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
2017-05-17郭淑娟
郭淑娟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采取有效策略,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做到教學方式和学习方式转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 小组合作学习 有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基本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教师立足学生的基础和发展目标,采取有效策略,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长。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
小学数学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首先需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构建科学的数学学习小组。小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和个人禀赋,他们的对学生的感知存在一定的差距,他们的学习习惯、数学基础、个人能力等方面有所不同。将学生分成ABCD的四个层次,按照小组之间同质、小组内部有层次的原则,进行小组组合,每一个小组6人为宜,让每个小组的成员都能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能力,又能够让他们更好地合作学习,相互借鉴,相互帮助,共同进步。每个小组选取其中组织协调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学习组长,也可以实行轮流担任的原则。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既能够强化他们的学习效率,又能促进小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步。
例如,笔者结合平时的上课互动、作业反馈、测试以及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观察,将本班学生分成了8个小组,每个小组6人,每个小组内都有一个数学成绩较好、数学兴趣浓厚的学生,确保这个学生能够带动其他成员学习数学,在合作学习中能够不断激发学习兴趣,组织和帮助成员更好地学习。如果成绩优秀的学生本人综合素质能力较强更好,由他担任组长,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学生最为中心发言人进行学习展示。小组之间相互竞争并积极评价,对表现较好的学生和小组给予适时的鼓励和表扬,以此提高他们的积极性,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真正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二、科学组织小组合作讨论探究
小组合作学习需要精心组织,合理引导,让学生都能够围绕具体学习任务积极学习,主动探究,高效合作。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基础,确定本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对于一些学生容易发生疑问的地方鼓励讨论,对于更利于他们丰富学习方法、加深认识的地方组织探究,以此强化他们的学习效果,增强学习动力,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教师设置的问题需要体现一定的梯度性,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探讨中由简单到复杂,还要和他们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激发他们的合作学习探究兴趣,帮助他们学会运用数学思维来分析基本的生活问题,感知数学的价值。同时,作为教师还要合理安排讨论的时间,让学生能够真正发挥合作探究的作用。遇到学习重点和难点时,让学生进行探究,能够充分利用他们的挑战欲望,发挥集体的智慧,切实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遇到分歧时,鼓励学生合作探究,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提高讨论的针对性,提高学习效率。针对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学习,能够让他们更好地拓展思维,丰富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三、训练学生小组合作的基本方法程序
小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还没有形成较好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习惯,需要教师进行有效地引导,以此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数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教师做好教育引导,教给学生基本的合作学习方法,设置合理的合作学习程序,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高效学习。首先,合作学习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需要先自主研究,然后进行问题探讨、方法交流、相互质疑、共同进步。其次,需要学会合作学习的基本方法,需要做到相互交流,认真倾听,做到尊重与包容,遇到问题和分歧,围绕问题寻找方法。找到一般性问题,相互帮助,分析讲解;共同性问题,相互合作,一起思考,甚至可以请教其他小组和老师。
例如,学习三角形的面积计算的相关内容时,学生首先自主学习,掌握基本的公式和运算方法,这个很容易记住。然后,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尝试把三角形能否转化为以前学过的图形,看能否得到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以此深入理解公式的原理,小组成员自己动手去做,然后与他人合作,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把三角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或正方形,经过推理,得出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这样小组合作学习就恰到好处,在交流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拓展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总之,小学数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新时期教学改革的重要体现,能够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做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转变,让他们能够得到更多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1]魏敏.小学数学课堂错误资源有效利用教学探讨[J].基础教育研究,2015,(17).
[2]蒋欣宏.小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式学习的策略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