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提升师德水平的有效策略
2017-05-17桂建华杨亮
桂建华+杨亮
摘 要 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对学校师德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教师具备在大数据时代不断更新知识的“进取心”,树立法治观念的“法治心”,尊重生命的“同理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心”,服务社会公民的“责任心”。基于这些挑战,需要对师德建设进行系统化建构,以“乐业”作为师德培育工作的核心,以价值引领作为师德培育的导航系统,以任务导向作为师德培育的动力系统,以民主评议作为师德培育的保障机制,以此来提升教师的师德水平。
关 键 词 新时期;师德;系统化建构
教育是强国之路、兴国之本,教师的修行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家的教育水平。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形势下,对提高师德水平、加强师德建设提出的新要求。然而,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对学校师德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以新时期社会发展为背景,研究新时期师德的新要求,系統化构建学校师德培育的工作体系,提升中学教师师德的水平。
一、新时期对师德要求的新思考
(一)移动互联推进学习型社会的纵深发展——新时期教师必须具备“进取心”
最近两三年兴起的移动互联网对身处这个时代的每个人都提出了考验,它催生出来的海量数据超出我们的想象。数据、知识产生和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知识的衰退速度,也就是知识的半衰期越来越短。这对每个人的思维习惯会产生很大的挑战,终身学习是每个人不可回避的事情。
移动互联的发展还不断推动学习方式的变革,在以往传统的社会学习和讲习学习基础上,又衍生出基于数据挖掘和展现技术的可视化学习、移动学习(云学习和物联网学习)、游戏学习(数字化学习和游戏互动)。这些变化都对我们当前的教学管理和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二)法治思维呼唤文化制度的民主平等——新时期教师必须具备“法治心”
1997年,党的十五大就正式提出“依法治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一次在中央全会上将“依法治国”作为主要讨论议题,法治思维以前所未有的热度走进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法治”亦成为家喻户晓的高频词。
如何引导教师了解法律、知道法律对教师教育工作的具体规定、体会自由平等的真谛、理解公平正义的价值,然后从自身的教育实践中体认、维护自由平等,尊重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最后促使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践行法治精神,树立法治理念,并力所能及地维护公平正义,是所有师德建设工作的起点,也是师德建设的重要环节。
(三)探问生命提供科学管理的价值取向——新时期教师必须具备“同理心”
从本世纪初以来,生命教育开始兴起并逐渐成为潮流。尊重自然生命、探索生死现象、传播生命知识、关注生命的安全与健康、叩问生命意义和人生幸福等,这些关于生命的话题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和讨论。这体现了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尊重人类和关心社会的意识不断觉醒,这是观念进步、社会进步在我们教育生活当中的反映。
孔子说“因材施教”,古罗马修辞学家昆提利安说“教师最出色的技能就是发现学生天赋的差异”。在生命探问下的教育管理,应更多地融入“师德规范的目的是什么”“师德规范的终极意义为何”的思考,以及鼓励教师丰富自己的阅读史,加强和不同经历、不同职业的人打交道的能力,从而将对提升师德水平的“善”从理论引向实践。
(四)优秀传统滋养个性品格的现代生长——新时期教师必须具备“民族心”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和生活中产生了丰富的思想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延续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但是我国当前社会,在经济飞速发展、物质日益充足的同时,个人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方面都出现一些令人忧虑的状况。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世界大环境、大趋势在当今社会的时代体现。在推进中华民族建立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的同时,涵养个性品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认同显得尤其重要。教师要时刻怀揣着家国情怀的责任,丰富自身的文化底蕴,吸收中华文化的思想精髓,做有根有魂的教育工作者。
(五)价值碰撞需要社会公民的责任担当——新时期教师必须具备“责任心”
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是把“双刃剑”,它满足了大众更丰富、更多样的文化需求,在表现方式上更加灵活和有力,在实现效果上也更容易吸引民众的注意力。但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领域的商业性,让一些文化生产和传播的主体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不能兼顾社会效益,这使得一些文化产品品味低下、荒诞庸俗,还有些传媒盲目吸引眼球,热衷于捕风捉影的炒作和断章取义的传播。这使得青少年可感知的文化世界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在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背后,体现的是社会个体越发自由的选择结果,这需要社会公民具备集体意识,特别是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需要保持恒定的审美和价值取向,在分析和把握学生现有需求的同时,要以更远的眼界开拓更丰富的资源,以更多的担当精神,维护清朗、健康、生机勃勃的精神家园。
二、系统化建构师德培育的工作体系
目前我国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如何从根本上促进教师将职业信念、职业认同转化为个人内在的价值追求和自我修养。师德的培育应由单纯依靠道德规范转变到以尊重教师的主体需求、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满足教师的自我实现为出发点,完善师德培育的领导机制,积极推进学校师德建设。本文在实践基础上,提出“一核三环六翼”的系统化建构师德培育的工作体系,即以“乐业”为核心,从“价值引领、任务导向、民主评议”三个方面入手,推动“校园文化构建、法治规范学习、共同目标制定、项目合作研究、个人维度评价、综合维度评议”六个维度的建设。以此激发教师内在动力系统产生个性绽放、教育信念、追求卓越等师德元素,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师德水平。
(一)“乐业”是师德培育工作的核心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论述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这一思想强调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老子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意思是最高位的德行是超越了世俗道德的道德。国家层面针对教师具体行为有相关的行为规范和法律条文,这是对教师教育实践的底线要求。学校平时倡导的敬业、奉献,更多的时候是从外界对教师提出要求,特别是道德目标不高的教师,很容易对此产生排斥和反感。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让教师在自己的工作中发现取之不尽的乐趣,把工作当成是展现自我精彩、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好途径时,教师的职业和教师的生命才会融为一体,彼此不分。只有这样才能从容、淡定地面对从教生涯里所遭遇的挫折、艰辛、挫败,也只有这样才能激发生命本身的创造力和进取心,获得专业成长。
加强和改进学校师德建设工作最关键、最核心的问题要明确。师德建设的目的在于通过构建系统化的管理机制,尊重教师的内在需要,引导教师的内在需求,解决需求和现实的矛盾,从而帮助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发现乐趣,自觉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结构、提高自我学习能力,最终达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的忘我境界。
(二)价值引领是师德培育的导航系统
教师的个性各种各样,需要协调;教师的需求千差万别,需要引导;教师的态度明暗不同,需要察觉。这都需要学校在师德培育的过程中,充分理解人性,重视人性管理的力量,通过价值引领,让全体教师都沿着自身认同的价值道路前行。
1.校园文化构建
首先,注重校训在不同阶段面向教师的时代解读。校训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与办学目标的高度浓缩与凝练,是学校立德树人理念结合自身的历史传统、价值追求、周边环境、人员构成和个性特色的凝结和升华,它引领观念、汇聚师能、凝结共识,為学校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最佳切入点、契合点。
其次,建立平等对话机制,完善教师心理测评的相关技术,充分了解教师的心理需求。在平等的对话和定期的心理测评过程中,领导者可以从教师的心理变化角度进行管理和调整,让教师的主流意识能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频共振、互通共融,使教师对所倡导的“师德”真正认同并自觉践行。
最后,重视“无声”的教育载体——校园环境的布置和建设。校园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又是深远持久的。在校园环境设计中,有意识地融入健康的情绪情感和积极的价值观,能够对师生产生心理感染与暗示作用,陶冶师生情感、提高审美情趣、同化人格内涵、提升文化品位。
2. 制度文化创建
师德的培育离不开制度的引领。制度对师德是规约,更是发展。好的制度会让不自觉的老师处处感到约束,从而让其克服自身的惰性,向上向善;让优秀的老师拥有成就感,提供发展的动力。
创建合理的制度文化,有三方面是要注意的:首先,要尽可能让每一个人都参与到制度的制定过程中,回应老师的合理诉求,尊重教师的民主权利,充分讨论,以保证制度是善的;其次,要对每一条规章制度都要有具体的解读,要让老师知情,不但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提高老师遵守制度的自觉性;最后,对每条制度的实施情况都要有总结、有反馈,对不合理的地方进行完善。
3.法治规范学习
教师自觉守法是师德建设的基础。学校要经常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师法》《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知道自己行为的边界,知道违反法律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自觉增强守法的意识。
学校要研究法律赋予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的权利和义务,研究符合新形势下具体可行的教师权益保护的法律和法规,在遇到矛盾和冲突时,以法律和事实为依据,正确监督、正确引导、正确维护各方的权益。
学校还要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中全方面引入教育法治化的理念,增强师生的程序意识和规则意识。
(三)任务导向是师德培育的动力系统
教师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促进教师对教育规则、教学管理制度的深入理解,提升理性精神,才能实现更高层面的价值认同和教育理想信念。具体的任务导向主要包括共同目标制定和项目合作研究两部分。
1.共同目标制定
教师共同参与制定学校的共同目标,能让教师在制定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和学校的共同体关系,提升个人教育教学的认识,从而促进教师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这将成为教师不断改进自身教育水平的巨大动力。共同目标制定的过程要注意三方面的问题:
第一,共同目标的理念不应局限于“分”,而要全面关注“人”。较高层次的价值观念能促使教师的好奇心、求知欲与探求育人真理的愿望紧密相连。当前的中小学教学,应试功能过于强大,教学中的功利化、格式化的问题偏离了教育应有的轨道。当课堂教学沦为应试的工具,教师惰于将教材知识展开来讲,而热衷于对知识低水平地重复和一般应试技巧的研究。长此以往,教师本人对教育的理解会走向偏狭,不利于师德的提升。
第二,共同目标是一个目标体系,大、中、小和远、中、近应结合起来,先大而远,然后小而近。恩格斯的“平行四边形”原则说明,创造历史的是人民的合力。心理学家勒温提出,群体的行为不是群体中各成员行为的算术和。共同的目标经历了共同商议、探讨、协商、妥协的过程,充分考量了教师的个体差异和共同追求,在实施和操作上由于分层次、有步骤,更容易获得教师普遍的支持、理解和参与。
第三,共同目标在执行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人性、理解人性。社会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人格发展的八阶段理论,他认为人的本性最初既不好也不坏,有向任何一个方面发展的可能性。在制定目标的同时,应该充分考量教师在实现目标过程中各个阶段的不同态度,并制定相应的策略。
2.项目合作研究
人的学习能力是在学习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人的各种能力如果脱离了具体的实践活动是无法得到提高和发展的,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是在这个过程中酝酿、发酵最后内化于心的。通过开展项目合作研究,一方面为教师提供更广阔的工作平台,另一方面也满足除科组、备课组、级组以外社会交往的需要,并在共同完成任务的群体意愿上,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
具体项目的确定过程必须经过项目成员的相互讨论、判断修正,激发成员的深层愿望来提高项目研究的准确性。而且每位教师的知识结构有差异,相互之间的交流、碰撞能更好地丰富研究本身,也能不断强化教师学习的动机。
人都是有惰性的,拖沓的习惯往往会让教师在更重要的事情面前松散怠慢,毁掉他们做事情的驱动力。对于一项研究,在研究方向定了以后,一定要系统化地制定关于项目研究的任务列表,对具体的时间节点该完成的事项做追踪和调查,不同项目组之间要进行交流和分享,保证项目高效完成。
学校领导要创造各种条件帮助各个项目研究组达到他们的目标,为保持团队发挥持久的创造性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让他们感觉到不是自己在“战斗”,另一方面,也确保他们各自的目标与学校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
(四)民主评议是师德培育工作的保障机制
教師在群体中的行为和表现希望得到群体的肯定和接受。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的部署和要求会给教师带来巨大的压力,促使他们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从而与学校要求的标准保持一致,这是心理学上的工作应激。应激会对个人情绪产生积极或消极的作用。学校可以通过改良民主评议这一管理手段促进应激的积极作用,提升教师的幸福感。
1.个人维度评价
个人维度评价是基于教师个人的性格、成长经历、对教育问题的阶段性反思而建立起来的“成长记录袋”式的过程性评价。
个人维度的评价要充分考虑教师的个性特征。教师对待工作的态度往往和自身的性格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性格类型对于教师的日常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性格的特征、结构、分类的理解,促进教师良好性格的培养,合理运用性格中的多样性和互补性,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以此来促进师德水平的提升。
个人维度的评价要充分考虑教师的成长经历。教师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教师的评价更多的要从他个人成长的角度出发,从他相关的教学经历出发,在“和自己比”的过程当中,对教师的进步和努力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奖励,这种比较能促进新教师“不畏惧”、老教师“不懈怠”。
个人维度的评价要形成对教育问题阶段性反思的机制。缺少对教育问题根本性的思考,教育容易走向功利化、世俗化。学校的师德培育必须帮助教师树立远大的教育理想。对教育的阶段性反思有助于提升教师对自身教育工作的理解,帮助教师确立和学生共同成长的职业态度。
2.综合维度评价
综合维度的评价就是在立足于传统的教学业绩评价之外,有更多元的评价维度,搭建丰富的平台,更好地发现教师的特长,让教师各尽其才。
利用更多的社交平台发现教师的特长。如微信朋友圈、QQ群等,发现教师教学以外的兴趣爱好和专长,并在互动中推动交流和分享。
打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定期举办教师层面的艺术节、科技节、读书月等。让有各种兴趣爱好的教师在这里都有所表现,并推动和帮助教师在其感兴趣的领域不断追求。
鼓励教师开发基于兴趣、基于专业的校本课程。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反映的是教师各式各样的兴趣和爱好,这恰恰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这种丰富多彩,是对人性的最大关照、是对青春好奇最大的满足、是教育馈赠给生命的最好礼物。
总之,师德的培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在整个制度设计的过程中充分尊重人性、理解人性,才可能让教师真正享受教育过程带来的快乐。虽然路途艰苦,但心向往之。一线教育管理者需坚定教育信念,不断探索追求。
责任编辑︱李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