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小学生爱上阅读
2017-05-18李霞
李霞
【关键词】 小学语文;兴趣;情感;引导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08—0093—01
阅读,正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阅读教学也就成了小学语文教育的重点教学内容。因为,阅读不但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學生各科学习成绩,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开拓学生的视野。下面,笔者就“让学生爱上阅读”这个话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调动学生阅读的主动性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只要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动机与学习积极性,这直接关系到学生阅读活动开展的主动性,也关系到阅读教学的成败。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以兴趣为先导,加强教学环节的有效设计,为学生努力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动机,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与生活阅历,使他们在阅读中形成更多富有个性化的见解,形成独立的思想。
教师可在小学生语文教学中,引入故事、多媒体、游戏等教学方法,针对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的特点,开展生动、活泼、直观、形象的趣味性教学,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如,在学习《桂林山水》这一课时,笔者就利用多媒体视听结合、声画色并现的特点,把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风景如画的特点,通过多媒体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置身其中的感受。这样的教学,比我们对着课本干巴巴地给学生条分缕析地讲解要好百倍,并让学生在好奇心与求知欲的驱动下主动展开阅读活动。只要学生有了阅读的激情与动力,就能在阅读中突破文字的限制,产生个性化见解,为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实施,以及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引导学生以读为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要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爱上阅读,就要实施“以读为本”的教学策略,让学生以文本为主多读,在阅读中找到使自己读出感情的部分,产生共鸣。当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多精读,选择重点内容读,并用科学阅读形式和方法,让学生个别读、齐读,也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读、领读等等,使学生能根据阅读内容,掌握课文的思想、作者的情感。如,在学习《窃读记》这篇课文时,笔者就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想象如果是自己的窃读会有什么心情,并让学生通过文中对窃读的心理描写,感受文中主人公的心情,让学生产生共鸣。然后,笔者再结合以下阅读方法,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课文思想,和主人公窃读的心情:1.首先让学生掌握文章大意,理清思路。2.让学生齐读、个人读,真切感受窃读中的心情和主人公的心理活动。3.用多媒体让学生听标准的阅读,进行比较,找出差距。4.最后引导学生再读,充分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从中体会和学习窃读中的思活活动,和主人公爱学习、爱阅读的好习惯。这种以读为本,让学生产生共鸣的学习方法,不但能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学透课文,而且还能让学生在与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产生共鸣的过程中,爱上阅读,从此积极、主动地开展阅读。
三、科学鼓励引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感情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热爱阅读、主动阅读、享受阅读的过程,养成良好的,使学生终身受益的阅读习惯。
1. 要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自觉思考的习惯。读而不思就相当于食而不化,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消耗精力和时间的阅读。教师要提醒学生在阅读中学会专心致志,静下心来体会文章的意境,思考文章的主旨。2.教师要鼓励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提出问题。学生只有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他们才能进入文章的中心思想,与作者进行思想沟通,情感交流,这样才能达到阅读的效果,走进文章。3.要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在阅读中勤动笔,及时把文章精彩的语句和片段摘录下来,积累知识,学以致用,以便在自己的写作中能随时参照借鉴,提高写作能力。
总之,要让小学生爱上阅读,在阅读中提高综合素质、学习能力,教师就要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释放个性,有所收获。
编辑:张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