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在心血管外科冠脉搭桥术后伤口护理中的效果

2017-05-17王戉刘颖尚微

当代医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搭桥术品管圈冠脉

王戉,刘颖,尚微

(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心胸血管外科,吉林吉林132011)

品管圈在心血管外科冠脉搭桥术后伤口护理中的效果

王戉,刘颖,尚微

(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心胸血管外科,吉林吉林132011)

目的分析心血管外科临床中冠脉搭桥术后伤口护理中的品管圈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8例在本院接受冠脉搭桥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治疗的不同时间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34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4例,加强品管圈应用。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愈合率为91.18%,对照组为73.53%(P<0.05);评估和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为88.23%,对照组为76.47%(P<0.05)。结论在心血管外科冠脉搭桥术后伤口护理中应用品管圈护理干预科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情况,促进伤口愈合。

心血管外科;冠脉搭桥;品管圈;护理

冠心病是心血管临床中的常见疾病,在老年患者中多发,具有病症严重、病程时间长、血管条件差等特点,多数患者同时合并脏器功能不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临床中主要采用冠脉搭桥手术治疗,但手术治疗的床上较大,预后不佳,需要加强临床期间的护理干预促进伤口恢复和愈合。品管圈指的是在临床护理进程中,为有效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将存在相似或相同工作性质的人员建立成一个团体,进而对圈员提出的关于疾病和临床干预的问题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探讨,最终有效解决问题[1]。近年来,本院在心血管外科临床中开展品管圈的应用并取得显著效果,现将针对68例冠脉搭桥手术患者进行的临床研究整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项研究于2013年5月开展至2015年7月结束,组中共纳入研究对象68例,均为该段时间内在本院接受冠脉搭桥手术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纳入标准:(1)经胸骨正中部位进行切口手术;(2)患者年龄在18岁以上;(3)术后进行3次以上伤口治疗。排除精神系统疾病患者、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同时合并其他影响切口愈合疾病患者和服用激素类药物治疗的患者。根据患者接受治疗的不同时间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中共入选研究对象34例,其中男38例,女30例,患者年龄21~69岁,平均年龄(42.15± 2.01)岁;观察组中纳入对象34例,其中男37例,女31例,年龄22~67岁,平均年龄(41.20±2.14)岁。对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信息进行比较,组间差异不明显,可对其进行对比分析。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术后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操作根据标准护理程序进行,术中严格坚持无菌操作原则。术前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的介绍,帮助患者提高对疾病的了解程度,指导患者配合治疗的注意事项;指导患者进行咳痰、咳嗽、深呼吸等练习。加强术后呼吸道护理,对于不愿咳嗽、咳痰的患者先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时间约为15~20 min,以稀释痰液,搀扶患者坐起,嘱咐患者抱紧前胸,按照从外向内,由上到下的顺序叩击背部15~20 min[2]。指导患者压紧伤口进行深呼吸锻炼,咳痰后协助患者卧床休息;注意患者的行为和表情变化,评估患者的疼欧婷程度,为患者听音乐等分散其注意力,嘱咐患者家属陪护,给予情感支持;加强患者各项指标的监测,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3]。

观察组患者临床中加强品管圈的应用,主要措施有成立专业伤口治疗室、明确小组职责、构建分层次护理模式和延续护理模式。

1.3 观察指标加强临床观察,注意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记录患者的住院时间,评估护理满意度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对比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0.12±2.30)d,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4.12±1.15)d,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愈合率为91.18%,对照组为73.5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021,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随笔评估和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为88.23%,对照组为76.4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312,P<0.05)。见表2。

3 讨论

冠脉搭桥手术(Coronary Ar tery Bypass Graf ting, CABG)是心血管外科临床中的常见治疗方式,能够有效防止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与心肌梗死,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延长患者寿命,但该术式对患者的机体创伤大,术后愈合慢,一旦临床处理不当将会引起多种并发症[4],影响临床治疗和预后。术后伤口的处理不仅考虑到局部因素,还应该结合患者全身与伤口局部状况,综合处理,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患者术后的护理干预,促进伤口愈合和术后恢复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课题。随着医疗护理理念的更新和进步,品管圈在冠脉搭桥术后伤口护理中的应用逐渐开展,对临床护理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心血管外科冠脉搭桥患者术后的伤口护理中加强品管圈的应用可显著提高病人切口的甲级愈合水平,品管圈护理模式具有个性化、全面化、系统化的特点,可实现对病人术后切口愈合情况的全面观察[5]。在品管圈的应用前,小组护理成员事先做好以下前期工作:第一,迅速建立品管圈管理小组,全面化、系统化的进行全科护理培训,并对患者进行品管圈管理活动原则、特点和具体工作方法的介绍,以使患者消除陌生感,能够积极的配合临床工作[6];第二,明确品管圈主题,即“切实做好伤口护理,促进患者伤口早期良好愈合”,上报护理部经审批后落实各项护理措施[7];第三,进行活动方案的制定,每2周开展一次小组品管圈会议,分析护理措施的落实情况,并针对不足问题给予有效的整改措施[8]。冠脉搭桥手术后护理人员应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密切关注患者的体温,保障生命体征的稳定性;护理人员用温和的语气给患者讲解冠脉搭桥手术过程与术后注意事项,倾听患者的心声,并耐心解答患者的疑虑,使患者消除烦躁、焦虑的不良心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护理治疗;嘱咐患者术后伤口保持干燥,保持局部清洁,不易沾水,避免诱发感染,并根据患者术后伤口的病情状况,服用抗生素,避免因感染诱发其他并发症,加重病情。本项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语对照组,且其伤口愈合率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心血管外科冠脉搭桥术后应用品管圈护理伤口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促进伤口血液循环,缩短愈合时间,促进患者机体康复。

表1 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对比(n)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综上所述,在心血管外科冠脉搭桥术后伤口护理中应用品管圈护理干预科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情况,促进伤口愈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1]刘英,王京,崔彦,等.健康教育与康复锻炼在冠脉搭桥术的临床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9):2095-2097.

[2]韩秀娟.心血管手术后并发胸骨哆开患者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5,30(2):34-35.

[3]梁海群.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管理及应对措施[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4,20(1):117-118.

[4]李丽青.QCC模式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5,21(4):100-100,101.

[5]王慧华,赵媛,李燕君,等.PCI失败后急诊冠脉搭桥患者围术期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3,28(20):26-28.

[6]杨瑞冬,冯亚宇,张赤铭,等.青年冠心病患者患病原因分析与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9):1040-1043.

[7]蓝玉清,赵剑洁,余芳,等.品管圈及PDCA循环管理方法对骨科卧位安全质量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4,20(26):99-100. [8]张华睿.心外ICU冠脉搭桥术后重症药疹患者的护理[J].医药前沿,2015,5(12):57-58.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9.093

猜你喜欢

搭桥术品管圈冠脉
心脏搭桥术后,该不该进行运动
连续护理对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后患者的影响
灯盏乙素在抑制冠脉搭桥术后静脉桥再狭窄中的应用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