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提升乳品检验工作质量的若干思考

2017-05-17

食品界 2017年4期
关键词:原始记录乳品乳制品

由于乳品质量安全关系到人们的切身健康,所以为保证乳制品检测质量符合标准,乳制品检验人员的综合素质应是质量检测的基础。因此,乳制品生产企业需要积极组织相关培训工作,从而可以更好的提升检验人员的综合技能。此外,培养检验人员的责任感,提升其质量意识,以便更好、更负责的完成乳品检验工作,确保乳品质量符合相关食品标准,从而推动乳品企业更好的向前发展。鉴于此,本文从乳品检测中的仪器设备、检验方法、乳制品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检验记录以及检验误差等影响其检验质量的方面分别进行阐述,以供专业人士参考与借鉴。

乳品检验中的仪器设备

建立仪器设备档案及运行记录。在使用仪器设备对乳品检验的过程中,应对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规格型号以及日常维护情况加以记录。此外,设备的工作状态应在其运行记录中详细记录,从而方便检验人员了解仪器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获得准确的乳品检验记录。

正确操作。由于仪器设备在乳品检验过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掌握以及了解其操作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此外,检验仪器众多,并且有难以之分,所以对于操作流程复杂的仪器设备应对相关操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持证上岗,否则禁止其操作乳品检验仪器。

仪器设备的鉴定。精密仪器设备必须经过当地县、市级计量测试中心鉴定合格有效后才能使用,一般仪器设备(如精密电子天平、生化培养箱、紫外分光光度计等)鉴定有效期一年,其他如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等精密仪器鉴定有效期二年。能确保仪器设备的精确度。

检验方法

为确保乳品检验工作流程符合标准规定,所以选择正确的乳品检验方法就显得尤为关键。乳品企业在制定检验流程时,可以借鉴国内外乳品制造业发达国家所公布的先进且合理的乳品检验方法。此外,由于使用乳品检验的方法各有千秋,从而导致精准度也会略有不同,通常可同时采用多种乳品检验方法并对这些结果加以分析,并且为提升乳品检验的精准度,可以通过校对来消除检验方法所带来的误差。

乳制品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采样原则及方法。采样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乳品检验结果,因此应遵从国家标准来选取合适的采样方法。与此同时,对于不同的乳制品,在国家标准也有着不同的采样方法。因此,在实际检验乳品的过程中,采样方案应根据乳品类型来进行科学且合理的制定。例如,可使用五点法对样品进行采集。其中,在生产乳制品的过程中,抽样检查在乳制品企业检验工作中比较常见,并且利用统计学原理,抽样检查具有极高的可信度和准确率。鉴于此,为使抽样检查结果符合统计学规律,乳品采样的数量可根据乳制品生产企业实际检验水平进行确定。

样品的封装及保存。为对样品的分析与记录更为及时,应第一时间密封包装所采集到的样品。其中,应在包装中准确记录样品的来源、采样日期、数量、样品状态。另外,采样操作人员的姓名也需记录,以便对样品的进行质量追踪。用于乳品检验的样品应在0℃~4℃下保存,从而避免其质量出现问题,造成检验结果出现误差。

检验记录

乳品检验过程中的数据以及相关参数应详尽、客观的记录在案。此外,为方面乳品检验人员对检验记录进行管理与保存,可将其划分为两部分,即检验报告和原始记录。与此同时,详尽、清晰的记录下乳品样品的编号、检验项目、检验时间以及检验结果等信息是对原始记录的基本要求。在记录原始记录过程中,原始性作为原始记录的基本要求,切不可有任何涂改现象。在检验数据的有效数字时,仪器设备的精度密度确定要按照有效数字运算的法则来计算,而最终检验的结果,其数字只能够保留一位相似数字,而且还要求方法精度和密度是一致的。此外,由于原始记录中的数据信息作为检验报告的基础,所以从法律的角度讲应对原始记录信息加以保密。

检验误差

为降低乳品检验中出现误差的概率,应按照既定程序完成乳品的检验工作。然而,由于在实际检验过程中有较多外在与内在因素的干扰,所以检验误差难以避免。其中,相关检验人员应对误差出现的原因进行准确分析,从而采用针对性的措施及时对误差出现的原因加以解决。在现阶段乳品检验过程中,由于误差性质有所区别,检验误差可以分为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其中偶然误差可以通过增加测定次数而预计减少,系统误差则可以通过校正二予以消除。

目前,国际国内乳品竞争将日益激烈,乳制品企业必须重视检验工作质量。遵从相关标准完成乳品检验,使检验处于受控狀态,提供准确及时的检验数据,为企业质量控制、质量保证服务,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猜你喜欢

原始记录乳品乳制品
《中国乳品工业》杂志
乳品包装设计
计量检定中原始记录的重要性
2018年1~2月乳制品产量同比增长8%
通过乳制品源头控制提高原料奶品质的措施
杜马斯燃烧法快速测定乳制品的含氮量
乳酸菌成乳品市场新宠 年增速近40%
模板化原始记录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如何做好产品质量检验原始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