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培育
2017-05-17
摘 要:“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态度和精神理念,是职业院校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文章对“工匠精神”的内涵进行了介绍,并论证了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培育的必要性,提出了实现培育职业教育中的“工匠精神”的途径。
关键词:“工匠精神”;职业教育;必要性;途径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就是指在工作和生产过程中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反复改进,精益求精,将质量和服务提高到99.99%甚至100%的精神理念。
二、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培育的必要性
1.职业教育的“工匠精神”是支持中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保障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为祖国培养以就业为导向的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专门技术人才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应该培养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学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精神。
2.职业教育的“工匠精神”是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
为了加快推进转型升级,提质增效,需要依靠科技创新与技术创新,而技术升级和产业升级则需要大量的技术技能人才。因此,在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即职业教育过程中,引入“工匠精神”必不可少。
3.职业教育的“工匠精神”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
由于国民对高质量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目前生产与供给无法满足国民需求,导致大量购买力流向国外。与此同时,国内商品却处在低质低价的竞争环境中,既不能满足国民市场的需求,更无法推进行业创新与进步。因此,职业教育作为为企业培养优秀人才的基地,有责任为企业培养出具有“工匠精神”的员工。
4.职业教育的“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高职院校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具备“工匠精神”的毕业生更能得到企业青睐。因此,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的毕业生更能提高高职院校的就业率和就业水平。同时,毕业生的社会声誉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
5.“工匠精神”是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的需要
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具备“工匠精神”的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能力较强,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质量和水平。而在他们职业生涯中,具有“工匠”职业能力和精神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
三、实现培育职业教育中的“工匠精神”的途径
1.高职院校将“工匠精神”确立为办学理念和培养方向,发扬教育引领作用,促进“工匠精神”价值观形成
高职院校应该将“工匠精神”确立为学校的立校之本和办学理念,巧妙地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相融合。特别需要在大学生价值观的引导教育过程中重视对“工匠精神” 的宣传,尤其在对国家级、省级比赛中获奖学生、典型校友的宣传方面,要拓宽宣传渠道,加大宣传力度,从而使“工匠精神” 真正深入高职院校师生的心中。
2.深入研究和挖掘知识和技艺,将“工匠精神”融入教学体系、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中
职业院校应该重塑知识和技艺, 将“工匠精神”融入原有的知识体系中,教学应注重技术和精神并重,以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打造具有严密的逻辑性、严谨性、概念化、精细化的教育环境,采用案例、項目等方式,将“工匠精神”价值体系植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中。同时应积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数字仿真实验、在线教学检测等方式,强调与一线生产实践的结合,加强实验、实训、实习环节的课时比重。
3.保障“工匠精神”培育的师资力量
具有专业基础与职业技能的教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各种职业技巧;具备“工匠精神”和职业素质的教师,能够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具有较高的工匠技艺与职业能力的教师,更能够感染学生。
4.与地方、企业联动,为学生提供培育“工匠精神”的实践平台
与地方或企业进行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开展校企合作的产品研发与工艺革新、学校为企业推荐优秀毕业生、为企业提供满意员工等做法,使学校获得集知识、技术与技能于一体的基本完整的产业链。
参考文献:
[1]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22).
[2]陈玉华.论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培育[J].河南教育(职成教版),2016(5):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