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高年级“民主、自治”管理模式
2017-05-18白格勒吉
白格勒吉
【关键词】 班级管理;民主;自治;内涵;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8—0029—01
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接触的信息量也越来越多,所以他们的心理也随着时代的进步在不断改变,体现在班级管理中就是自己的人格和个性被尊重的需求,因此,班主任不能忽视他们在教育中的主体性。为了适应学生的这种心理变化,关注学生成长,班主任要在教育管理中充分发挥民主,让学生以班级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并在管理的过程中,逐步建立一套学生“民主、自治”管理的制度,进而让班级管理更加和谐、有序。
一、明确班级管理的内涵
我们都知道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是主管,一切都是班主任说了算,永远都是惟班主任之命是从。自从“自主、民主”从政治中延伸到教育界,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也开始注意渗透民主的概念和意识,让学生发挥个性,参与班级管理,并为班级管理建言献策,从而为班级作出积极贡献。在这种情况下,不但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负担,让班级管理工作有条不紊,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培养了他们热爱劳动、爱护集体的品质,锻炼了他们对自己生活以及学习的管理能力。所以,在班级管理中,为了体现“民主、自治”的管理方式,贯彻“民主、自治”的管理理念,我们一定要在管理的目标设定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根本利益为重点。在制订班级制度时也不要以一己之见形成硬性条款,而是要在制订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意见,采用民主的方式,凝聚学生的智慧,制订出适合学生管理、班级管理,让学生能接受,并能容易遵守和执行的规章制度。只有这样的制度才能体现出它的有效性,进而为班级的整个管理服务。
二、采用班级“民主、自治”管理的有效方法
1. 让全班学生自己選择班干部。在多年的带班经验中,我发现一个好的班集体少不了优秀班干部的管理和感染。班干部作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起着联系老师与学生之间桥梁的作用,他们的工作能力、思想品德、个人纪律都将是班级其他同学学习的典范,所以班干部综合素质的高低,影响着全班同学的发展,决定着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与风气。为了班级的有效管理以及和谐发展,让全班学生投票为自己选择他们认为适合的班干部,再由班主任根据入选的每个学生的能力、个性特点安排不同的职务,并在这些班干部工作一段时间后,让全班学生对他们进行一次评价,并以此为标准做出适当的调整。当然,班主任还可以在这些班干部展开工作的同时,继续进行教育和培养,让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严格要求自己,成为遵守纪律的模范,并大胆创新地参与班级管理,为同学们提供有利的帮助,让自己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受同学们尊重的班级管理者。
2. 让全班学生共同制订《班级管理办法》,也就是班规。班规是为了让班级管理有序进行,让学生有一个健康、快乐、和谐的学习环境才制订的,要能让大多数学生所接受。因此,在制订班规的时候,先要组织一些积极、乐观、有上进心的学生给出一些可行的意见,然后再由全班同学讨论拟定,不断改进和补充,并在老师的引导下制订出第一稿、第二稿、第三稿等等,最终确立一个让全班同学都能接受、能遵守的《班级管理办法》。当然,班规的制订一定要遵循以下原则:一要规定班级干部的职能、配置和变更的方法,要能保证班干部的执行力,真正建立起有权威、有信用的班干部集体,帮助老师、学校、学生之间顺利沟通;二要明确班委和其他学生各自的工作内容和权利义务,让班级管理形成一套班级学生自主管理的模式,使它在保证班级活动正常运行的同时,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和开展。
3. 要抓住班级民主管理的核心。为了使班级民主自治的管理继续进行,发挥作用,班主任一定要打破固有的管理模式,摆脱偏爱优等生的心理,让学习平平的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关心和关注。同时,班主任要注意自己的方式、方法,不要奢想用一些干巴巴的管理办法或者规章制度来约束学生,更不能用简单的“不能、不允许、不可以”这些否定的、绝对的话来答复学生,阻止学生的一些行为。班主任要真正实现班级民主自治的管理,就要注意以下两点。
(1)注重班级建设,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只有加强班级建设,创造和谐团结的班级气氛,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责任意识,才能有效建设班集体,让学生在班级管理中自觉、主动地发挥自己的特长,进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2)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热爱学生和教育。如果一个老师对教育这份事业没有深沉的爱,就不会有恒心和耐心去征求学生的意见,建立民主、自治管理的模式,更不会对学生的学习和为人处事进行谆谆善诱的教导和启发,促使学生提高认识、增长能力。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小学高年级班级‘民主、自治 管理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为:GS[2014]GHB0800)
编辑: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