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音教学中的中国文化
2017-05-18霍晋峰彭霞玲
霍晋峰++彭霞玲
【摘 要】本文从非中文专业大学生学习语音的角度出发,结合中国文化的一些元素,就语言的腔调、字母的发音、语音的节奏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每一种语言或方言都有自己独特的腔调,在歌曲、戏曲、小品、相声中都有体现;声母、韵母的发音都可以通过绕口令练习来掌握和巩固;韵律不仅存在于单纯的语音中,而且暗藏在古典诗词、流行歌曲、诗文朗诵,甚至武术、体操、舞蹈当中。
【关键词】语音;中国文化;腔调;发音;韵律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8-0208-02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汉语按时代不同又分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语音部分成为现代大学生学习,乃至全社会普及普通话的关键。但单纯的发音、声调、拼写、韵律、语速等的理论学习很枯燥,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发现语言艺术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从中挖掘宝藏运用到教学中,效果出乎意料,学生们不仅学会了现代汉语语音部分,而且对中国文化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一、每一种语言或方言都有自己独特的腔调,在歌曲、戏曲、小品、相声中都有体现
歌曲《说唱脸谱》,将戏曲中的脸谱文化、故事情节演绎得淋漓尽致;骆玉笙先生演唱的《四世同堂》主题曲《重整河山待后生》,将京韵大鼓的味道融入其中,更显沧桑悲壮,绕梁不绝;信乐团的《北京一夜》,男声仿女声的一段京腔唱段,让人听着如痴如醉,等等。这些歌词曲调中都包含了京剧唱腔、京韵大鼓等说唱艺术元素,使得这些流行歌曲内涵深厚,细细品味,韵味无穷。
戏曲本身包含很多地方戏,这些地方戏多以方言为基础,戏迷们大都是老人,但近年来“英雄出少年”,河南卫视《梨园春》、山西卫视《走进大戏台》中业余票友水平越来越逼近专业水准,年龄层次也呈现多元化。更有意思的是,戏迷大多用本地方言做自我介绍,更有甚者自编戏歌自报家门,令人捧腹之余又领略了各种方言的风采。许多新编的戏歌在老百姓中广为流传,例如《我是中国人》,由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李维康、李胜素、耿其昌、于魁智等联袂演唱,气魄宏大,彰显国魂。电视连续剧《常香玉》的主题曲《你家在哪里》将豫剧风采流行化,也是大众耳熟能详之作。
小品有东北派、唐山派、广东派等,都以各自方言为艺术表达方式。赵本山、宋丹丹、范伟、高秀敏、小沈阳都是东北派的代表,其作品带给全国观众无限欢乐。说到唐山派,自然让人想起赵丽蓉老师那唐山味的英语,巩汉林和金珠的表演也让人难忘唐山的“慈禧饭庄”。广东派近年来异军突起,“外婆教大的”高材生、老实巴交的“精神病院十六床”等让人忍俊不禁,粤语不再只通过歌曲传播了。
郭德纲的相声茶社让人流连忘返,“京油子”的嬉笑怒骂让人欲罢不能。师胜杰、姜昆等各派掌门人不断创新,近年来红红火火的相声大赛新秀辈出,网络用语、方言土语、外文中译等元素频频出现在相声中,使其语言更加多元化。作为传统曲艺文化的经典更有魅力。侯宝林、郭全宝等老一辈相声大师深厚的功底、韵味十足的老北京腔,让人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二、声母、韵母的发音都可以通过绕口令练习来掌握和巩固
绕口令是中国文化中一种独特的民间游戏,是相声练习的基本功之一,同样也可以作为现代汉语语音教学的有效方式。它形式简洁、内容丰富,学生在谈笑中一遍遍练习发音,辨别发音相近的声母、韵母,同时也从中学到不少知识。
例1.八百标兵(b、p)——军事文化重现
八百标兵奔北坡,炮兵并排北边跑,炮兵怕把标兵碰,标兵怕碰炮兵炮。
活脱脱一幅军事演习图,什么是“标兵”,什么是“炮兵”,学生感兴趣自然会去查阅资料,拓展知识。①
例2.哥挎瓜筐过宽沟(g、k)——山村文化掠影
哥挎瓜筐过宽沟,赶快过沟看怪狗,光看怪狗瓜筐扣,瓜滚筐空哥怪狗。
一个从山沟来的小伙子,进城去卖自家地里的西瓜,路上贪玩看狗打架,不小心摔了西瓜,没有卖到钱,拿着空筐回家可怎么交代呀,只能埋怨无辜的小狗了。城里的孩子怕是没经历过这样有趣而又为难的事情吧。
例3.四和十(s,sh)——教育文化改革
四和十,十和四,十四和四十,四十和十四。说好四和十,得靠舌头和牙齿,谁说四十是“细席”,他的舌头没用力;谁说十四是“适时”,他的舌头没伸直。认真学,常练习,十四、四十、四十四。
这段绕口令是告诉学生,怎样运用自己的发音部位发准音。
例4.小华和胖娃(a)——道德文化延伸
小华和胖娃,两个种花又种瓜,小华会种花不会种瓜,胖娃会种瓜不会种花。
可以从中体会到人是各有所长的,扬长避短,或取长补短,聪明的学生一点就通。
三、韵律不仅存在于单纯的语音中,而且暗藏在古典诗词、流行歌曲、诗文朗诵,甚至武术、体操、舞蹈当中
(一)可以由古诗韵律引出讲课内容。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古代格律诗平仄相间,有很强的韵律感。学生在中小学时已将很多古诗词背得滚瓜烂熟,通过古诗词学习韵律,学生很容易接受。
(二)结合流行歌曲让学生感受韵律。流行歌曲中的节奏韵律是学生们非常喜欢的,教师在课堂上播放一些健康的节奏韵律感强的流行歌曲让学生体会,如《好汉歌》《桃花朵朵开》《青花瓷》《化蝶飞》,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自然感受到韵律的魅力。如今许多歌曲运用民乐和西洋乐配曲,歌词诗情画意,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得淋漓尽致。
(三)欣赏诗文朗诵,体会节律美。名家朗诵诗歌散文的影像资料可以播放或推荐给学生观看,也可找些经典作品让学生朗读,然后互相评论,最后教师做出总体评价,师生互动,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说到诗文,诗有历代诗词、现代诗若干;文有散文、雜文、小说、戏剧等,经典作品如李白的《将进酒》、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舒婷的《致橡树》;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老舍的《济南的冬天》、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曹禺的《雷雨》、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等等。
(四)中华民族的武术、体操、舞蹈也有着迷人的韵律。中华武术源远流长,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等国际武打巨星让年轻人着迷,霍元甲的迷踪拳、叶问的咏春拳、张三丰的太极拳让大众为之倾倒,这些拳法的一招一式无不充满着韵律之美。体操中的跳马、双杠、吊环、自由体操等无不体现着节奏韵律。舞蹈更是充满韵律之美,西方的恰恰、华尔兹、芭蕾、踢踏等有韵律,我们的民族舞蹈更是五彩纷呈。
在现代汉语语音教学中讲授语言的腔调、字母的发音、语音的节奏时,提到戏曲、小品、相声、绕口令、诗词、歌曲、武术、体操、舞蹈等元素,这只是中国文化浩瀚海洋中的一部分。汉语言文学与中国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一名大学中文教师,笔者觉得,自己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人类灵魂的缔造者,身负重担,不敢懈怠,谨以此文,与同道者共享。
注释:
①史晟.青年口才训练教程[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
参考文献:
[1]史晟.青年口才训练教程[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
[2]杨俊.说话的技巧与艺术[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王劲松.普通话与口才训练[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
[4]袁青山.普通话训练与水平测试[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霍晋峰(1982-),男,山西寿阳人,山西工商学院传媒学院,助教;
第二作者:彭霞玲(1980-),女,山西太原人,山西工商学院传媒学院,讲师。
基金项目:山西工商学院2015年校级课题“大学生朗诵表演艺术团组织建设和管理研究”之阶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