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鸡年新春文化活动异彩纷呈
2017-05-17
肇庆
春节前夕,由广东省旅游局、肇庆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首届“请到广东过大年”系列活动在肇庆包公文化园前江滨堤举行启动仪式。为期3个月的“过年模式”活动在肇庆开始。
6台花车和来自省内佛山、中山、珠海、梅州、潮州、河源、清远、湛江、韶关等市、部分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城市及肇庆市等地的近30个巡游方队从江滨堤出发,经宋城路、天宁路、七星牌坊,到达终点七星岩景区东门广场,全程10公里。沿途几万市民驻足观看,现场锣鼓喧天、彩旗招展、欢乐祥和,精彩纷呈的活动,地道特色的民裕,得到了省内外前来参加启动仪式的领导嘉宾、游客市民和社会各界人士的交口称赞。(赵根树 )
阳春
2月11日元宵节,阳春市春天歌团开展送戏到老区活动,把精彩的节目送到革命老区河西街道合岗村委会鸡岭坡村,与老区人民一同欢度元宵佳节。他们自导自演、丰富多彩的节目,深受老区群众欢迎。(伍志雄 李仕发)
南雄
为营造新春喜庆的节日氛围,春节期间,南雄市有关部门为广大市民准备了一道道“文化大餐”,书法、美术、摄影、奇石、音乐喷泉等系列活动异彩纷呈,天天给市民送欢乐。
在南雄,年味十足的喜庆场地当数三影塔文化广场。有关部门在广场上方中央布置了一个造型别致的大型花坛,花坛的背后是两块韵味盈满的大型展示牌,镶嵌展示着“崇文、尚德、包容、创新”的“南雄精神”。春节期间,每天都有民间艺术团体轮番在这里踏歌起舞,表演当地传统民间艺术节目,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欣赏。整个文化广场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影塔的映衬下,成为南雄欢庆节日的海洋。(肖 锋)
兴宁
春光明媚,春暖花开。春节期间,素有李花之乡的兴宁市径南镇李花盛开,漫山遍野的李花花团锦簇,如同“皑皑白雪”,迎来众多游人驻足观赏。
径南镇距梅城、兴城各二十公里左右,25个村落,几乎村村都种有李树。今年天气比较暖和,花开得早,在径南鎮境内,只见山坡上、村道旁、溪流边,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处处都是成片的李花,有如雪花挂满枝头。尤其是该镇东升村李花开得最盛,在离村委会不远处的一个李树园里,三五成群的游客在满树李花下观赏拍照,其乐融融。(张群洁 钟思婷)
陆丰
2月9日,数以万计的群众在陆丰市区观赏了一场盛大的民俗巡游。英歌舞、八骏游、双金龙以及杨宗保挂帅飘色等60多个节目涵括当地古今民俗民艺。据悉,这是该市鲤鱼潭社区组织的“金鸡献瑞”2000名演员的迎春活动。(林保虔)
平远
大年初一,平远处处人头攒动,欢声笑语。市民们纷纷穿上节日的盛装,扶老携幼走出家门,在欢乐祥和中迎接新春佳节的到来。
在该县人民广场,以“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为主题的2017春节文艺表演正在这里上演。开心的锣鼓敲起来,欢乐的舞蹈跳起来,动听的山歌唱起来……演员们在台上载歌载舞,用歌声、用舞蹈向观众传达着对今天美好生活的热情讴歌。台下朋友们一次次响起热情的掌声,用相机、手机记录下一个个欢乐的时光。而在一旁的游园活动中,售券桌前排起了长龙队伍,市民争先恐后取券,参与盲人击鼓、投蓝、钓鱼等游园活动。欢乐的笑语,声声的祝福,让整个广场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中。(朱双玲 赖 强)
仁化
大年初一上午,仁化县城锦江两岸锣鼓阵阵,来自该县镇、村的舞龙队、醒狮队及民俗“装故事”轮番上阵表演,共同祈盼仁化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繁荣昌盛,市民群众祥和平安。
当天上午,丹霞街道麻塘村舞龙队、董塘镇舞龙队、石塘镇醒狮队、扶溪镇古夏村青少年舞狮队、丹霞曲艺社舞狮队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夏富“装故事”等6只民间队伍在锦城文化广场祈福表演。活动现场鞭炮声声、锣鼓喧天、热闹非凡。活动中,丹霞街道夏富古村的男女老少村民30多人,穿着各式各样的戏服表演民俗“装故事”。四个壮汉抬着“故事台”上的两个帅小伙“文状元”和“武状元”行走,村民各自举着纸扎鸡、纸扎鱼、纸扎虾等道具紧跟其后,一路鼓乐齐鸣,吸引了大批市民群众驻足观看。(谭玉玲)
大埔
2月18日元宵节,大埔县百侯镇侯北村举行迎龙珠灯闹元宵迎新春活动,盛况空前。正所谓:“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据了解,迎“龙珠灯”,是大埔县侯北村萧氏所独有的一项民俗活动,在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举行。它源于宋末元初,由大埔萧氏始祖萧淳带到当地,系侯北村萧氏“祭祖求丁”迎祖公灯或迎子孙灯的宗事活动。后逐渐演化成为祈祷新年风调雨顺、幸福平安而流传下来。其特有的“龙珠灯”制作工艺和表现形式全国独有,同时融合了汉剧等文化元素,现为大埔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刘远来 萧 丹)
陆河
2月5日,陆河县北溪鹿洞祖庙隆重举行庙会,节目丰富多彩,内容引人入胜,吸引了来自陆河本地、海陆丰、汕尾城区、深圳、揭阳等地朱氏后裔和观众一万余人。
庙会主要形式是“屯兵赏将”。当日,宽敞的北中文化广场上,鼓乐喧天,彩旗飘扬,人山人海。上百只醒狮早已竞相起舞,数十柱上百斤重、数米高的大香被同时点燃,依次插在祖庙前或各村片代表队的八仙案桌旁;米糕被砌成五米多高的“粄托”,有的呈圆柱状、有的呈塔状,有的呈圆锥状,形状各异,外面攀附青龙,栩栩如生。朱氏后裔、各地善男信女排队进祖庙烧香叩拜,祈求四季平安;各地醒狮队一排四只依次进入祖庙、登上戏台参拜,并表演舞狮节目,不时赢得观众的喝彩声;十多位穿红大褂的法士不停地穿梭在祖庙内和广场上,口中念念有词。
据悉,北溪鹿洞祖庙“屯兵赏将”庙会文化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俗定每三年举行一次,并一直传承至今。(朱少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