭自己的智慧和理解发表恰当有思想的观点,同时多关注健康文明向上的信息。此外,教师与学生也可以进行比较私密的一对一交流和互动,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真正的内心世界和思想状况。而学生可以就自己遇到的各种困惑通过社交APP及时的与教师沟通,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及时的对学生的不良思想进行引导,从而让错误的思想和价值观形成扼杀在摇篮中。
掌握手机媒介客户端话语权,主动设置主题和议程。手机传播的信息纷繁复杂,真假难辨,西方的极端思想和言论甚至是低俗色情暴力信息都会出现,这就需要教师想办法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摒弃消极信息,宣扬正能量。教师可以利用诸如微信、微博等APP进行主题教育活动,譬如道德教育活动,将各类典型事迹和感人故事在平台上进行广泛传播,为广大学子立标杆树榜样。此外还可以同步设置主题讨论议程,让同学们积极的投入到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中去,在辩论和商讨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教师加以适当的引导,破解学生的各种思想问题,往正确的方向去引导。
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如果正确的价值观得不到宣扬,那么错误的思想就会不断涌现。教师要充分利用媒体平台的各类功能,掌握主动权,主导议程和主题内容,牢固的把话语主导权掌握在手中,对于网络和社会中持续发酵的各类问题和事件进行及时的引导,让手机媒体成为宣传正确思想和观点的先锋,更好的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利用手机媒介客户端转发功能,传播正确价值观。手机客户端的转发功能,可以实时将各类信息和资讯转发到个人或者共享平台。教师可以将某一特定时期需要宣扬的热点信息和主流文化,通过搜集同类信息汇集成专栏,转发给学生和共享平台,以此来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比如针对两会的召开,可以将两会的会议议程,两会的关键议题,两会的热点问题等编辑成一个系列专题转发给学生,从而让学生更加系统的掌握国家动态、大政方针和主流思想。教师可以将思想价值相关内容通过编辑成文字、图片、视频等生动活泼的方式传达给学生,学校的各类组织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宣扬各类文化和正确的价值观,让正能量和积极的价值观在学生的思想中潜移默化。价值观通过学生每日都能够接触到的正能量的信息输入,逐步进入价值观中,从而逐步形成价值认同,以达到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