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学生的兴奋点进行教学
2017-05-17唐艳丽
唐艳丽
摘 要 多年来,笔者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让学生做自己喜欢的事,再苦他们也不觉得累。他们要搞清楚自己要解决的问题,往往有极大的热情,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这些让学生喜欢干的事、感兴趣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兴奋点”。在教学中如果抓住了学生的兴奋点进行教学,就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对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学生 兴奋点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教学中如何抓住学生的兴奋点,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要全面了解学生
这里既要了解学生这一群体的共同特征,又要掌握每个学生的特点。比如这一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的兴趣爱好,每一个学生的家庭、学习情况、性格特点、习惯、特长等。这是我们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
2巧妙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家夸美纽斯也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哪里有兴趣,哪里就有创造。可见,兴趣是影响教学活动多么重要的因素。浓厚的兴趣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主动地探求知识。讲课伊始,设计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尤为重要,这能使学生很快地进入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达到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激发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手术台就是阵地》一文时,我先问:“什么是手术台?什么是阵地?”孩子们踊跃作答。我又接着问:“手术台可以是阵地吗(孩子们瞪大了眼睛)?我們学完这篇课文后就会知道答案。”巧妙引入,一开始就使学生产生了极大的“食欲”,激起了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乐于学习。正如夸美纽斯所说:“如果人吃饭没有食欲,勉强把食物吞到肚子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呕吐,最少也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如果在饥饿的驱使下把食物吞到胃里,那他就会乐意接受,并很好的消化它。”
3运用电教媒体,诱发学习兴趣
学生年龄小,知识面窄,对形象直观的事物比较感兴趣。针对他们的这一特点,我积极运用多媒体手段;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自觉主动地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教授《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先播放了一段小兴安岭四季风景的录像,让学生亲眼目睹小兴安岭的美丽,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起他们了解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兴趣,然后再去学课文。这样图文结合,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4把“静”学习变为“动”学习
把机械学习的“静”的过程变成学生运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动”的过程是教学中的关键。教师过多繁琐的讲解,只能使学生学到一些死的东西,却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学生利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又是一个运用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动手动脑,全身心的投入,才会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完成我们的教学目标。这样也能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例如,我在教学《小猴子下山》一文时,我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先领学生学习第一自然段,然后师生共同归纳第一自然段的写法,然后让学生模仿第一自然段的学习方法,小组讨论自学第二自然段至第五自然段。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讨论得也非常激烈。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们表演朗读,并启发学生: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问题。在这节课上,我讲得很少,却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把学习过程搞活了。
5从学生发展的自身需要出发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与需要是学生发展的动力。学生在他们的兴趣与爱好上表现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是巨大的,与学生兴趣爱好需要有关的知识,也是学生所关注的。学习这些知识时,我们要了解学生最关心的是什么,怎样巧妙的引导学生利用兴趣需要去学习。我在教学《我和企鹅》一文时,先请见过企鹅的孩子介绍一下企鹅的外形。这时,没见过企鹅的孩子一定特别想见到企鹅。我接着问:“同学们想见到企鹅吗?”学生们可兴奋了,真想让企鹅一下子出现在他们面前!这时,我放了一段关于企鹅的录像,让学生对企鹅有了直观的认识。在学习课文时,孩子们始终怀着高涨的热情,这与满足了他们的求知需要不无关系。
6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参与角色,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已有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把要学习的知识设计成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就是给孩子提供一个充分展示自己、表现自我的舞台。例如学完课文后,可让他们戴上头饰,把课文内容表演出来,这样,既巩固了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还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可谓益处多多。
总之,我们所采取的一切方法,都要以抓住学生的“兴奋点”为突破口,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我们的教学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学生减负也就不会是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