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机制研究
2017-05-17于杰崔秀坤杨丹
于杰,崔秀坤,杨丹
(大石桥市陆合医院心血管科,辽宁大石桥115100)
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机制研究
于杰,崔秀坤,杨丹
(大石桥市陆合医院心血管科,辽宁大石桥115100)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174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7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硝酸异山梨酯片、盐酸索他洛尔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施用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TC、TG、HDL-C、LDL-C进行检测并分析,观察并记录患者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C(2.24±1.17)mmol/L、TG(1.24± 0.21)mmol/L、LDL-C(1.49±0.14)mmol/L水平较之对照组患者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DL-C(1.71± 0.12)mmol/L,水平较之对照组患者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34%,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79%,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意义。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疗效显著且与传统疗法相较并无明显副作用,值得推广。
瑞舒伐他汀;冠心病;疗效;作用机制
目前,人们生活水平随社会发展不断提高的同时各种疾病发生率也逐渐升高,冠心病是一种因不良饮食习惯以及遗传因素等而出现的心脏病,冠状动脉处狭窄、脂质代谢率不正常、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器质性病变,冠心病范围包括炎症、栓塞等。WHO将冠心病分为隐匿性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绞痛、缺血性心脏病与猝死5种临床类型[1]。一般治疗方法主要为阿司匹林、硝酸酯类、钙抗结剂、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基础治疗[2],瑞舒伐他汀作为新型治疗冠心病药物被寄予厚望,现就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其机制展开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2014年4月~2015年12月大石桥市陆合医院接诊的174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后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7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男47例,女40例,平均年龄为(65.72±10.78)岁,平均病程(4.6±2.7)年,平均BMI为(24.64±3.21);对照组患者男45例,女42例,平均年龄(63.56±10.63)岁,平均病程(4.7±2.6)年,平均BMI为(24.54±3.17)。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入选标准:经诊断符合《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年制订的《冠心病诊断和治疗指南》标准[3]。排除标准:治疗前1个月之内服用过影响血脂代谢水平药物、肝肾功能不全者、甲状腺功能低下者、肌病患者、妊娠以及雌性激素使用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给予基础药物治疗,口服阿司匹林、口服硝酸异山梨酯片、口服盐酸索他洛尔。
1.3.2 观察组在对照组在基础药物治疗基础上施用瑞舒伐他汀10 mg/次,1次/晚。两组患者均给予饮食及生活习惯干预,戒烟戒酒,饮食上低脂低盐,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来有效控制体重增加心肺功能。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再服用其他影响血脂代谢水平药物。治疗后3个月早晨空腹到医院进行血脂水平检查。
1.4 统计学方法选择SPSS18.0进行统计,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水平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C、TG、LDL-C水平较之对照组患者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DL-C水平较之对照组患者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血脂水平比较(±s,mmol/L)
表1 两组治疗后血脂水平比较(±s,mmol/L)
组别TC TG HDL-C LDL-C观察组(n=87)2.24±1.17 1.24±0.21 1.71±0.12 1.49±0.14对照组(n=87)3.45±1.15 1.67±0.19 1.34±0.10 1.73±0.16 t值6.8795 14.1625 22.0936 10.5294 P值0 0 0 0
2.2 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肌痛、肌酸激酶升高、皮肤瘙痒、黄疸、肝区不适、大小便异常等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有4例患者转氨酶升高但未超出参考值上限因此未进行特殊处理,5例患者表现出轻微乏力,发生不良反应概率为(10.34%);对照组患者有5例患者转氨酶升高但未超出参考值上限未作特殊处理,7例患者表现出轻微乏力,发生不良反应概率为(13.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66,P>0.05)。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均不影响服药。
3 讨论
冠心病在临床医学中较为常见,多发于老年人且男性多于女性,目前冠心病已成为威胁中老年人生命健康的重要因素。冠心病患者血脂代谢异常导致脂质大量沉积在血管壁上造成血管粥样硬化继而引发诸多并发症例如心肌梗死[4]。传统治疗冠心病的方法主要有阿司匹林、硝酸酯类、钙抗结剂、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基础治疗以缓解症状继而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5]。其中阿司匹林对血小板凝聚有抑制作用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并预防心肌梗死复发。硝酸酯类的药物主要有硝酸甘油、5-单硝酸异山梨酯等,发生心绞痛时舌下含服。β-受体阻滞剂不仅能够抑制心绞痛还能够防止心律失常,代表性药物有阿替洛尔及美托洛尔等等。随着他汀类药物的出现,其调节血脂因而有效治疗冠心病的作用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他汀类药物有天然化合物和人工合成化合物是最为经典和有效的降脂药物,广泛应用于高脂血症的治,其中瑞舒伐汀为第7肿临床应用的新型他汀类药物[5]。
瑞舒伐他汀为选择性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一种。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是转变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瑞舒伐他汀作用的主要部位是肝即降低胆固醇靶向器官。瑞舒伐他汀增加肝LDL细胞表面受体数目,促进LDL的吸收与分解代谢,抑制VLDL肝合成,因而降低LDL与VLDL的微粒总数,降低甘油三酸酯、总胆固醇、LDL-胆固醇和ApoB水平至正常水平,提升HDL-胆固醇水平至正常水平[6]。有研究表明,瑞舒伐他汀除能够很好的调节血脂水平外还能抗血小板凝聚、有效改善血管内皮、抗炎以及有效抑制血管平滑肌的增殖因、抑制血栓而有效的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7]。同时,适用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可单独使用或配合节食或其他降脂手段(如LDL去除法)使用[8]。
本研究显示,在基础治疗基础上服用瑞舒伐他汀的患者治疗后TC、TG、LDL-C水平较之对仅采用基础治疗患者均明显降低,服用瑞舒伐他汀患者治疗后HDL-C水平较之仅采用基础治疗患者明显升高。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肌痛、肌酸激酶升高、皮肤瘙痒、黄疸、肝区不适、大小便异常等不良反应。服用瑞舒伐他汀患者有4例患者转氨酶升高但未超出参考值上限因此未进行特殊处理,5例患者出现轻微乏力,发生不良反应概率为(10.34%);仅采用基础治疗患者有5例患者转氨酶升高但未超出参考值上限未作特殊处理,7例患者出现轻微乏力,发生不良反应概率为(13.79%)。所有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均不影响服药。表明服用瑞舒伐他汀不仅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而且能够有效改善血脂代谢水平。
综上所述,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疗效显著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1]荣杰,张军平,许颖智,等.冠心病不同类型及阶段的临床证候学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5,42(12):2361-2363.
[2]李楠,崔晓迎.冠心病的二级预防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2(12):1547-1550.
[3]杨文,刘洁云,秦雷.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7):621-623.
[3]杨文,刘洁云,秦雷.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7):621-623.
[4]沈彩云.冠心病患者脂类代谢及炎症因子与代谢综合征关系探究[J].当代医学,2012,18(23):43-44
[5]王剑锋.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清CTRP9及ghrelin水平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34(1):113-115.
[6]方利华.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老年患者血脂水平和炎症因子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4, 24(36):43-46.
[7]郭华,陈炅,索冬卫.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心功能、血脂水平、血液流变学水平及内皮功能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5,35(5):98-100+104.
[8]王震,马宝新.瑞舒伐他汀对高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血脂、炎症反应及肾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 (19):5488-5489.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5.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