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帮孩子找回缺失的爱心与责任

2017-05-17马传宝齐瑞艳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7年4期

马传宝+齐瑞艳

摘要:面对小学生讲究吃穿、攀比消费的现象,身为班主任如何进行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注重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习惯,培养学生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意识,让他们学会理解、学会感恩。帮孩子找回缺失的爱心与责任。虽然文中所提的几个孩子情况都比较特殊,但他们的改变确实让我感觉到自己教育的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攀比消费 骄纵任性 乖巧懂事 勤俭节约 爱心责任

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条件一般比较优裕,父母家人对他们都娇宠有加。在学校里,同学之间比吃穿、比消费的现象非常普遍。而小学阶段又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习惯决定行为,小节成就命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取知识,发展品质,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方式,是健康人格、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基础。

作为班主任和数学老师,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注重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习惯,培养学生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意识,让他们学会理解、学会感恩。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班上一个女孩小田的变化。

我是五年级时接手这个班的。对孙小田的最初印象是这孩子很敏感也有点任性,她最喜欢美术和写作,她的绘画曾多次参加区里的比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我挺喜欢这个平时多才多艺、乖巧懂事的女孩。

一天,放学路上遇到小田的妈妈。显然,她在等我。一句话没说完,眼泪就顺着她瘦削的脸庞流了下来。从小田妈妈的嘴里,我发现了小田的另一面,也许这才是她性格中更为真实的东西:才上五年级的孩子,在吃的穿的用的上却极为讲究。衣服非名牌不穿,饭菜一不合口味就不吃。她的父母都年过四十,她妈妈身体较差,夫妻俩都是下岗职工,现在小区物业公司一个干保安,一个打零工,两个人每月才两三千块钱的收入。“这孩子不知道体谅别人,我们很多时候拿不出钱来满足她的要求,她就摔摔打打,骂骂咧咧,几天不理我们……都怪我,因为这个孩子来之不易,以前全家都太溺爱她,什么事都顺着她,结果现在成了这个样子……家里谁的话也不听。求老师帮帮我,管管这个孩子吧!”

听她一说,我心里沉甸甸的。我觉得问题还真有些严重。现在的确有很多小学生,在老师跟前还算听话懂事,但是在家里卻是另外一个样子,自私自利,任性骄横,讲究吃穿,不知道为别人着想。我在想,现在的独生子女像小田这样出格的虽然不多,但是这种状况并不少见。从小到大,是亲人给他们的爱太多了!这自然是家庭教育的失误;但是当他们走进校门之后,如果我们当老师的仅仅教会了他们能写会算,那么这样一群缺少爱心、缺乏责任感的人将来走上社会,岂不是我们整个社会的悲哀?!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有意识的接近小田,跟她聊天。当说到买过年衣服这个话题时,我说起我为自己的女儿——一个大她两岁的中学生买的衣服及其价钱,小田又是吃惊,又有些不屑:“总算起来,姐姐的几件衣服加起来,还买不到我的一条裤子!”她还悄悄对同学说:“幸亏我妈不像马老师那样,太抠门了!”过了一两天,我装作不经意地问起她父母的工作,开始她还有些吞吞吐吐的,不想说,后来可能觉得我对她很坦诚的,就如实对我说了。听后我表示出极大的惊讶:“你的父母对你太好了!小田,你是天下最幸福、也最该感到知足的孩子!但是老师觉得你的父母真不容易……”听我这样说,小田又是吃惊又有些疑惑地看着我。

那些日子,正赶上我们班一位叫王海明同学的母亲去世,王海明因脚冻伤了两天没来上学了。王海明是一个外来务工家庭的孩子,在家访中我就了解到,他们家非常困难。于是在周末去看望王海明时,我特意叫上了小田。正像我所预料的,当看到王海明家租住的那间四面透风的顶楼小屋,家徒四壁,唯一的电器就是那台放在高低柜上的14寸电视时,小田沉默了。出来后,她对我说:老师,如果我家这样,我就不活了!我拉住她的手,直视着她的眼睛,严肃地对她说:“小田,一个有良心有责任感的人不应该说这样的话!虽然谁也不愿意贫穷,但贫穷不是过错。跟王海明相比,我们的处境比他好的太多了!无论是谁,最重要的是要知足啊!”

到周一上学时,小田把一大堆她没用完的还有没用过的笔、本子带到学校,要送给王海明。我带领全班同学用掌声感谢她对同学的爱心。那时,我看到她的眼睛里亮晶晶的。

每个周三下午上课前的10分钟是我们班的“阅读分享一刻钟”。那天我拿出了专门准备的一篇文章,题目是《母亲的纯净水》。我特意让小田到讲台上来朗读。当她读到那个下岗职工的女儿理解了妈妈的良苦用心,知道妈妈每天给她用纯净水瓶子装着凉白开上学时,小田哽咽了,再也读不下去。我接过书来,揽着小田的肩膀动情地往下读……

读完以后,我让同学们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最亲的人听,并把自己的感受告诉他(她)。

就在那个周末,我布置同学把自己的优秀习作打印出来,整理成册。周日下午,小田给我打电话,问我可不可以在稿纸上抄写作文。得到我肯定的答复后,小田高兴的对我说,她的几篇优秀作文已经誊抄好了。还说,本来为了打印作文,昨天她妈妈给了她四十元钱的,但是她想到《母亲的纯净水》一文中的小主人公说的那句话:“我没有能力为家里挣钱,但是我有责任为家里省钱”时,就出去花了两块五买了一本稿纸,工工整整地誊抄了作文,剩下的三十七块五又交给了妈妈。当时,妈妈抱着她流泪了,哭了很长时间……听得我心里酸酸的,心里既感动又欣慰,为了这个孩子的转变。要知道,以前她都是变着法儿地逼妈妈为她花钱的呀!

过了几天,在下班回家的路上又遇见了小田的妈妈,显然她又是在特意等我。她对我讲述了那个周末的事情,还有近来小田发生的许多变化,她那变得开朗的瘦削的脸上,写满了感激。

在我们班上发生变化的其实不仅仅是小田一个人。在平时的班级工作中,我还组织学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责任与感恩系列活动。班会课上,“丢弃的是纸花,捡起的是美德”倡议的发出,使每个孩子都自觉维护班级、校园卫生,班级卫生状况也因此得到极大的改善。班里有一位同学主动捡起纸花的身影被抓拍,上了学校好人好事光荣榜;“重阳节”“妇女节”“母亲节”等节日,我组织孩子们进行“感恩妈妈(老人),我为妈妈(老人)做点啥”等活动,很好地促进了孩子与家长、与老人之间的亲情交流,也让孩子们学会了理解、学会了感恩。在一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我请来了一位学生家长,给学生讲述了自己在家庭、在单位一天的工作,让孩子明白了家长工作的辛苦,金钱的来之不易,明白了家长为自己的付出。这些活动的进行,班里攀比消费、讲究吃穿,乱花钱的现象少了,不少孩子渐渐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我们班的这些做法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同事们的肯定和好评,不少活动还被推广到全校。经常有家长打来电话,感谢老师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使自己那“不懂事的孩子”,变得“通情达理,知道勤俭节约了”。

多年的教学工作使我认识到,教师的工作绝不仅仅是教给学生读写算的知识,在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改善的今天,我们还要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适时地帮助孩子找回缺失的爱心与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不辜负我们所肩负的“塑造人的灵魂”的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1]乔叶.母亲的纯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