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视角下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的优化
2017-05-18贺冉王中华
贺冉+王中华
从全域旅游的视角出发,以贾汪区为例,通过对其旅游空间结构的分析,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即通过合理优化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来促进贾汪区全域旅游的新发展。
贾汪区全域旅游发展条件
区位条件。徐州古称彭城,为华夏九州之一,至今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徐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是江苏省三大都市核心圈城市,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和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五大中心城市之一,辐射周边20个地市1.2亿人口。贾汪区是徐州市辖五区之一,位于苏鲁两省交界地,是徐州城市副中心,新兴的生态旅游基地,素有“徐州后花园之称”。2011年,贾汪区被列入国务院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标志着贾汪这座百年煤城的转型发展进入了国家层面和省级战略。近年来,贾汪区以打造“山水生态城、休闲度假区、徐州后花园、城市副中心”为目标,相继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文化旅游項目,着力把文化及休闲旅游产业建设成为贾汪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富民产业。2016年,国家旅游局公布了首批262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贾汪区位列其中。
交通条件。贾汪区交通便利,京杭大运河、不牢河横贯东西,为水运枢纽。区内有206国道、310国道交汇,104国道、京福高速公路从境内通过并留有出入口,通过徐州东绕城高速公路可直接联通徐州机场高速、霍连高速、宁宿徐高速和京沪高速公路。京沪铁路、陇海铁路在徐州交汇,徐贾支线连接两大铁路干线,区内铁路里程126公里。同时,贾汪主城区距离京沪高铁站仅16公里,经徐贾快速通道只需15分钟。贾汪区距徐州观音国际机场也仅50公里,通过高速公路仅半个小时车程,可直达曼谷、台北、香港、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便利的交通使贾汪区融入“长三角”和“环渤海湾”地区3小时经济圈,为贾汪全面承接国内外大都市的辐射带动,提供了先决条件和重要保障,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旅游资源条件。贾汪区山川秀丽,境内名胜古迹颇多。有朱古山钓台子、泉旺头古土墩、焦庄等古文化遗址,有建圯桥等古建筑,有大洞山、凤鸣湖、督公湖、青年林、潘安湖、紫海蓝山等风景名胜,有三野成立旧址、贾汪起义旧址、运河支队纪念碑亭等红色文化。贾汪区已经发现的大型古墓有10多处,普通汉墓群多处。其中白集汉墓构造精巧,工艺精湛,汉画像石精美,为贾汪两汉文化的杰出代表。目前贾汪区4A级景区4家,3A级景区1家,2A级景区2家,星级景区相对来说数量较多。旅游资源的丰富性可以说为贾汪区全域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客源市场。贾汪位于苏北地区,距离豫鲁皖、苏南地区都相对较近,除了本地客源市场外,东部挨着连云港、北部紧邻山东、南部紧靠安徽与苏中、苏南地区,下图是以贾汪区为核心所形成的三小时经济圈,可以看出,贾汪距离经济水平相对较高的“长三角”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较近,两者都在贾汪区旅游市场开发的合理范围内。
政策条件。为吸引和鼓励投资者来贾汪投资兴业,促进贾汪区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贾汪区在土地费用、税收等方面为投资者提供优惠政策。同时,投资文化产业项目比现行的一般服务业享有更多的优惠。贾汪区政府大力支持旅游业的发展,为旅游业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绿色通道”,这对推进贾汪区全域旅游的建设意义重大。
贾汪区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分析
旅游吸引物格局一“游”
旅游吸引物是旅游目的地的基础,每一旅游目的地由于地理环境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导致旅游吸引物在数量、等级、功能等方面各不相同。旅游空间的合理与否对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截止到2016年,贾汪区4A级景区4家,3A级景区1家,省自驾游基地2家,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点10家,省市示范农家乐9家。
从数量上看,A级景区并不是特别多,但是4A级景区占了大半,说明了贾汪区旅游吸引物质量较高。贾汪区的旅游景点分布以中部集中,四周分散为主,除潘安湖外,另外三个4A级景点:督公湖、大洞山、凤鸣海距离较近,周边分散着紫海蓝山,茱萸寺、徐州老矿等其他景点,山水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满足了游客不同的旅游体验。但是,就目前贾汪区A级景点来说,自然景观比重较大,人文景观相对较少。全域旅游强调的是景点之间相辅相成,全面发展,而单一的旅游景点类型不仅将一部分旅游者拒之门外,也会影响旅游者的旅游体验丰富度,也不利于旅游目的地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旅游交通格局一“行”
旅游交通是旅游发展的桥梁和纽带,是保障旅游者从居住地到旅游目的地、并在旅游景区内进行游览的基础。旅游交通的密度、等级和通达性直接影响旅游目的地的可进入性,也影响游客的旅游感应距离。旅游交通不仅是实现旅游不可或缺的条件,也是旅游经济的重要来源。2015年,贾汪区交通运输业完成增加值17.27亿元,增长7.8%。年末,辖区公路线路总里程908.47公里,内河航道通航里程36公里,实现港口吞吐量205.34万吨;拥有公共汽车营运车辆60辆,营运线路8条,行驶里程666.7万公里,公共交通的便利为游客的到达景区提供了便利。从图2-1看出,东部的卧龙泉景区、白集汉墓群、潘安湖景区紧挨着G310、G3国道,西部的督公湖与大洞山等被G310环绕,高速公路的通达,方便了外来游客的进入。但在实际调查研究中发现,贾汪区虽然对外有良好的交通通达性,但在自身的旅游交通建设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目前贾汪的旅游专线(游6)是仅有的一条公交专线,途径潘安湖、茱萸寺、督公湖、小南湖等精品旅游景点,每30分钟一趟,配备6辆旅游大巴。我们可以看到虽然贾汪区热门景点大都包含其中,但该条线路景点类型重复率较高,主要是自然风景区,白集汉墓、运河支队纪念碑亭等文化遗址没有直达的旅游交通线路,影响了游客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观赏体验。除此之外,这条交通线路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行驶距离较长,而30分钟一趟的时间间隔相对较长。
旅游接待体系一“食、住、购、娱”
“食”一农家乐迅速发展。随着贾汪区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贾汪区下辖的各个乡镇积极发展农家乐带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就业。目前贾汪共有农家乐57家,其中省级四星级乡村旅游示范点9家、市农家乐14家,共有单间33间、标间98间、餐位数1430个,主要分布在农业产业区和景区内。游客在欣赏风景的同时品尝到当地地道的美食。目前,贾汪已经形成以四个4A级景区为布局的农家乐集群。但是,通过对当地农家乐的实地考察,虽然农家乐遍地开花,但存在的问题依然很多。尽管是在政府的引导下,但整体上都是个体商户自筹自建自营的,因此在整体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引入等方面后劲不足,导致其后续发展处于一种“无序”发展的状态。层次低下、品质不高、产品同质化严重、从业人员文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显而易见。
“住”一高端不足、低端有余。旅游酒店作为旅游业三大支柱之一,对旅游目的地旅游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贾汪区目前大大小小酒店近80家,其中,五星级和四星级酒店各一家,三星级酒店5家,民宿3家,其他经济型酒店或客栈69家,分布于景点周围以及城区中心。从数量上看,贾汪區酒店众多,但是质量上,星级酒店过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品的提高,“穷游”已经越来越少,游客的硬性要求越来越高,对住宿的标准也不断提高。但是实际中,很多酒店并不能给游客带来一个舒心的住宿环境,短期可能会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基础设施太差会严重影响当地旅游业的口碑,长远来看并不利于贾汪区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购”一土特产市场广阔但缺乏营销体系。贾汪区作为徐州市的一个下辖区,大型的国际化购物广场暂时没有,目前大型的购物广场有中央百大等,可以满足游客一般的购物需求。旅游商品作为旅游产业重要的一部分,也是衡量旅游目的地旅游发展的一个标准。一个成功的旅游商品应该做到“人无我有”,以此来激发旅游者的购买需求。贾汪区着力把自己打造成富有特色的旅游小城,土特产的销售自然而然成了当地旅游商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增加旅游经济收入,也是推广当地旅游的一向重要措施。但是目前贾汪的土特产销售主要集中在农家乐农户以及一些小型商店等个体商户中,没有形成规模,土特产的制作、包装以及销售等环节还未形成完整体系。
“娱”一特色鲜明但不成规模。贾汪区目前除了督公湖过把瘾游乐园和荣信达游乐园外,各个景区会根据自身景点的优势和定位推出相应的娱乐项目。在2016年,凤鸣海景区的墨上集“明清市集”开园,墨上集里的冰雪大世界举办了冰雕展示,让游客亲自体验制作乐趣,同时,160多米的环形雪道,感受冰雪的美妙。潘安湖景区也举办了潘安湖音乐节及灯光秀,将流行音乐与当地地方特色文化相结合,为游客带来一场视听盛宴。这些活动在实际举办中带来了很好的反响,对于很多旅游者来说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但是可以看出,这些娱乐项目并不是每天都举办,具有季节性或短暂性,没有成规模的继续发展下去,旅游者想要体验却需要等待时机的活动。
全域旅游视角下贾汪旅游空间结构优化对策
内外客源市场同步开发。根据吴必虎对上海、成都、西安、长春等城市的研究,城市一级客源(本地居民)的出游空间80%集中在距离城市50公里的范围内;二级客源(来本城的非本城居民)的出游范围主要局限在距城市250公里的范围内。贾汪区目前的主要客源是徐州市本地居民以及苏北地区。但是作为四省交界地,贾汪区除了对苏北的客源市场开发的较充分,对鲁北、皖北、豫东的开发还远远不够,二级客源还需加大开发力度。在贾汪区的旅游规划与开发中,贾汪以便利的交通为基础构建了旅游“三小时经济圈”,主要可以吸引“长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的游客。为了更好地开发这些客源,当地政府机构可以通过旅游推介会、互联网宣传、与客源地旅行社合作等方式吸引外来游客。换而言之,就是利用一切媒介将贾汪区的旅游资源传递到游客面前,提高外来游客的游览率,改善目前贾汪内外不均衡的旅游客源市场结构。
完善旅游目的地内部交通体系。完善内部交通体系不仅包括提高内部景点的通达度、各景点之间的通达性,还包括对公共交通的合理规划,本地游客可能会选择自驾游,但外来游客大部分还是选择依靠公共交通。贾汪区目前的旅游专线只有一条,这与贾汪区建设全域旅游的目标明显的不相符的,与贾汪更为广阔的客源市场相比也是不能满足的,开发更多的旅游交通专线可以说是是实现本地全域旅游在交通建设上的一个重要措施。贾汪区的旅游景点主要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块,可以在这三个旅游景点集聚区分别开设旅游专线,以此来减少原有的一条旅游专线的交通压力,同时更加方便游客快捷的进入旅游目的地。
加强旅游资源类型的互补性。贾汪区目前旅游业仍处于“景点旅游”的开发与经营模式,这已经不能满足旅游者的旅游需求,作为“全域旅游示范区”,需要打破景点之间的壁垒,形成大旅游区。“全域旅游”不仅仅包括“全域”,还需要做到“全型”,即旅游资源类型的全面,也就是对旅游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整合,通过差异化的旅游景观给旅游者带来更多不同的旅游体验。贾汪目前的几个星级景区几乎都是以自然生态景观为主,过多的自然景观会使旅游者产生审美疲劳。贾汪区作为历史较长的矿区,在旅游开发中可以通过在原有矿区基础上进行旅游建设,对过去矿区的历史重现,不仅是对当时形成的采矿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今昔对比,也给旅游者带来较大的观景冲击。同时,徐州作为汉文化的发源地,历史悠久,贾汪区的白集汉墓作为徐州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东汉祠画像石墓,贾汪区应该在旅游开发中加大对其的开发力度,提升该旅游目的地范围内的文化旅游质量。
进一步完善“生态休闲旅游体系”。贾汪区的旅游是在衰落的煤炭塌陷区发展起来的,贾汪区在旅游规划与开发中,主打生态休闲旅游,可以说走的是一条完全绿色环保的道路。目前贾汪的主要旅游景点是自然景区,主推的旅游商品也是来自农家乐的土特产,为游客提供的住宿也以民宿为主。因此,在旅游规划中,贾汪需要对这些迅速发展起来的农家乐进行规范性管理,在空间布局上,根据景点分布以及市场状况,划区域建设具有差异性的农家乐,形成一定的集聚效应与吸引力。
全力打造贾汪“旅游+”格局。“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业不再单单指旅游的三大支柱产业,即旅行社、旅游交通和旅游饭店,它要求旅游业要与其他产业高度融合,通过“旅游+”的模式,以旅游业作为带头产业来促进其他产业与旅游业的同步发展。目前贾汪旅游通过与工业的结合,对原有塌陷矿区的改造,修建潘安湖属地公园等,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既变废为宝,又开创旅游开发新模式,使贾汪成为了全国较为著名的生态休闲小城。同时,建立了万亩石榴园以及草莓采摘园等农业生产基地,与农业相结合中,促进了生态旅游经济的发展,但这还远远不够。贾汪区在打造“全域旅游”时,可以通过“旅游+互联网”,与线上各大旅游网站合作,推广贾汪旅游;还可以通过“旅游+体育”,利用贾汪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开发滑雪、滑草、攀岩、蹦极、跳伞、漂流等旅游项目;除此之外,可以打造“旅游+科技”,当旅游者看多了山水等原始景观,如果给旅游者带来科技的震撼会其旅游体验大不相同,贾汪区可以引进较为先进的4D技术,建设专门的场馆,制作有新意的短片或电影吸引游客。
“全域旅游”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也是未来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方向,贾汪区借助“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这一政策支持,通过对贾汪旅游发展现状以及旅游空间结构的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优化对策,推动贾汪“全域旅游”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