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立波涉毒被捕为何引来网友狂欢?

2017-05-18

求学·素材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周立波原罪海派

【热用立意】自知之明/做人/本事

【素材评说】为人处世只有在法律的框架内,才是自由的;为人处世只有在道德的范畴内,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肆意突破公众难以容忍的底线,不是本事,而是在自取灭亡。

“我就算贩毒也不会吸毒”,周立波曾经这样说。2016年7月,周立波将“海派清口”带到纽约,可惜还没来得及在美国大红大紫便倒在了毒品的脚下。

虽然最初消息是外媒披露的,但这一点也不妨碍中国网友们表达愤怒。曾经信誓旦旦要严惩毒品的人,如今却成了毒品的奴隶,也难怪会有人义愤填膺。但是在嘈杂的声音中,更多的是对周立波本人的嘲讽——吸毒不是原罪,原罪是他自以为是的道德和人品。

首先,作为一个在上海有头有脸的人物(最起码他自己这样认为),不能恪守底线,这一点应该是被坚定批判的。不可否认,周立波能够以“海派清口”自立一派说明他还有些功力,毒舌、会耍嘴皮子是周立波的标签,但坏就坏在只会耍嘴皮子。

抛却吸毒这个不可饶恕的罪名,周立波会被万人唾骂则是咎由自取。他用大蒜和咖啡來类比相声和脱口秀引来骂声一片,如果说他对相声的鄙夷可以理解为同行相轻,那么他对汉服文化的不尊重就不仅仅是无知了。做人最重要的是要有自知之明,可惜周立波没有,他一边拿着无知当乐趣,一边攻击异见者。有人说,周立波敢于说出中国丑恶的一面,是个汉子。与其这样,倒不如说他是一个敢于做出中国丑恶一面的真小人。

从当初与德云社平分天下,到如今远走纽约,锒铛被捕,周立波以道德的标尺要求别人,自己却被道德“斩首”,这怪不得别人。从一时风头无限到现在的黯然影只,或许这几十年周立波学了很多,但始终没有学会做人。“低调、自律、谦卑”这三个词他好像从来没有学会,所以最后他活成了一个滑稽演员。

猜你喜欢

周立波原罪海派
从波波到涛涛,周立波终于活成了玛丽苏
海派《七侠五义》重现舞台
为“海派”正名
跨界合作引领时尚
罪与罚
《年轻的布朗先生》:对信仰的批判与坚持
华为在美国人眼里大概有“原罪”
中层:大企业病的“原罪”?
海派,一种“变”的渴望及行动
周立波:海派清口也玩“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