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效果

2017-05-17代亚丽刘连君余丹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2期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综合护理干预低血糖

代亚丽+刘连君+余丹

[摘要] 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应用效果情况。 方法 选择在该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7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做研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各3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夜间低血糖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轻度低血糖发生率为11.43%、中度发生率为2.86%、重度发生率为2.86%,护理后的满意度是97.14%,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对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发生率的效果较为显著。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1(b)-0169-02

老年糖尿病是老年人群体里慢性代谢病中比较常见的一类疾病,大多为2型糖尿病。患者除常见的疾病症状之外,还容易发生无症状性低血糖,此种症状对于老年患者来说不易察觉,直至患者血糖下降到出现脑皮质反应后,才出现昏迷等精神神经症状[1]。该文为了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影响效果,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7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供临床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选取该院于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7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70例患者均符合老年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按照随机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各3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7例;年龄平均(62.45±1.38)岁;病程平均(5.33±2.17)年;合并心力衰竭3例,高血压18例,糖尿病肾病11例,肝硬化3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龄平均(63.04±1.25)岁;病程平均(5.10±2.58)年;上述疾病例数分别是4例,17、9、5例。2组患者上述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进行常规护理干预[2](患者入院后讲解相关注意事项,做好日常的交流沟通工作,病房要保证干净整洁、多通风,定期进行检查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之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3]。内容主要包括:(1)密切观察血糖变化。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临床特征主要包括两类:① 神经低血糖的症状(情绪易激动,注意力不够集中,昏迷,癫痫发作等)。②肾上腺素能症状(面容苍白,出汗,心跳过速,身体发颤等)。两类患者的异常症状不易察觉,因此医护人员要在患者入睡前对其血糖进行检测,若血糖值<7 mmol/L时,嘱咐患者可进食少量点心。若患者在晚饭前注射过胰岛素等药物,应减少晚饭前的胰岛素注射量。加强夜间巡视的时间以及次数,并加强夜间血糖检测的力度,及时发现一些无症状低血糖情况,为抢救低血糖的昏迷患者争取时间。若血糖值在患者入睡前测量到<6 mmol/L,则将有80%的可能性出现夜间低血糖,所以,医护人员对此类患者要嚴密巡查。(2)心理护理。糖尿病为身心疾病,其防治要联合心理因素。医护人员要根据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教育水平和接受程度,主动热情地和其进行沟通,对其进行安慰,制定出适宜患者的心理护理计划。和患者家属多做交流,让家属加大对患者的照顾力度,营造出轻松的氛围。鼓励患者多参加适宜的运动,缓解患者紧张、不安等情绪。(3)健康教育。医护人员向患者和家属定期讲解糖尿病的知识和护理的方法,指导他们进行护理,内容主要有:监测血糖,体育运动;正确的用药习惯和健康的饮食习惯;提高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缓解患者的消极情绪;保持乐观的态度;尽全力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等。(4)药物护理。因大多老年糖尿病患者病程较长,使用的降糖类型药物多,医护人员要指导患者正确使用降糖类药物,讲解药物的种类和不良反应。应用胰岛素的患者要注意注射的剂量和注射部位,还要注意注射时回抽是否有回血现象,以免注射到血管内。同时,患者本人及家属要学习注射胰岛素的方法,医护人员对他们进行指导,达到可以实际操作后,还能讲解注意事项及自救措施。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夜间低血糖发生率和护理后的满意度[4]情况。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3.9 mmol/L表示低血糖发生。轻度低血糖:3.3 mmol/L<血糖值≤3.9 mmol/L。中毒低血糖:2.8 mmol/L≤血糖值≤3.3 mmol/L。重度低血糖:血糖值<2.8 mmol/L。低血糖发生率=发生例数/单组患者总例数×100.00%。满意度采用该院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满意度4项指标。满意度=单组患者总例数(100.00%)减去不满意例数百分比的差值。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收集到的数据均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5]进行处理分析,用[n(%)]表示低血糖发生率和满意度行χ2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

观察组老年糖尿病患者轻度低血糖发生率为11.43%、中度低血糖发生率为2.86%、重度低血糖发生率为2.86%,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

2.2 比较2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满意度情况

观察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满意度为97.14%,比对照组优越(P<0.05),见表2。

3 讨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比起其他的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夜间低血糖现象,其原因主要有老年糖尿病患者身体各器官功能下降;知觉降低;胰岛素的清除能力下降;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不足,对于血糖,不能有效进行调节,容易诱发严重的低血糖反应[6]等。因此,制定应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发生低血糖的综合护理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该研究中对照组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方法包括讲解注意事项,做好沟通工作,病房要合格,定期检查等。护理方法较为普通,无特别性,针对性也不够,方法有待改善[7]。观察组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优势主要有:密切观察血糖变化:紧密的巡视和检查有助于医护人员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情况,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心理护理:解了患者焦虑不安的心情,助其树立了信心,提高了对医护人员的配合力度。健康教育:加深了患者及其家属对于疾病的认知程度,清楚全力配合医护人员的重要性。药物护理:加大了护理的强度,也使患者和其家属对于护理的方法了解得更加清晰,有助于护理的顺利开展[8]。观察组老年糖尿病患者轻度、中度、重度低血糖发生率分别是11.43%、2.86%、2.86%,护理后满意度为97.14%,护理效果比对照组优秀(P<0.05)。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来说,能降低其夜间低血糖的发生率,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适宜在护理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赵爱学.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22(15):157-158.

[2] 彭静.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和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5,20(9):1291-1292.

[3] 董永红.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护理疗效评价[J].中外健康研究,2015,11(21):163.

[4] 马丛丛.综合护理干预在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发生率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疗养医学,2015,24(9):1002-1004.

[5] 梁建晖.老年糖尿病病人发生低血糖反应的急救处理及护理措施[J].中国中医药,2015,34(6):162.

[6] 王秀凤.综合护理干预联合中医辨证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疗效评价[J].环球中医药,2015,8(21):151.

[7] 程秀.探讨综合护理干预预防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間低血糖的临床效果[J].特别健康,2015,15(9):225.

[8] 陈丽婵.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与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5,11(26):95-96.

(收稿日期:2016-10-22)

猜你喜欢

老年糖尿病综合护理干预低血糖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糖尿病反复低血糖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产后乳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探析
新生儿低血糖108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