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在瘢痕子宫中期引产中的应用效果

2017-05-17王美彤

当代医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产道米索瘢痕

王美彤

(沈阳市第九人民医院,辽宁沈阳110024)

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在瘢痕子宫中期引产中的应用效果

王美彤

(沈阳市第九人民医院,辽宁沈阳110024)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引产的效果。方法120例瘢痕子宫中期引产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米索前列醇,比较两组引产效果、引产时间、产后出血量和产道损伤情况差异。结果治疗组引产成功率为90%,对照组引产成功率为76.67%,两组引产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引产时间、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道损伤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能提高瘢痕子宫中期引产引产效果,减少引产时间和产后出血量减少,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瘢痕子宫;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中期妊娠;引产

当前,随着我国妊娠妇女剖宫产率增高,导致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发生率明显上升。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患者再次妊娠后,出于安全原因的考虑,往往需要引产,引产的安全性一直受到临床关注[1]。笔者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引产,并以米非司酮为对照,观察两组引产效果、引产时间、产后出血量和产道损伤情况差异。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本院2014年2月~2015年9月妇科病房收治的120例瘢痕子宫妊娠中期孕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患者年龄24~37岁,平均年龄(28.32±2.45)岁;初产妇42例,经产妇为18例;孕周(20.89±4.03)w,孕次(2.12±0.48)次。对照组患者年龄25~36岁,平均年龄(27.34±3.19)岁;孕周(21.42±4.21) w,孕次(2.09±0.54)次。初产妇41例,经产妇为19例。患者无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用药禁忌,临床及B超检查证实为瘢痕子宫妊娠;自愿要求使用药物引产。两组患者资料比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常规检查。治疗组于第1天上午6:00、晚上6:00空腹给予米非司酮片(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30322)50 mg,连续用药2天后,第3天上午6:00在阴道内一次置入米索前列醇片(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30412)600 μg,用药后观察有无出现宫缩,如无有效宫缩,每隔3小时再重复置药200 μg,直至出现规律宫缩。严密观察宫缩情况至分娩后24 h,米索前列醇总剂量不超过2 000 μg。对照组仅采用米非司酮,用法用量同治疗组。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引产时间、产后出血量情况、产道裂伤情况。

1.4 引产效果观察参考相关文献制定[2],分为完全流产、不完全流产、流产失败,引产成功率=完全流产率+不完全流产率。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引产效果比较治疗组引产成功率为90%,对照组引产成功率为76.67%,两组引产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两组引产时间、产后出血量比较治疗组引产时间、产后出血量分别为(27.02±2.45)h、(197.21±14.23)mL,对照组引产时间、产后出血量分别为(32.32±2.65)h、(227.67± 16.44)mL,两组引产时间、产后出血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引产效果比较

表2 引产时间、产后出血量比较(x±s)

2.3 两组产道损伤比较治疗组有2例出现产道损伤,对照组有4例出现产道损伤,两组产道损伤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随着剖宫产率大大提高,其引发的手术并发症问题也明显增加,其中最明显的就是瘢痕子宫。瘢痕子宫引产的风险很大,可能会导致产程长、软产道损伤等。若采取剖宫术取胎虽能成功引产,但对患者身体创伤加大,且易引发并发症[3],给孕妇带来的巨大痛苦,引起越来越多的医务工作者的重视[4-7]。药物引产因其无创、安全性和有效性较高,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并发症等优势,成为目前妇产科关注的热点[8]。

米非司酮是孕酮受体水平的抗孕激素,它能促进前列腺素增加,导致宫颈软化,子宫收缩,减少胎盘的血液供应[9],从而使绒毛和脱膜组织缺血变性坏死,引起蜕膜及胎盘的剥离,加快宫腔残留物的排出,进一步降低引产后的清宫率[10-11],提高完全流产率,并可减少产后出血量,且米非司酮还能提高妊娠子宫对的敏感性。米索前列醇是一种前列腺素E1衍生物,它可以对各个妊娠期的子宫平滑肌产生收缩功能,且随着使用剂量的加大,加大宫腔内的压力[12],此外,它还能使胶原纤维合成降低,起到软化并促进宫颈扩张的作用。临床上一般采用口服或者放置于阴道。研究显示,单次口服米索前列醇的半衰期约为30分钟左右为[13],而通过阴道给药,能明显延长其半衰期,长时间发挥药效。用药前,搽干阴道分泌物,可延缓米索前列醇的溶解吸收,降低强直宫缩的发生。两药联合,能进一步增加疗效,且不需要腹壁穿刺,可减少对孕妇的伤害[14]。

从本次研究显示,治疗组在口服米非司酮3 d的基础上,再使用米索前列醇阴道放置的引产方法,使得宫缩缓和而协调,宫缩与宫颈扩张同步开始,产程进展加快[12],其引产成功率达到90%,明显优于对照组引产成功率76.67%(P<0.05),此外,治疗组引产时间、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表明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能明显提高引产有效率,减少产程发动时间及胎儿娩出时间,降低产后出血量,其疗效优于单独使用米索前列醇,表明两药联合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痛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1]王新茹,胡晓燕.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在瘢痕子宫中期引产中的疗效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5,16(2):167-168.

[2]陈惠英,丁丽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瘢痕子宫妊娠效果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6,133(1):683-684.

[3]李春霞.剖宫产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方法探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8):4240-4241.

[4]曾红.介入治疗瘢痕子宫引产后出血的合理[J].当代医学, 2010,16(35):753-754.

[5]杨红妮,郭玉格.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尔与利凡诺尔用于瘢痕子宫中晚期妊娠引产40例对比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 2011,40(5):629-630.

[6]解春燕.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妊娠13~21周瘢痕子宫引产的疗效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4,43(12):1689-1690.

[7]李骐含,乔宠,杨小梅,等.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中晚期引产方式探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4,30(6):462-465.[8]张毅,高霞,周玉萍.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效果观察[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1):66-67.

[9]夏梦兰,余丽侠.瘢痕子宫中期妊娠不同引产方法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5):111-112.

[10]保泾芳,李辉.瘢痕子宫中晚期不同引产方法的比较[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3,16(3):170-172.

[11]栾春芳.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1):136-137.

[12]李培君.米非司酮+米索药物与雷夫诺尔羊膜腔穿刺在瘢痕子宫中期引产中的效果分析[J].甘肃医药,2013,32(5):344-346.

[13]王晨虹.米非司酮在引产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8(5):267.

[14]李秀英.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临床观察[J].中华现代妇产科杂志,2004,1(5):245.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9.051

猜你喜欢

产道米索瘢痕
手指瘢痕挛缩治疗的再认识
手术联合CO2点阵激光、硅胶瘢痕贴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米索前列醇应用于足月妊娠引产中的效果研究
养牛场常见的难产类别及治疗
产道保护凝胶对初产妇经阴道分娩中软产道及盆底的保护作用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软产道裂伤致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引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观察
软产道损伤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