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学生思政工作”信息系统研究
2017-05-18王峰王一鹏张超
王峰 王一鹏 张超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学生信息多元化和网络化的需求增长,学生工作信息共享、安全存储和传递传承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互联网+学生思政工作”信息系统的构建方法和工作机制;基于短信猫、网络数据库和人机界面开发平台,融合网络存储、通信和数据挖掘技术,开发了“互联网+学生思政工作”信息系统,实现了27类信息的网络化记录、传递和管理;在设定时间将重要信息传递给指定手机号,提升了工作效率,避免了重要工作和信息出现遗漏。基于“互联网+学生思政工作”信息系统的大量数据,可开展数据积累和分析计算,在异常工况下,可以第一时间参考以往处理异常工况的知识经验制定决策,为传承经验、避免疏漏和共享知识等提供了技术依据。
关键词:互联网+;信息系统;学生思政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09-0059-04
前言
高校学生思政工作系统服务于“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力争构建“大德育、大教育”体系,形成引领实践性育人平台,打造校园文化名片,联动一二课堂协同推动创新人才的培养。学生思政工作是高校思政工作的一线阵地,在建立和完善学生思想政治修养、道德实践和能力提升三大模块中起到关键作用。当今,学生思政工作模式已经受到海量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强烈冲击。全生命周期的党建学生党员全程化教育培养、学生成长信息档案、“奖、贷、助、减、补”等资助工作信息、辅导员信息采集与考核、就业服务信息、校园文化、心理排查、深度辅导、社团网络管理与网络维权以及“学校、学院、辅导员、学生会议交流”等功能要求,已经使学校学院必须形成“信息交错、师生互动、育人交融”的现代学生工作一体化运行模式。信息采集、共享、存储和传递已经逐步成为现代学生工作一体化运行模式的关键。
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等行业背景结合,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互联网+”这个概念于2012年在业界首次提出,与2007年出现的“互联网化”概念一脉相承,强调互联网与各传统产业进行跨界深度融合。“互联网+学生思政工作”的交互融合,实现信息的实时采集、共享、存储和顺畅传递,必然是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合力形成的重要抓手。
本文提出了“互联网+学生思政工作”融合创新机制,开发了“互联网+学生思政工作”信息系统,具备信息记录、存储、提醒、查找和分析等功能。本文首先概述了高校学生思政工作体系内容,然后介绍了“互联网+学生思政工作”信息系统的系统开发,最后结合一个实例阐述了“互联网+学生思政工作” 信息系统的具体应用。
一、高校学生思政工作体系概述
高校学生思政工作主要包括:①坚持思想引领,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全方位营造积极向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弘扬正能量,引导学生“讲文明、扬正气、树新风”;②全面加强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规范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③推进学业辅导中心建设,建立学生学习成长档案,开展诚信考风教育,加强学生学习纪律培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环境;④完善学生就业、创新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帮扶就业困难学生,完善企业信息库,多维度宣传招聘信息,做好毕业生签约派遣、就业信息统计等工作;⑤构建学生心理筛查、发现、监测、辅导、反馈全方位心理危机排查、预防处理和特殊事务上报体系;⑥以德育科技创新基地为依托,联动一二课堂,促进以学科发展为主线、专业导师为指导、研究生引领为背景的学生科技创新平台,组建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以“萌芽杯”、“挑战杯”、“机械创新”、“大学生创新竞赛”等活动为依托,提升学生科技创新能力;⑦以社团活动、学生会组织为根基,将高雅艺术引入学校,弘扬感恩励志文化,通过院周、比赛等活动传承校园、学院文化,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爱国、爱校”情节,形成党、团领导带动下的学生骨干、精英团队。
二、“互聯网+学生思政工作”信息系统的构建方法
1.传统的学生思政工作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学生思政工作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随着科技信息化的进步发展,系统中数据资源具有体量巨大、类型繁多、生成快速和混乱无规则等特点,传统的学生思政工作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的学生思政工作特点,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
(1)过分依靠经验进行主观判断
随着经验的增加和事务性工作频率的提高,制度和体制在不断地健全和细化,依据经验进行判断做出决策,往往会导致决策偏差或与当前的制度和体制具体规定不一致。
(2)海量数据记录缺少规律挖掘
数据量在不断地增加,所需的存储空间不断变大;在管理和执行过程中,往往更倾向于记录,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工作缺乏。这些现象的出现会造成人员将大量时间用在数据记录和整理中,忽视数据表象下的深层规律的挖掘。浅层次分析和统计得到的结果,并不有助于正确解决问题。
(3)海量文档存储阻碍应急响应
管理分类和数据挖掘是进行大数据管理的关键。当前的海量文档数据仅仅是存储在服务器或计算机的硬盘上,并未进行细致化分类。文档数据的更新速率低、多种版本的文件共存和多数文档利用率低等原因导致在处理异常工况时,并不能在第一时间从海量的文档存储中迅速定位应急响应所需的文档数据,往往会延误解决问题的时间。
(4)经验随人员变动而流失严重
受经验、知识和环境等原因影响,管理和执行工作处理类似事件时方法和措施差异较大。培训和知识管理是知识经验传承的有效途径。人员岗位转变、升迁、跳槽、毕业和离退休等原因,是导致知识经验流失的重要原因。因此现代化学生工作一体化运行模型,需要以传承知识经验作保障。
(5)实际工况缺少有效应急响应
突发事件或者创新事务性工作较多,缺乏经验的新人往往缺少正确判断的依据。对于出现的异常工况或事故案例,需要进行预分析,事先制定和总结类似事件工况的有效应急响应措施和步骤。
(6)并发信息和任务闭环缺少及时提醒
作为学工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最大的困难是需要同时处理多种并发信息和完成多项任务。不同的任务需有不同的完成日期时间,需要阶段性地完成情况汇报,常见的记事本、手机闹钟、邮件和微信提醒等方法或手段并不能满足信息量大、工作场所变换、离线和信息保密等需要。
综合以上问题分析,学生思政工作模式需要引入新的方法和技术,如大数据、互联网+、培训等方法或技术,构建“互联网+学生思政工作”信息系统是解决以上问题的基础途径之一。
2.构建“互联网+学生思政工作”信息系统
大数据时代下,学生思政工作数据资源是海量的,如学生所有的数据资源,包括学生个人信息、特长爱好、性格特征,甚至包括社交、日志信息等各种网络资源,可以构成学生的学习成长档案。将互联网技术引入学生思政工作,构建“互联网+学生思政工作”信息系统,可以充分利用机构、辅导员和学生信息融合优势有组织地通过对各类数据源的定位和连接,实现数据的采集、共享、存储和传递,有助于保障学生思政工作系统稳定、有序和有效运行。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思政工作模式健康运行,本文针对学生思政工作中的事务记录、事务提醒、事务分析和数据统计分析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构建“互联网+学生思政工作”信息系统的方法。
(1)“互联网+学生思政工作”信息系统框架
“互联网+学生思政工作”信息系统框架,如图1所示。通过客户端可以进行网络数据库信息记录和查找,设定特定时间将指定信息发送到指定手机,避免紧要事务出现遗漏和延误。数据库中数据积累量增加,可以用来进行信息和数据的分析。数据库服务器可以置于互联网或局域网。
(2)“互联网+学生思政工作”信息系统功能
①信息记录
学院学生思政工作中的事务信息主要是需要上传和下达的信息,已经要完成的任务信息,包括27类信息,如表1所示。
逐条记录事务信息主要包括信息来自于、收到日期、事务分类、要完成时间、完成情况说明、是否完成和备注等内容。记录某一段时期的信息,根据信息来源、收到日期、事务分类和是否完成等内容可以进行信息分类;根据要完成时间和是否完成,可以进行分类排序,辨识出需要尽快完成的事项;完成情况说明、是否完成和备注等可以记录事项的完成情况。
②信息查找
通过关键字、时间段、完成和未完成项以及事务信息分类,可以实现网络数据库中信息的查找和筛分。
通过信息查找,可以在处理异常工况时,在第一时间从海量的文档存储中迅速定位应急响应所需的文档数据。
③信息提醒
高强度和高要求的事务处理频率以及过多、琐碎的事务需要处理,导致学生思政工作管理者或辅导员必须进行记录备忘和提醒。根据事务要完成时间,可以设置要提醒时间、提醒次数和提醒间隔,在某一时间点将指定信息发送到指定手机进行事务提醒可实现提醒备忘。
④信息分析
依据分类信息,统计某个时间段中此类信息的数量;依据信息来源,统计某个时间段、部门或人员传递的信息数量;依据收到日期,分析出某时间段的事务分类信息的传递时间规律;依据是否完成,检测事务信息任务是否如期完成;依据完成情况说明,可以记录和查询处理当前事务的方法和经验;依据某事务的信息传递数量,可以确定事务处理的繁琐和难易程度;依据事务完成情况中的人员信息记录,可以评估人员某时间段的工作量和事务处理能力。
三、“互联网+学生思政工作”信息系统应用
1.信息记录
将各类事项信息记录到网络数据库中,需要客户端的界面,如图2所示。如收到来自王老师在2016年3月16日发来的就业信息,分类属于就业,事项内容是大四的学生每人交一份纸质简历,设计专业可以交电子版;要完成收集的时间是2016年3月18日17:00下班前;若需要提醒可以设置在2016年3月18日13:00发送信息到指定的手机号;通过标记是否已完成,可以标示事件的完成状态。
2.信息提醒
短信猫(JINDI 1206BB)连接在网络服务器的端口上,通过短信设置程序可以获取连接端口、短信猫的设备信息、SIM卡号和信息传递出去的保存有效时间等内容,短信猫设置界面如图3所示。点击连接端口,短信猫即开始工作,提醒系统即开始工作。若设定了提醒时间,系统会在指定时间将信息记录界面中的事项内容发送到指定的手机号。
有效时间设置了1440分钟,若短时间内传递不成功、网络效果差和手机不开机等原因,信息会保留1440分钟,即24小时,直到传递成功。
3.信息查找和分析
通过系统中信息的关键字查询,可以查询相关的事项内容,由此可以在处理异常工况时,在第一时间从海量的文档存储中迅速定位应急响应所需的文档数据。通过已完成和未完成的分类,可以辨识出当前还未完成的任务;依据信息来源,统计某个时间段、部门或人员传递的信息数量,由此可以看出本部门或者某项工作与另一部门或人员的关系程度;依据收到日期,分析出某时间段的事务分类信息的传递时间规律,为下一年的工作计划做好准备;统计出某件事务信息的传递数量和记录,可以明确此项事件的难易和关注程度,有助于撰写事件处理的总结;依据事务完成情况中的人员信息记录,可以评估人员某时间段的工作量和事务处理能力,对于年终总结和考核提供有效的基础数据依据。
四、结论
高校学院学生思政工作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随着科技信息化的进步发展,系统中数据资源具有体量巨大、类型繁多、生成快速、混乱无规则等特点,本文依据此需求开发了“互联网+学生思政工作”信息系统,可以减少过分依靠经验进行主观判断的可能性,有助于海量數据记录,避免经验随人员变动而流失严重,提供已发生类似的突发事件处理经验,提醒并发信息和任务,并能考虑数据库保密的需求。随着时间的积累、数据量的增加,将更加有助于学校学生思政工作的开展、创新和经验的传承。
参考文献:
[1]宋来新.一二课堂协同育人推动创新人才培养[R].2016.
[2]叶定剑,张逸阳.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培育建设策略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6(2):113-116.
[3]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4]宋元林,陈春萍等.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5]柯宁,刘涛.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校园媒体融合发展探析[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88-92,118.
[6]邸燕茹,冯博.高校校园媒体融合发展路径的思考[J].北京教育(高教),2016(4):14-15.
(编辑:王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