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一季度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
2017-05-18
一、供求状况数据来源
本供求状况分析的数据来源于2017年第一季度全区14个地级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采集的供求状况信息,均为第一季度供求有效数(包含上季度登记但本季度仍在有效期的供求数据)。数据经汇总分析,反映了广西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运行的基本情况。
二、供求总体状况
空缺就业岗位的需求人数324137人。与上季度相比,需求人员增加了127531人,环比增加了64.87%;与2016年同季度相比,需求人员减少了14832人,同比减少了4.38%。
进入市场登记的求职人员218904人。与上季度相比,求职人员增加了67225人,环比增加了44.32%;与2016年同季度相比,求职人员减少了49503人,同比减少了18.44%。
求人倍率(求人倍率=需求人数÷求职人数,即市场中每个求职者所对应的岗位空缺数)为1.48,说明每100名求职者可以选择148个空缺岗位。与上季度相比,求人倍率上升了0.18。求人倍率的小幅度增加,说明2017年第一季度广西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就业压力水平和上季度基本持平。
从各个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的供求情况来看,全区14个地级市需求人数最多的3个城市分别是玉林市、南宁市和柳州市,这3个城市需求人数合计153409人,占全区人力资源总需求量的47.33%;而在求职人员方面,求职人员则同样主要集中在玉林市、南宁市和柳州市,这3个城市合计求职人数116273人,占总求职人数的53.12%。
从各市求人倍率来看,本季度,贺州市的求人倍率4.47,说明贺州市的空缺就业岗位远远多于求职人数,求职者有较多选择就业岗位的机会;桂林市和来宾市人力资源市场的求人倍率分别是为1.02和1.04,最接近需求和求职的平衡点1,说明桂林市和来宾市这两个城市的供求处于平稳的发展状态;其余11个城市的求人倍率在1.26至2.34之间,求职者选择就业岗位机会相对较多,同样是需求大于供给的情况,但供需矛盾仍趋向于平和。与上季度和2016年同季度相比,除贺州市和北海市变化幅度较大外,其他12个城市求人倍率均是小幅度增减变化,求人倍率小幅度的上下波动,属于就业市场正常变化,波动幅度略微变化,说明广西就业市场的供求状况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
三、供求状况的特征分析
(一)产业需求分析
本季度,以服务类为主导的第三产业需求214715人,占总需求的66.24%。以第三产业为主体的产业需求格局继续保持稳定。与上季度相比,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需求比重分别下降了0.74和1.4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需求比重分别上升了2.21个百分点。
从需求总量看,第一产业需求19908人,占总需求的6.14%;第二产业需求89514人,占总需求的27.62%;第三产业需求214715人,占总需求的66.24%。与上季度相比,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用工需求虽然下降了1.48个百分点,但相对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仍然是广西人力资源需求的主要产业,由此可见,继续重视和大力支持广西第三产业的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将会有利于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在继续保持餐饮、批发零售等传统服务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继续优先发展居民服务、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信息传输服务等各类现代服务业,将会有助于求职者尽快实现就业。
(二)行业需求分析
从行业需求看,20个行业分类中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制造业三大行业占据行业需求前三位,三者合计需求人数占总需求的56.55%。
从各行业需求看,以农、林、牧、渔业为主的第一产业需求比重为6.14%;第二产业中则是以制造业的用人需求为主,需求51516人,占总需求人数的15.89%,与上季度相比,需求比重上升了0.13个百分点,与2016年同期需求相比,需求比重上升了1.97个百分点。
在20个行业分组中,在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这三个行业的用人需求量较大,三者合计占总需求人数的47.94%(见图1)。
采掘业
制造业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建筑業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批发和零售业
住宿和餐饮业
金融业
房地产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教育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国际组织
][6.14%][1.11%][15.89%][2.61%][8.00%][1.85%][2.25%][21.90%][18.76%][1.48%][1.75%][7.28%][1.45%][0.92%][3.70%][1.23%][0.85%][1.42%][1.02%][0.4%]
图1 按行业分组需求人数所占比重
(三)用人单位需求分析
企业类用人单位占据人力资源需求比重97.70%,其中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私营企业占用人需求的前三位,三者合计需求人数占总需求的64.08%。
从用人单位经济类型看,企业用人需求仍占主体地位,所占比重达97.70%,以企业需求为主的总体需求格局基本保持不变,内资企业的需求占总量的86.42%。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私营企业的需求量仍然占据着前三位,三者合计占需求总量的64.08%,说明这三种类型的用人单位继续保持吸纳劳动者就业的主力军的位置(见图2)。
86.42%][股份有限公司
21.54%][有限责任公司
26.22%][其他
0.84%][机关
0.15%][事业单位
1.32%][私营企业5.22%][外商投资企业2.72%][港、澳、台商投资企业3.34%][联营企业2.74%][股份合作企业
3.34%][集体企业
4.61%][国有企业
9.21%][其他企业2.44%][私营企业16.32%]
图2 按用人单位性质分组需求情况
(四)职业需求分析
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操作工和专业技术人员占据了用工需求的前三位,其中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的求人倍率最高,为1.69,说明每100个求职者可以选择169个商业和服务业类的岗位,由此可见,2017年第一季度的人力资源市场上选择商业和服务业类岗位的求职人员竞争压力相对较小(见表1)。
表1 按职业分组需求情况
[职业类别 供求人数比较 需求
人数
(人) 需求
比重
(%) 求职
人数
(人) 求职
比重
(%) 求人
倍率 与上季度
相比求人
倍率变化 与去年同季度
相比求人
倍率变化 单位负责人 12291 3.79 10016 4.58 1.20 +0.10 ↑ -0.03 ↓ 专业技术人员 66184 20.42 42915 19.60 1.51 +0.20 ↑ +0.26 ↑ 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59804 18.45 42116 19.24 1.39 +0.15 ↑ +0.16 ↑ 商业和服务业人员 90591 27.95 52150 23.82 1.69 +0.21 ↑ +0.37 ↑ 農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 21515 6.64 16895 7.72 1.25 +0.17 ↑ +0.07 ↑ 生产运输操作工 69154 21.33 45916 20.98 1.47 +0.35 ↑ +0.18 ↑ 其他 4598 1.42 4001 1.83 1.13 -0.04 ↓ +0.00 无要求 / / 4895 2.24 / / / 合计 324137 100 218904 100 / / / ]
1.按职业大类分析
从各类职业的需求状况看,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操作工成为第一季度用人需求的主体,两者合计占全部用人需求的49.28%。此外,用人单位对于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量也较大,所占比重为20.42%。
从求职情况看,求职人员相对集中的职业和用人需求之间大体上保持一致,求职人员选择最多的三类职业大类分别是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操作工和专业技术人员,三者合计占总求职人数比重的64.40%。此外,有意从事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求职人员也不少,求职比重为19.24%。
在求人倍率方面,各类职业的求人倍率相差不大,其中商业和服务业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生产运输操作工的求人倍率相对较高,分别为1.69、1.51和1.47。
按职业大类分组各个职业的求人倍率均略高于1,说明第一季度就业市场呈现岗位等人的现象,求职人员具有一定选择岗位的机会。
2.职业小类供求排行情况
(1)需求大于求职缺口最大的前十个职业
表2 需求大于求职缺口最大的前十个职业(职业小类)
(按缺口数降序排列)
[职业 供求人数比较 需求人数
(人) 求职人数
(人) 缺口数
(人) 求人
倍率 餐厅服务员 48751 18913 29838 2.58 其他餐饮服务人员 38612 16894 21718 2.29 饭店服务人员 35985 20965 15020 1.72 推销展销人员 32816 17864 14952 1.84 体力工人 32816 20684 12132 1.59 机械冷加工工 28961 17159 11802 1.69 治安保卫人员 28146 17864 10282 1.58 电子器件制造工 17976 10895 7081 1.65 保育、家庭服务员 18796 10814 7982 1.74 保险业务员 19816 12963 6853 1.53 ]
2017年第一季度,需求大于求职缺口最大的前十个职业中,商业和服务业的工种占了绝大部分,其中缺口数最大的前3个职位是餐厅服务员、其他餐饮服务人员和饭店服务人员。餐饮服务类的工种由于工作时间长、待遇偏低、人员流动性大等因素需求最大,从事服务行业的求职者经常变换工作已经是习以为常的现象,所以用人单位已经对这类工种形成了长期的需求。
推销展销人员依旧在需求大于求职缺口最大十个职业中,由于这类工作的薪酬主要以业务提成为主,做好工作需要面对比较大的业绩压力,因此这类职业长期维持着用人单位需求多,求职人员应聘少的供求状况,如果求职者愿意选择从事推销展销人员这类职业将有较多的选择机会。
从事体力工人、保育、家庭服务员和治安保卫人员的求职者由于受到职位发展空间限制,工作时间都不会很长,求职者如果找到更好的发展机会就会立即辞掉原有的工作,因此造成了用人单位需求与求职人员供给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缺口。
需求大于供给的职业主要集中在商业服务业和制造业,说明这些职业岗位就业容量较大,可以提供较多的就业岗位,但由于供求双方匹配率较低,不能完全满足相关岗位的要求,从而造成上述职业的缺口数较大。
(2)需求小于求职缺口最大的前十个职业
表3 需求小于求职缺口最大的前十个职业(职业小类)
(按缺口数降序排列)
[职业 供求人数比较 需求人数
(人) 求职人数
(人) 缺口数
(人) 求人
倍率 行政事务人员 6858 12981 6123 0.53 机动车驾驶员 4595 9984 5389 0.46 营业人员、收银员 7983 11598 3615 0.69 财会人员 4961 8284 3323 0.60 行政业务人员 5698 8878 3180 0.64 保管人员 2984 5982 2998 0.50 清洁工 1381 3586 2205 0.39 部门经理及管理人员 2568 4581 2013 0.56 物业管理人员 3865 5686 1821 0.68 电工 2896 4786 1890 0.61 ]
需求小于供给缺口最大的十个职业中,缺口最大的3个职业分别为:行政事务人员、机动车驾驶员、营业人员和收银员。供需最不平衡的职业(求人倍率最小的职业)分别是清洁工、机动车驾驶员和保管人员,求人倍率分别为0.39、0.46、0.50。
需求小于求职缺口最大的职业一方面表明此十类职业在广西就业市场的需求趋向于饱和的状态,用人单位在招聘这些职位时将有较多求职者可以进行比较和选择,而求职者在选择这些职业就业时将会面对多人竞争一个岗位的情况;另一方面,也要求广西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继续加强和积极改善用人单位和求职者之间的职业指导服务,帮助和引导供求双方根据当前就业市场的变化趋势适时调整和转换招聘和求职策略,从而尽快实现求职和岗位之间匹配。
(五)求职人员类别分析
失业人员依然是求职主体,其中新成长失业青年(以应届高校毕业生为主)、就业转失业人员和其他失业人员占所有求职人员的68.78%。与上季度相比,求职人员类型上升幅度较大的是新成长的失业青年,上升了2.51个百分点。下降幅度较大的求职人员类型是外埠人员,下降了1.60个百分点(见表4)。
表4 按求职人员类别分组的求职人数
[求职人员类别 求职人数
(人) 求职比重
(%) 与上季度相比
求职变化(%) 与2016年同季度
相比求职变化(%) 新成长失业青年 70786 32.34 +2.55 ↑ +2.94 ↑ 69816 98.63 +1.67 ↑ +2.56 ↑ 就业转失业人员 68912 31.48 -0.74 ↓ -0.99 ↓ 其他失业人员 10865 4.96 -0.05 ↓ +1.63 ↑ 在业人员 8981 4.10 +0.87 ↑ +1.87 ↑ 下岗职工 1268 0.58 +0.08 ↑ +0.33 ↑ 退休人员 692 0.32 -0.07 ↓ +0.07 ↑ 在学人员 6826 3.12 +0.30 ↑ +2.23 ↑ 本辖区农村人员 26593 12.15 -1.34 ↓ -1.52 ↓ 外埠人员 23981 10.96 -1.60 ↓ -6.54 ↓ 合计 218904 100 / / ][应届高校毕业生]
从求职人员构成来看,失业人员所占比重为68.78%。新成长失业青年占32.34%,其中应届高校毕业生占新成长失业青年的98.63%。就业转失业人员占31.48%,其他失业人员仅占4.96%。
与上季度相比,求职比重上升幅度最大的新成长失业青年,上升了2.55个百分点;而外埠人员的求职比重下降幅度是最大的,下降了1.60个百分点。
与2016年同期相比,新成长失业青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和在学人员的求职比重分别上升了2.94、2.56和2.23个百分点。外埠人员和本辖区农村人员的求职比重分别下降了6.54、1.52个百分点。
(六)招聘、应聘条件分析
1.从性别上看,与上季度相同,人力资源市场对男性和女性的供需总量大致相同。
(1)从人力资源的总体需求看,绝大部分的用人需求对求职者的性别有明确要求,其中对男性的需求为49.03%,对女性的需求为46.13%;用人需求對求职者的性别无要求的仅占4.84%。在求职者中男性占了50.23%,女性占了49.77%。
(2)从供求状况对比看,男性和女性的岗位求人倍率分别为1.52和1.44,男性的求人倍率略高于女性的求人倍率,说明2017年第一季度,男性求职者在就业市场上相对比女性求职者更容易找到岗位,但在人力资源市场求职上,求职者性别的不同对就业时的影响作用已经在逐渐减少。与上季度的求人倍率相比,男性和女性的求人倍率仅分别上升了0.20和0.17,求人倍率微小幅度的变化,说明男性和女性的求职压力基本与上季度相同。
2.从年龄上看,16—34岁年龄组用人需求量大,占总需求人数的77.51%,同时求职人员也多集中在此年龄组。
(1)从用人单位对人力资源的年龄要求看,99.35%的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年龄都有要求。分年龄组看,16—34岁的人力资源构成用人需求的主体,占总需求的77.51%,其中对16—24岁、25—34岁人力资源的用人单位需求比重分别为40.19%和37.32%。
(2)从求职者的年龄构成来看,求职者同样以年龄在16—34岁求职者为主体,16—34岁的求职者约占总求职人数的75.40%。其中16—24岁的求职者占38.44%,25—34岁的求职者占36.96%。求职者的年龄构成与用人需求基本一致。
(3)在求人倍率对比方面,16—24岁、25—34岁的求人倍率略高于其他年龄组,其求人倍率分别为1.56和1.50,说明就业压力低于其他年龄组。与上季度相比,各个年龄段的求人倍率均有小幅度增减变化。在就业市场中,求人倍率小幅度的变化,属于正常动态变化,由此说明第一季度各年龄组的求职者的就业压力与上季度基本持平。
3.从文化程度需求方面看,高中(含中专、职高、技校)和大专文化的人力资源既是用人单位的需求主体,也是求职者的主体,求职者文化结构和用人需求结构基本一致。
(1)从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文化程度的要求来看,在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文化程度有要求中,需求高中文化程度的用人单位占总体需求的32.08%,在高中文化程度中,对职高、技校、中专学历求职者的用人需求占95.36%。对接受过高等教育(大专、本科和硕士文化程度)的求职者,用人单位需求占总体需求比重的46.94%。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用人需求比重为17.94%。
(2)从求职者的文化程度来看,高中和大专文化程度的人力资源是求职主体,占全部求职者的57.86%,其中高中文化程度的求职者占31.39%,大专文化程度的求职者占求职总量的26.47%。
(3)从求人倍率对比看,各个文化程度分组的求人倍率均大于1,说明都处在人力资源需求大于供给的状况,但硕士以上文化程度的需求量和供给量都远远小于其他文化程度的需求量和供给量。与上季度相比,按文化程度分组的各组求人倍率都有小幅度的增减变化。
4.从技术等级需求方面看,用人需求和求职者群体主要集中在职业资格三级、四级和五级、初级以及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这五类技术等级上。
(1)从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技术等级要求看,对技术等级有明确要求的占需求人数的81.55%,主要集中在职业资格三级、四级、五级、初级和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其所占比重合计为71.44%。
(2)从求职人员的技术等级构成看,86.59%的求职者都具有某种技术资格等级,同样是主要集中在职业资格三、四、五级、初级和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求职比重为79.86%。
(3)从供求状况对比看,职业资格五级(初级技能)、职业资格四级(中级技能)、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求人倍率分别为1.55、1.61、1.68和1.96。与上季度相比,各类型的技术等级的求人倍率都有小幅度的增减变化。
(撰稿人:周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