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果报道怎样贴近群众

2017-05-18王宝芹

记者摇篮 2017年5期
关键词:群众

王宝芹

【摘 要】成果报道是新闻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为了全面回顾工作,更重要的是能够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增强人民群众的信心,鼓舞人民群众的干劲儿。成果报道只有贴近群众才能起到见证历史、推动社会进步、凝聚人心、激发斗志的作用。

【关键词】成果报道 贴近 群众

成果报道是新闻宣传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服务群众的一项重要工作。成果报道是新闻媒体正面宣传的“重头戏”之一,也是新闻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成果报道不仅为了全面回顾工作,更重要的是能够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增强人民群众的信心,鼓舞人民群众的干劲儿。因此,成果报道只有做到贴近群众,才能实现报道目的,达到报道效果。所谓成果报道,是指新闻媒体围绕党和政府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对某个领域所取得的成果和业绩进行的报道。搞好成果性报道,对于弘扬主旋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提高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具有重要意义。事实上,成果性报道,其选题原则和标准必须是思想性突出、新闻性强、反映社会和时代的亮点,能激起观众、听众的兴奋度和关注度。同时,它还必定是政府重视、群众关心,对现实生活有强烈的指导作用,有较强的贴近性和可读性、可听性、可视性的新闻报道。

成果报道由于题材重大,往往容易出现报道调门高、内容空,离群众想听、想看的内容远,报道内容数字化等问题。怎样解决成果报道中容易出现的这些问题?只有贴近群众,才能让受众爱读、爱听、爱看。贴近群众,就是多联系群众身边的事例,多反映群众的切身感受,多运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多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为此,我们在创作时必须要从群众的关注点、兴奋点去寻找突破口,从群众的视角、用群众的语言去叙述。而群众的关注点、兴奋点,往往也是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着力点。因此,从这两个“点”去寻找,就能达到既贴近群众、又展示工作成果的理想境界。

本台在盘锦建市三十周年之际,在《盘锦新闻》节目中推出了纪念建市三十周年系列报道。这是典型的成果报道。为使報道更具有可看性,记者在报道中,以生活中的小变化为切入点,从群众的视角,把话筒对准群众,让群众用身边小事,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家乡的变化,以小见大,进而展示盘锦三十年取得的辉煌成果。报道播出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成果报道要贴近群众,不仅要选择群众感兴趣的内容,还要从群众的视角、用群众的语言去讲述。本台在宣传新农村建设成果时,专门选择了以农村垃圾清理、厕所改造、厨房变化、村风村貌为切入视角,用村民的顺口溜等群众熟悉的语言进行表述,这种生活化的语言让报道离群众生活很近,取得了比较好的宣传效果。

群众是成果的创造者,也是最直接的见证人。请群众或是当事人讲述成果,是最有说服力的。我们在组织成果报道中,只有选择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内容,这样才能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吸引受众。如本台播出的关于盘锦农村燃气壁挂炉成果的报道中,记者就是通过盘山县古城子镇李家村村民的一席话:“过去用煤取暖,把房子熏得又脏又黑,上半夜热得够呛,下半夜又冻得难受。现在壁挂炉取暖那还说啥了,不仅干净卫生,还始终一个温度。农村冬天一样可以体会到城里供暖的温度,城里乡下不差啥。”正是使用壁挂炉取暖的当事人的讲述,使这篇报道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达到了成果报道的宣传目的。

成果报道要想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就要从我们生活中的小事件、小人物入手,以小见大。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百姓身边事说起,以人们熟悉的角度为切入点,用生动鲜活的事例,把成果报道和人们的生活联系起来,反映生活中发生的成就和变化,增强成果报道的贴近性和感染力。《盘锦日报》在今年1月份刊发了一篇反映辽东湾新区城市建设成果的报道。报道中,记者就是通过把成果报道和人们的生活联系起来的方式反映辽东湾新区的城市建设成果的: “道路通了,环境美了,骑行爱好者刘志雄深切感受到了这几年辽东湾新区城市建设的巨大变化。”“刚来这上班的时候,什么都没有,现在辽东湾基础设施好,城市环境好,买个房子,上下班方便多了!”日前,在辽东湾新区管委会工作近10年的姜云丽动情地表示。庞家村村民高素兰逢人就讲:“我在这个村子里住了60多年了,现在村子变化真是太大了,我们老百姓打心眼儿里高兴,环境美了,住着也舒心啊!”“新区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一些影响市容市貌的区域通过改建,变得干净利落了许多;一些破旧凌乱的商业牌匾通过统一整改,让整条街改头换面……”坐在辽东湾3路公交车上,驾驶员马亮说着新区的变化赞不绝口。整篇稿件以骑行爱好者、辽东湾新区管委会工作人员、生活在辽东湾的普通村民、公交车驾驶员,这些普通人的视角、普通人的话语、普通人的感受,通过这些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描述,反映了辽东湾新区道路、环境、城市功能等城市建设的变化。再辅以作者对辽东湾新区教育、文化、医疗等城市建设方面的具体描述。这样“天更蓝了,水更清了,路更宽了,城市靓了,品位高了,人气也将越来越足了……一幅画卷款款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正是从这些贴近百姓的身边小事,以小见大,展现了辽东湾新区城市建设取得的成果。

成果报道要贴近群众,就必须从生活中寻找真实的故事,让群众在“摸得着、看得见”中,寻找到把重大主题化为广大受众最关心的事件的有效载体。例如,为报道“十二五”盘锦取得的成果,《盘锦日报》在2015年年底推出《转型之路》大型系列报道。在其中的一篇关于盘锦小康社会建设成果的报道中,作者通过家住双台子区胜利小区的张明对于竣工不久的湿地公园南岸停车场的赞叹,“太好了,宽敞不说,还免费停车,到公园玩再也不用为找停车位难心了。”虽然刚刚下了一场大雪,气温也降了不少,但家住晟华社区、今年已退休6年的李丽君却丝毫没有寒冷的感觉。这不仅仅是她住的老楼因政府的“暖楼工程”穿上了保暖衣,还因为她的养老金已从刚退休时的800多元涨到了现在的1910元。以这些群众生活中的小事为切入点,诠释了盘锦“十二五”小康社会建设的民生成果。还有在本台播出的反映盘锦向海发展、全面转型的成果的报道中,记者通过多年采访辽东湾的记者和土生土长、在辽东湾从事宣传工作的工作者的讲述,辽东湾新旧照片对比,一句句话、一组组对比照片,描绘了辽东湾从昔日不毛之地,变成现在盘锦港区内吊车林立;石化及精细化工园内化工装置矗立,成为世界级的石化和精细化工基地,使辽东湾成为盘锦发展的新增长点。

总之,成果报道只有做到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才能得到受众的关注,从而达到宣传的目的和效果。

猜你喜欢

群众
云治理”要贴近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始终将群众感受放在首位
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决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
进化了的吃瓜群众
畅通“最后一公里” 解决群众出行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