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防手足口病重复感染中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2017-05-17李能云安世慧扈玉红耿进

当代医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口病感染率家属

李能云,安世慧,扈玉红,耿进

(济南市传染病医院,山东济南250021)

预防手足口病重复感染中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李能云,安世慧,扈玉红,耿进

(济南市传染病医院,山东济南250021)

目的分析预防手足口病重复感染中护理干预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手足口病90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时所用不同方案分成两组,将行常规护理38例患儿设为对照组,将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行护理干预52例患儿设为观察组,对两组疾病重复感染情况与生活质量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疾病重复感染率86.84%比对照组100.0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躯体功能、社会功能与精神状况评分(74.56±10.42)分、(79.36±12.61)分与(74.65±15.02)分均比对照组(66.47±10.41)分、(62.21±10.40)分与(65.53±12.31)分高(P<0.05)。结论手足口病患儿行护理干预能够对疾病重复感染起到预防作用,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重复感染;手足口病;护理干预;效果

临床手足口病指由于多类肠道病毒导致的一种传染型疾病,学龄前儿童是其多发人群;口腔、手及足部位出现斑丘疹或者疱疹为此类病症主要临床表现,具较强传染性和复杂传播途径等特点,患儿与隐性感染人群均为主要传染源,并经密切接触、呼吸道及消化道等传播,临床若不及时治疗或者治疗不当,将增加患者发生心肌炎、脑膜炎和肺水肿等并发症风险,对患儿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2]。患有手足口病患者免疫力低下,若不加强预防护理,将增加再次患病风险。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手足口病90例患儿分别行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临床具体效果,现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本院于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90例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地分析,所有患儿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和2008年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中相关诊断标准相符合[3]。按照护理时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8例,其中男23例,女15例,年龄2个月~6岁,平均(3.10±0.15)岁,病程1~6 d,平均(3.20±0.35)d;观察组男女比例32:20,年龄3个月~6岁,平均(3.12±0.18)岁,病程1~7 d,平均(3.20±0.36)d;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包括护理人员对患儿病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密切监测,严格遵医嘱服药,同时进行心理护理,缓解患儿焦躁情绪,指导家属避免病情进展诱因。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行护理干预:(1)消毒隔离护理干预:设立独立手足口病房,确保室内空气的清新,每天需开窗通风,借助紫外线进行照射(2次/d);医护人员对患儿进行护理时,严格按照无菌化操作,勤洗手、消毒,对使用非一次性体温计等仪器需及时消毒;控制家属陪护时间,家属探视患儿前需进行相关消毒处理;餐时和患儿餐具分开,出院后对所用物品予以消毒。(2)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告知患儿家属此病为婴幼儿一种常见传染病,需重视并做好疾病重复感染预防工作,指导家属于患儿出院后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如保持室内通风;给患儿多饮温水,强化营养支持,保证患儿充足睡眠,减少外出活动时间。患儿出院2m后进行随访,对其生活质量进行评定。

1.3 观察指标和评定标准观察两组疾病重复感染与生活质量情况,参照健康调查表(SF-36量表,美国健康研究所)评定患儿生活质量,选择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和精神状况三项指标,分数为50~100分,评分越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越好[4]。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重复感染率比较在观察组52例患儿中,无1例出现重复感染,疾病重复感染率0%;对照组未感染33例,有5例出现重复感染,疾病重复感染率13.16%;观察组疾病重复感染率比对照组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重复感染率比较(n)

2.2 两组患者SF-36评分比较护理后,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SF-36评分比较(x±s)

3 讨论

手足口病属于自限类疾病,以秋夏季多见,传播速度较快,目前无特效治疗方式,临床主要采取对症处理,且此类疾病患儿若不及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易因其他类型病毒感染再次引发手足口病;消毒隔离可有效控制此类疾病传播和蔓延,应受到医院普遍关注[5-6]。为寻求预防手足口病重复感染有效临床护理措施,本文对实施常规性护理方法对照组和实施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疾病重复感染与生活质量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疾病重复感染率0.00%比对照组13.16%低,表明手足口病患儿行护理干预具有显著效果,能够对疾病重复感染起到预防作用。考虑可能因为医院对患儿采取消毒隔离护理干预,设立单独手足口病房,能够减少其他疾病引发的交叉感染;护理人员每天对患儿病房进行开窗通风,可确保病房空气清新,降低病房感染发生率;2次/d充分借助紫外线等医疗设备对患儿病房进行照射,可加强安全性,能够强化消毒效果,减少病房感染发生,从而对疾病重复感染起到有效预防作用[7-8]。此外,医院加强对医护人员、家属及患儿全面干预,医护人员需严格执行无菌化操作,勤洗手并消毒,对使用过的仪器及时消毒;对家属陪护时间进行有效控制,家属于探视患儿前需按照相关注意事项予以消毒处理,且用餐时,家属与患儿餐具需分开,出院后对患儿随带物品严格消毒,均能够有效预防疾病重复感染发生。

本研究通过分析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SF-36各项评分和对照组相比,均较高,具体表现为:护理后观察组躯体功能评分(74.56±10.42)分比对照组(66.47±10.41)分高,且精神状况评分(74.65±15.02)分比对照组(65.53±12.31)分高,表明手足口病患儿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疾病重复感染发生,促进患儿生活质量提高。考虑可能因为医院做好患儿疾病重复感染预防工作,能够有效降低重复感染发生概率,显著改善病情;在患儿出院前,护理人员告知家属做好疾病重复感染预防工作重要性,指导家属于患儿出院后采取如保持室内通风、给予营养支持等预防措施,能够提高家属认知度与配合度,取得显著护理效果,使患儿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9]。受外部环境与样本例数等制约,关于手足口病患儿行护理干预方法后患者满意度情况,需临床加大样本量予以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手足口病患儿行护理干预可取得显著护理效果,能够对疾病重复感染起到预防作用,并促进患儿生活质量提高,可被临床推广及应用。

[1]李玉冰.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手足口病患儿治疗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7):57-58.

[2]陈淑芬.品管圈在儿科手足口病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4,20(15):129-130.

[3]付四毛,温小丽,何冰洁,等.手足口病诊疗指南危重症早期预警指标对其危重症预警价值[J].医学临床研究,2013,30 (12):2336-2339.

[4]徐秀娟,倪进东,王效军.SF-36量表用于事业单位员工健康测量的信度与效度评价[J].实用预防医学,2013,20(6):650-653.

[5]彭兰兰.基层医院采取分室隔离护理对减少手足口病重复发病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5,5(10):111-113.

[6]刘益民.手足口病防治手册[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9:201.

[7]柳荣香,李燕.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与消毒隔离[J].当代医学,2014,20(19):128-129.

[8]张燕,孟志新,李敏敏,等.特殊护理对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价值[J].当代医学,2015,21(18):112-113.

[9]张国娣.手足口病隔离区的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9):2183.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9.083

安世慧,E-mai l:anshihui889@163.com

猜你喜欢

口病感染率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降低新生儿机械通气感染率的效果分析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