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护理过程中采用肢体语言沟通的临床应用分析

2017-05-17李国花

当代医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肢体小儿患儿

李国花

(赣州市立医院儿科,江西赣州341000)

小儿护理过程中采用肢体语言沟通的临床应用分析

李国花

(赣州市立医院儿科,江西赣州341000)

目的分析探讨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患儿128例,按照抛硬币法分成两组,对照组64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64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加强与患儿的肢体语言沟通,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配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接受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护理工作中加强肢体语言沟通,可有效拉近护患关系,提升患儿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接受度,对于临床疗效提升大有助益,具有非常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小儿护理;肢体语言沟通;治疗依从性

肢体语言为全世界共通的语言,包括仪表、外观、目光交流、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多种表现形式[1]。在小儿护理工作中,通过肢体语言交流,可有效向患儿传达善意和爱护之情,使患儿产生信任和依赖感,能够更好的配合治疗。本次研究对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接受治疗的128例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家长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其中,男78例,女50例,年龄1~7岁,平均年龄(3.5±1.3)岁,按照抛硬币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两组患儿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对患儿进行常规护理。

1.2.2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对患儿的肢体语言沟通。肢体语言作为一种伴生语言,可改变语言环境氛围。小儿对于肢体语言十分敏感,通过肢体语言,可有效向患儿传达亲切、爱护之意。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面带微笑,亲切细心的与患儿进行肢体语言沟通交流,如:可通过抚摸儿童的脑袋,给予患儿鼓励和关怀,在患儿出现紧张恐惧心理时,在给予及时的鼓励和帮助的同时,可通过轻握患儿的小手等行为安抚患儿,转移患儿的注意力,缓解患儿的紧张不安情绪,与患儿说话时,可蹲下身体,面带微笑的平视患儿耐心为患儿解答问题,拉近自身与患儿的距离,使患儿保持放松状态,进行治疗。在患儿积极配合完成治疗时,也可通过抚摸患儿的头部等行为,对患儿的行为表示认可,给予肯定和鼓励,使之能够在接下来的治疗中主动配合治疗。

1.3 评价标准以患儿面对治疗的配合程度和接受行为对患儿的治疗接受度进行评价。完全接受:患儿愿意并积极配合全部治疗,不害怕打针,并能够有效配合服药;部分接受:患儿只愿意并积极配合部分治疗,对于另外一些治疗存在抵触情绪,但在医护人员的心理暗示下,能够配合完成治疗;部分抵触:对部分治疗存在抵触情绪且在治疗过程中存在长时间哭闹现象,心里害怕,不得已接受治疗;完全抵触:完全不听医护人员和家长的话,一直苦恼挣扎,心里恐惧,无法治疗。总接受率=(完全接受+部分接受)/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中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接受度,可知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接受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85,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接受度对比

3 讨论

在心理学中,将肢体语言又称作身体语言,是一种通过身体各部位的运动表达想法和感情的方法。实践研究证实,人类向外界传达信息过程中,所传达的内容,7%凭借单纯的语言传达,38%凭借声调传达,有55%的内容是通过肢体语言传达出来的在,肢体语言多为人的潜意识动作,表达出的信息较真实,对方也更易接受[2-3]。如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关系较浅时,会保持一定的距离,关系拉近后,人与人的距离也会拉近,这也充分证明了肢体语言在人与人的沟通交流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肢体语言为各年龄段群体均会掌握的一种语言,人均会下意识做出一些动作,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小儿对声音语言理解很浅显,但对肢体语言格外敏感,在小儿护理工作中加强肢体语言沟通自然能够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4-5]。

本次研究中,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了对观察组患儿的肢体语言沟通,由上述结果可知,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接受率(90.6%)明显高于对照组(71.9%),也充分证明了加强肢体语言沟通能够更好的安抚患儿情绪,使患儿能够放松紧绷精神较好的配合治疗,这对于患儿疾病的临床治疗和患儿的康复均大有助益,与刘昕玲[6]的研究结果相符。邬果良[7]和陈芳[8]在研究中也指出,陌生肃静的医院环境和长期的治疗均会给患儿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受家长担忧、焦躁情绪的影响,患儿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恐惧、焦躁等情绪,抵触治疗。这时通过亲切、温柔的肢体动作,可在最短的时间内,与患儿建立良好的关系,使患儿产生信任感,并有效转移患儿的注意力,使之能够较好的摆脱各种负面情绪,积极配合治疗。而医护人员关切的动作以及熟练的动作,也可最大限度的安抚因小儿患病担忧焦躁的家长,使之能够正确配合医护人员对患儿进行治疗,而不是手忙脚乱,急中出错,并能够配合医护人员尽量安抚患儿情绪,使患儿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医院肃静、气氛沉闷,在对小儿进行护理工作中,更要注意给予患儿温暖,使之能够保持较为轻松情绪状态,对于患儿家属也要保持耐心,充分理解和体谅患儿家长,切忌在行为动作上表现出不耐烦等情绪。

[1]邓慧芳.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6):130-131.

[2]李云.小儿护理工作中肢体语言沟通的临床应用分析[J].吉林医学,2015,36(2):365.

[3]刘晓群.小儿护理工作中肢体语言沟通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4,25(7):4785-4786.

[4]唐敦英.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探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4,16(30):4074-4075.

[5]张玲.肢体语言沟通应用于小儿护理工作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4):89-90.

[6]刘昕玲.肢体语言沟通应用于小儿护理工作的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9):92-93.

[7]邬果良.小儿护理中肢体语言沟通应用的临床价值[J].医药与保健,2015,23(9):145-146.

[8]陈芳.肢体语言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大家健康,2014,30(8):561.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5.076

猜你喜欢

肢体小儿患儿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暖男”石卓:用怀抱安慰患儿
特发性矮小患儿血中p53及p21waf/cip1的表达
辨证论治小儿慢性咳嗽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