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集体土地登记发证平台设计与实现

2017-05-17金兵兵兰泽英

城市勘测 2017年2期
关键词:土地权属集体土地数据库

金兵兵,兰泽英

(1.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00602; 2.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0)

农村集体土地登记发证平台设计与实现

金兵兵1*,兰泽英2

(1.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00602; 2.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0)

以广州市农村集体土地登记发证平台为例,重点探讨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系统基于农村集体土地登记发证工作需要,在集成海量GIS数据库的基础上,引入WebGIS、多源异构数据库管理、工作流(Workflow)、分布式网络架构等关键技术,实现了图形辅助管理与应用、土地登记发证、土地权属争议调处、专题查询与统计、档案管理与利用等功能,促进了农村集体土地登记业务的自动化、规范化,为地籍信息化管理和不动产统一登记奠定了基础。

农村集体土地;登记发证;工作流;分布式网络架构

1 引 言

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现阶段各地正在积极开展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登记发证工作,面对农村集体土地登记发证工作手续较为烦琐,历史遗留问题多,任务量大等困难,很多地方并未建立一套集成化程度较高的农村集体土地登记发证系统,工作效率较低,总体效果不尽如人意[1]。

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地籍调查推进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3〕97号)指出“以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为契机,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快推进农村地籍调查成果的信息化”。

广州市作为华南地区枢纽型网络中心城市,高度重视农村地籍管理工作,在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权属调查的基础上,从2012年开始陆续开展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农村地籍调查(集体建设用地及宅基地使用权调查)等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农村集体土地地籍调查成果,为农村地籍信息化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撑。为避免传统农村集体土地登记发证管理过程中主要依靠手工作业造成的工作量大、环节多、质量和效率低等弊端,本文在广州市集体土地登记发证平台建设中引入WebGIS、多源异构数据库管理、工作流(Workflow)、分布式网络架构等关键技术,在集成海量GIS数据库的基础上,通过多项平台组件,实现了图形辅助管理与应用,土地登记发证、土地权属争议调处、专题查询与统计、登记档案管理与利用等功能,实现了农村集体土地登记业务的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提升了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2 总体架构

系统总体架构采用多层结构模型,分为数据层、平台层、服务层、用户层,采用C/S(客户机/服务器)和B/S(浏览器/服务器)两种形式相结合的总体技术架构,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总体架构

其中数据层是系统的数据支撑层,依据农村集体土地相关法律法规及地籍数据库建库标准规范,涵盖了基础底图数据、权属调查数据、集体土地登记发证数据、其他红线数据、登记档案数据、历史注销数据等;平台层为系统的运行支撑层,通过数据库管理、工作流中间件、数据交互、地图服务、GIS功能服务、后台管理等平台组件实现服务层相应功能;服务层主要包括GIS基本操作、图形辅助管理与应用、土地登记发证、土地权属争议调处、专题查询与统计、档案管理与利用等功能;用户层主要包括市级地籍管理部门、区级地籍管理部门、技术服务单位等[2,3]。

3 数据库建设

本系统数据包括基础底图数据、权属调查数据、集体土地发证数据、其他红线数据、登记档案数据、历史注销数据。其中基础底图数据包括线划地形图、正射影像、土地利用现状、行政区划、地籍区(子区)等数据;权属调查数据包括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集体所有权确权调查、农村地籍调查等数据;集体土地发证数据包括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等发证数据;其他红线数据包括国有土地证、建设用地批准书、争议地等数据;登记档案数据包括电子登记簿、登记发证信息、办理过程信息等数据;历史注销数据包括已注销的集体土地所有权证、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证、宅基地使用权证等数据。

4 功能设计

本系统除具备一般GIS系统基本操作功能(图层管理、定位查询、地图标注、地图浏览、鹰眼、数据编辑、空间分析、打印输出)外,另结合农村集体土地登记发证的需求,还具备以下功能[4,5]:

4.1 图形辅助管理与应用

图形辅助管理与应用功能采用C/S架构,主要流程有:

(1)宗地界线导入:可将外业调查的宗地红线导入,系统将其与集体土地登记发证、其他红线等数据库进行叠加分析,依据拓扑规则告知是否存在有压盖或有缝隙等情况,并且根据国家规定的宗地编号规则进行宗地代码的自动生成。

(2)地籍调查信息调入:系统根据统一的地籍调查表格式提供属性录入界面,并可直接基于GIS服务组件从权属调查数据库中读取相应宗地属性信息,如图2所示。

(3)数据审核:录入的宗地界线与已登记发证集体土地红线、国有使用权红线、批准书红线进行叠加分析并显示可供修改的分析结果,对录入的地籍调查信息的完整性进行检查,对未填的必填属性进行警示,如图3所示。

(4)成果输出及结案:经审核通过后的宗地界址及调查信息,由业务人员利用系统提供的打印输出功能进行宗地图及地籍调查表等相关表格的制图打印输出,如图4所示,调查成果数据将同时被锁定结案,由“工作库”自动迁移至“成果库”,提供给土地登记业务办证业务使用。

图2 宗地界线及调查信息调入

图3 数据审核

图4 调查成果图件输出

4.2 土地登记发证

针对集体土地三种权利类型(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系统支持国家规定的土地总登记、初始、转移、变更、注销、他项权、异议、更正、换证等不同登记方式,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的土地登记办法和流程,系统提供从案件受理、调查成果调入、初审、公告审批、公告、审核、审批、缮证、发证等全流程的办理功能模块,基于工作流(Workflow)中间件支持各环节业务人员在系统进行流程办理和发送,将已登记发证的宗地实时更新到集体土地发证数据库中,并将已注销或已变更的宗地移至历史注销数据库,系统同时提供了灵活的自定义工具以满足日后业务扩展的需要,土地登记发证案件办理如图5所示。

图5 土地登记发证案件办理

4.3 土地权属争议调处

根据《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和《地籍调查规程》规定的土地争议调处方法和流程,系统提供了涵盖从地籍调查到窗口收件、业务申请受理、调查取证、调解、处理、送达、归档等土地权属争议调处整个流程的办理模块。在通过外业地籍调查获取当事人双方争议的位置、面积、判断案件的利害关系人、类型、性质的基础上,将土地权属争议缘由书、指界书、权属界线套图等外业调查成果汇总整理后调入系统数据库,通过GIS服务和工作流(Workflow)中间件,实现土地权属争议调处业务案件在各环节的电子办文、流程审批及相关调处资料输出打印等功能。土地权属争议调处案件办理如图6所示。

图6 土地权属争议调处案件办理

4.4 专题查询与统计

(1)专题查询功能:包括案件信息查询、案件进度查询、历史回溯查询、自定义查询等方式,并支持查询信息以工作报表形式输出,其中案件信息查询和进度查询可按相关条件查询案件地籍调查信息、办理意见、办理环节等;历史回溯查询支持以空间位置为轴,以变更时间为序列,回溯查询某一宗地或区域内的一系列变更情况;自定义查询可供用户自定义选择土地登记业务数据和权属数据的重要字段(如地号、坐落、权利人名称、图号等)的某个或多个字段自由组合查询。

(2)专题统计分析功能:根据集体土地登记发证项目管理和监管的需要,针对登记发证不同环节提供了挂起案件、注销案、业务量、缮证量、入库档案、土地登记簿、土地归户卡、业务进展情况等多类专题统计分析,并将分析结果进行梳理形成各类工作台账。

(3)自定义统计功能:将土地登记业务数据及权属数据中可分类字段(例如登记种类、行政区划等),数字字段(发证面积等)提取出来,用户可对分类字段进行自定义过滤条件设定,对数字字段进行数量统计项设定,统计出用户所需的统计内容。

4.5 档案管理与利用

在业务办理完成后,系统支持对案件办理过程中产生的意见信息、收件材料、打印输出的图表等中间成果及结论性信息按标准目录进行归档,实时生成电子登记簿、归户卡等,并支持档案扫描件上传。通过配置不同角色权限,提供差别化档案利用方式。

5 关键技术研究

5.1 基于ArcSDE空间引擎的多源异构数据库管理

本系统数据分为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其中空间数据包括线划地形图、行政区划、地籍区(子区)、土地利用现状、遥感影像、不同类型权属调查、集体土地发证、历史注销等矢量及栅格数据,非空间数据包括宗地属性信息、档案文件、扫描文件等,数据呈现出空间对象的多语义性、数据存储结构的多样性、获取的多途径性、时空多尺度性等特点。针对多源异构数据的组织与管理,本系统基于ArcSDE空间数据库引擎,结合Oracle关系数据库的方式来管理多源异构海量数据库,ArcSDE将客户端对空间数据、属性数据、拓扑数据的查询、添加、修改等相关操作转换成关系操作,以面向对象的空间数据模型Geodatabase存储空间数据[6,7],大大节省了空间与属性两类数据库间不断重复的连接操作,在提升农村集体土地海量数据库存储效率的同时,也有效保证了众多用户同时进行的日常数据访问、处理等并行操作,确保了系统在数据存储、访问、交互等方面的高效及统一。

5.2 基于工作流(Workflow)技术的一体化业务办理

工作流(Workflow)技术作为工作流管理系统(WFMS)的核心技术,对整个业务过程的信息流进行监督、控制、协调及跟踪。其中,工作流指的是一类能完全或部分按照设定规则自动执行的业务过程,在业务过程中,信息数据按指定的规则进行流动,实现不同组织间的协调工作,以达到业务的总体目标[8,9]。本系统通过工作流技术实现了集体土地登记案件在不同职能岗位间的传递,使登记发证信息在系统设定的环节中无缝衔接,案件受理、任务分配、信息录入、图形辅助审查、办证初审、公告、审核、审批、缮证发证、归档管理等每一项业务办理即是一个工作流的实现,由系统实现设定的节点构成,每一个工作节点与不同业务功能模块相关联,由节点通过中间组件实现对所关联业务功能模块的调用,实现了把相对独立的业务功能模块进行集成一体化办理。根据农村集体土地登记发证的工作特点,以工作流技术服务于业务流程管理为主线,以GIS组件实现数据库管理及图形操作为技术基础,实现了工作流与GIS的有机集成,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效率。

5.3 基于分布式网络架构的数据交互

分布式是以网络上分散分布的地理信息数据及数据库操作为研究对象的一种理论计算模型,其技术核心内容在于运行在不同主机、不同地址空间上的对象能够实现相互数据通信和交互[10]。本系统作为全广州市的集体土地发证系统,包括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等权利类型的不同登记种类发证,具有业务流程复杂、数据访问量大且频繁、涉及部门人员众多等特点,为保障登记发证业务的顺利开展,系统采取中心城区服务器集中部署在市局,外围区局基于分布式网络架构分别增设分服务器,网络架构如图7所示,系统通过消息中间件提供的队列机制方便地实现市、区两级服务器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交互,为农村集体土地登记发证不同部门间的信息交换、网上审批等业务提供支持,有效减轻了网络负载,确保了系统高效运行。

图7 分布式网络架构

6 小 结

地籍管理是土地管理的核心工作,在国家大力推进地籍管理信息化及不动产统一登记的大环境下,将WebGIS、多源异构数据库管理、工作流(Workflow)、分布式网络架构等技术应用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系统,通过图形辅助管理及应用、土地登记发证、土地权属争议调处、专题查询和统计、档案管理及利用等功能,在高效完成农村集体土地登记发证业务工作的同时,也有效实现了农村地籍的图属一体化管理,推动了农村产权登记发证的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为土地管理各项业务提供了准确、实时的登记数据支撑。

[1] 李晓静,赵卫平. 浅谈面向“城乡一体化”的县级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信息化建设研究[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6,39(7):173~175.

[2] 张荣,刘洋. 广州亚运地图网站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J]. 测绘通报,2011(7):77~81.

[3] 陈士城,刘晓春,刘旭等. 基于Flex和ArcGIS Server的WebGIS框架设计与应用[J]. 地理空间信息,2014,66(2):109~110.

[4] 唐军. 基于WebGIS的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5,38(6):116~118.

[5] 邓明兰. 中山市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5,38(7):145~148.

[6] 许朋朋,黄路平. 基于ArcSDE的水土流失评价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J]. 微型机与应用,2015,34(4):90~92.

[7] 王雷. 基于GIS的数字绿化系统设计与开发[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5,38(5):120~121.

[8] 冉慧敏,潘伯鸣,郭云嫣. 时空信息云平台的建设及其关键技术研究[J]. 现代测绘,2015,38(4):34~36.

[9] 阮柏林,王晶,刘蕊等. 土地利用规划综合业务信息一体化关键技术与应用[J]. 应用科学学报,2015,33(4):429~437.

[10] 叶晓卿. 分布式动态监管系统关键技术探讨[J]. 地理空间信息,2015,13(3):100~103.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Rural Collective Land registration and Certification Platform

Jin Bingbing1,Lan Zeying2

(1.Urban Planning &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Guangzhou 510060,China; 2.Management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10520,China)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system of rural collective land registration and certification in Guangzhou. The system is based on the need of rural collective land registration and certification work,on the basis of the integration of massive GIS database,The introduction of WebGIS,heterogeneous database management,workflow,distributed network architecture and other key technology,realizes the graphical management and application,land registration,land ownership dispute mediation,thematic inquiry and statistics,file management and utilization function. It promotes the autom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of rural collective land registration;lays the foundation for cadastr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uniform registration of real estate.

rural collective land;registration and certificate;workflow;distributed network architecture

1672-8262(2017)02-11-05

P208.2

A

2017—01—16

金兵兵(1987—),男,硕士,工程师,现主要从事地籍测量、工程测量与GIS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301377)

猜你喜欢

土地权属集体土地数据库
集体土地征收法定程序变迁研究
土地权属调查的方法及数据管理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
夫妻间房屋产权变更是否要缴纳契税
中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问题的若干解读
近城区集体土地开发模式探索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实现困境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