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造英语教学环境,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2017-05-17高福生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7年4期
关键词:口语表达教学环境英语

高福生

摘要:英语教学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们敢说英语、会说英语,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素质。在新课程标准推广深化的大背景下,只有营造全新的英语教学环境,创设教学活动,着眼于实际,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关键词:英语 教学环境 口语表达

新课标要求英语口语教学要着眼于实际生活中的交际,让学生敢说、会说、能说,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因对口语教学的重视不够,缺乏必要的语言环境,已经不再适应新的教学目标的要求,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个性化的发展。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要顺应新课改的要求,营造符合苏教版英语教学的教学环境,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才能达到切实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目的。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要想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就必须要创造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但是我国是非英语国家,使用英语口语的环境很少,学生听得少、说得更少,只能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放在书面学习上,听老师讲语法、词句知识,这样的语言环境严重影响了学生听说能力的发展。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要从两方面着手: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英语能力并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这就需要明确教学双方关系,让教、学双方都能找到自己的准确定位。也就是说,教师必须要转变观念,解开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束缚,让学生真正确立学习上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学习,自己思考、自己探究,不仅学到知识,也明白知识的形成过程,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2)教师坚持用英语授课,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由于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汉语说话、交流、用汉语思维思考,除了英语课堂,学生接触英语的场合并不多,没有长时间锻炼耳朵和嘴巴的机会,怎能指望学生的听说能力不断提高呢?因此,作为英语教师来说,必须要坚持用英语授课,用英语组织教学,给学生营造一个英语语言环境,让学生多听,在耳濡目染中不自觉进行口头模仿,久而久之,不仅能够激发学生说英语的欲望,也能锻炼学生的英语思维,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英语学习。需要注意的是,英语授课要长期坚持,一开始学生听不明白,会影响教学效果,这时教师就要借助各种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时间长了,就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二、强化英语教学内容,创新英语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因素,而教师通过何种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为了营造一个科学有效的英语教学环境,教师必须要强化英语教学内容,创新英语教学方法,具体做法为:

1.结合生活实际,强化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它的好坏对整体教学环境有着直接影响,也对教学质量、学生发展影响颇深。而苏教版的英语教材内容重点放在了提升学生的英语素质和英语能力上,因此,英语教师要顺应新课改的要求,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多进行一些实用性较强的强化学习,不仅充实了英语教学内容,也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学习。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质疑。学习兴趣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很多教师也希望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具体到教学中,却没有真正实行。比如,学习“Reading”这一部分时,原本是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语言,教师却从中提取了词句、语法教学,虽然教师竭尽全力去讲解、传授,但是教学效果却不理想,因为它违背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改变教学方式,一方面,利用多元化导入和创设教学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扩充教学内容,开拓学生视野,让学生对英语学习感兴趣,全情投入到英语学习中来。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质疑探究,推进学生主动学习。教师根据学生学情和教学内容设置层次分明的问题,让学生产生疑问并对疑问进行探究,带着旺盛的好奇心深入教学内容,参与教学活动,在求知欲的引领下主动学习,其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三、增加英语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用英语表达

营造教学环境离不开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学生也只有多参与教学活动,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而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教学活动要具备实践性的特征,才能滿足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才能让学生更深入地学习英语知识,提高英语综合素质。因此,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针对初中生好奇心重的特点,通过教材中的预设来诱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积极参与富有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在活动中主动学习英语知识,在良好的实践活动环境下提升自己。比如,教学“Speak up”这一部分时,教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些家乡的著名景点,让学生一边观赏美景,一边讨论,或是交通方式,或是景区特色,或是行走路线,等等,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对话,最终完成教学任务。再如,教师可以给出一些词组(look for寻找、drugstore药店),让学生创设情境,自编对话并进行角色扮演。这样的教学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投入到学习中来,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在教学活动实践中,英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用英语表达自己内心的真正感受,比如,教师可以给出相关词语,(music音乐、classical古典音乐、modern music现代音乐),让学生想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个人爱好,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既巩固了英语知识,也展示了自身的才华,加强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四、正确评价学生,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在英语教学中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很愿意去完成书面作业,但让他们口头练习,大多数学生会保持沉默。究其原因,学生不愿说、不敢说,是因为他们心中没有自信,怕自己说的不好被人嘲笑,因而宁可缄默不言。但是新课改理念又特别重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就成为教师需要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正确地评价学生是消除学生心理障碍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这样两点需要注意:

一是注重评价的时机。有些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非常警醒,如果学生有一个词句发生错误,立马给予纠正,有时甚至会打断学生的说话。这种见错就纠的做法因不注重时机,反而得不偿失,给学生带来不良的影响,既中断了学生的思路,也使学生更注重说话是否符合语法规则,甚至有些学生会逐渐丧失开口表达的欲望。因此,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注意时机,不要打断学生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要在合适地时候进行合理地评价。

二是评价用词要中肯。为了不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教师的评价多以鼓励、肯定为主,就算是纠正学生的错误,也要尽量语气委婉、态度和蔼,既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错误,又不能挫伤其自尊心。但是,评价用词要中肯,一方面,不能一味地表扬,明明没有长处,也要绞尽脑汁说表扬的话;另一方面,评价语言要有针对性,不能泛泛而谈,如“你真棒!”“你说得真好!”等等,要言之有物地评价学生,让学生心悦诚服。

总之,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结合英语教学实际,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主动学习,不断增强口语表达的信心,不断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茜.浅析苏教版初中英语教学环境的营造.读与写,2015,(05).

[2]姬君霞.新课改下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问题及对策.散文百家,2016,(09).

猜你喜欢

口语表达教学环境英语
课前热身五分钟精彩语文大不同
农村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
犹太法则与教学公平的矛盾体现及其控制
营造小学数学教学环境探究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