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喹诺酮类药物使用的临床药学干预与可行性评估及分析

2017-05-17曾卫华

当代医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喹诺酮类药物药学

曾卫华

(辽宁省鞍山市中心医院药剂科,辽宁鞍山114000)

喹诺酮类药物使用的临床药学干预与可行性评估及分析

曾卫华

(辽宁省鞍山市中心医院药剂科,辽宁鞍山114000)

目的分析评价喹诺酮类药物使用过程中的临床药物干预效果,并对其可行性进行评估。方法随机抽取辽宁省鞍山市中心医院2014年3月~2016年2月间的收治的喹诺酮类药物使用处方4 000张作为研究对象,临床药学干预实施前(2014年3月~2015年2月)、临床药学干预实施后(2015年3月~2016年2月),各2 000张,对药学干预前后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并对喹诺酮类药物的用药不良反应分级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患者临床用药干预实施前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8.2%和15.9%,且干预后中重度反应反应的所占比例显著低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使用喹诺酮类药物进行治疗时,可以通过制度规范、医师培训及与用药指导等多种手段的联合应用实施药物干预,提高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合理利用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分级。

喹诺酮类药物;临床药学干预;可行性评价

抗菌药物在临床感染性疾病及各种炎症的治疗过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而喹诺酮类药物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广谱抗生素。随着使用范围的扩大和使用量的提高,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不断升高[1]。如何给予积极、合理药学干预,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随机抽取本院2014年3月~2016年2月间的收治的喹诺酮类药物使用处方4 000张作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喹诺酮类药物使用过程中的临床药物干预效果,并对其可行性进行评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随机抽取辽宁省鞍山市中心医院2014年3月~2016年2月间收治的喹诺酮类药物使用处方4 000张作为研究对象,临床药学干预实施前(2014年3月~2015年2月)、临床药学干预实施后(2015年3月~2016年2月)各2 000张。涉及的科室包括妇科、妇科、急诊外科、肝胆外科、呼吸内科等,涉及的疾病类型包括消化系统疾病、呼吸道疾病、肝胆疾病、外部创伤以及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临床药学干预实施前的2 000张处方共涉及患者2 000例,包括男1 034例和女966例,患者年龄12~81岁,平均年龄(50.2±4.1)岁。临床药学干预实施后的2 000张处方共涉及患者2000例,包括男1 025例和女975例,患者年龄10~83岁,平均年龄(51.1±4.0)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比较有可比性。

1.2 方法2015年3月本院开始实施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1 制度规范结合《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指导方案》与本院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现状的抗菌药使用、分发、处方点评制度以及抗菌药分级管理制度,定期对不同科室抗菌药使用情况进行反馈分析,由专门的抗菌药物管理小组对不同类型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率、使用强度、不良反应进行统计,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解决措施。

1.2.2 医师药师培训为提高医师、药师的专业水平,可以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专家讲座、内部经验交流等不同的形式对其进行抗菌药物用药相关干预管理,保证其对常规抗菌药物的各项药学特性熟练掌握;加强对用药前菌检、耐药试验的重视程度,提高对喹诺酮类药物多重耐药感染的重视程度,避免过度依赖经验性用药;加强用药监控,做到科学用药。

1.2.3 用药指导加强科室医生和临床药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对科室医生出具的处方,要给予合理点评,遇到分歧可以加入第三方进行共同判断。做好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宣传工作,加强不良反应监测,增强防范意识。

1.3 观察指标对药学干预前后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并对喹诺酮类药物的用药不良反应分级情况进行评价。其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判断参照《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管理办法中附则》中的相关规定进行。药物不良反应造成的损伤程度分级标准是:对患者的损害表现程度较轻,无需停药处理为轻度;对患者的损害程度较重,直接对治疗进程造成影响,需要停药处理为中度;对患者造成严重影响,致畸致残,对重要脏器结构造成永久性损害甚至导致死亡为重度。

1.4 统计学方法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临床用药干预实施前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8.2%和15.9%,且干预后中重度反应反应的所占比例显著低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临床用药干预实施前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喹诺酮类药物具有抑制细菌的基因复制与表达的作用,且有抗菌谱广、应用稳定性好的优点[2],即使通过口服吸收也可以达到较高的组织浓度和良好的应用效果。但临床上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出现不仅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还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喹诺酮类药物治疗中常见红斑、丘疹、皮疹等皮肤附件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反应,心慌、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3],特别是随着药物使用量的增加和治疗时间的延长,细菌外膜通透性下降,治疗效果降低,耐药性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也相应升高,严重的患者甚至可能出现抽搐、休克现象。研究认为[4-5],喹诺酮类药物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于患者的性别、年龄、用药类别、给药途径等都有关系,而常见的造成用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则主要包括用法不合理、用量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用药禁忌证等[6]。

本院从2015年3月起实施临床药学干预,从制度规范、医师药师的专业化培训以及用药指导三个方面对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进行了改善,结果显示干预后患者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且不良反应的分级也明显改善,无1例重度不良反应的发生,中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仅有4.6%,这与张祎等[7]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均证实通过对喹诺酮类药物实施积极的用药干预和规范治疗,可以提高临床合理用药率,一方面,通过相关制度的规范保证喹诺酮类药物的用药规范性;另一方面,通过对医师药师的专业性培训,则要求其在保证患者治疗效果的情况下,最大程度降低过量用药、经验用药、不当用药的情况,避免了药物浪费;同时,通过积极的不良反应监测以及加强医生和临床药师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把握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谱及耐药情况[8-9],结合耐药试验,并患者的病情变化给予阶段性用药,有利于真正做到科学给药。

综上所述,在临床使用喹诺酮类药物进行治疗时,可以通过制度规范、医师培训及与用药指导等多种手段的联合应用实施药物干预,提高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合理利用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分级。

[1]杨莹.药学干预对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36):74-76.

[2]李燕.浅析药学干预对喹诺酮类药物使用情况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6):136-138.

[3]邹涛,李玉堂,甘惠贞.喹诺酮类药物合理用药及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1(21):163-164.

[4]李慧颖,田振玮,冯菲菲.药学干预对临床合理应用喹诺酮类药物的效果分析[J].生物技术世界,2016,10(2):189.

[5]屈光雄.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药学干预对策研究[J].中国处方药,2016,14(3):25-26.

[6]邓卫东,赵丽群.药学干预对喹诺酮类药物使用情况的影响分析[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15,22(6):68-70.

[7]张祎,李擎擎.药学干预对临床合理应用喹诺酮类药物的效果评估[J].安徽医学,2013,27(10):301-303.

[8]徐江红,张增珠,张静,吴骏,陈集志.我院住院患者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与药学干预[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52(10):81-85.

[9]李冠军.药学干预在促进喹诺酮类药物合理使用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29):21-23.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5.048

猜你喜欢

喹诺酮类药物药学
关注氟喹诺酮类药品的严重不良反应
无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研究进展
无氟喹诺酮:奈诺沙星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
土家族“七”类药物考辩
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
药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药学进展》在国内66种药学类期刊中篇均下载量排名第1位
高职高专药学专业教学改革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