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育人过程,更需要“互联网—”

2017-05-17迟希新

中国德育 2017年7期
关键词:学校德育育人道德

当下,互联网已经成为深刻影响学校教育和教学的重要介质,在“互联网+”大潮的裹挟之下,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从内容到形式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革,“互联网+”对学校的影响也远远超出了网络课程资源开发的简单层面。“云技术”让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不仅成为可能,而且也变得更加简便易行。家校沟通也不仅仅局限于建立“家长微信群”的简单模式,很多一线老师开始把“微信平台辅助班级管理系统”作为自己的研究专题。在很多学校,“Pad进教室”从最初的争议和质疑,已经逐渐成为时尚。VR技术不仅进入了教室,甚至还运用到班级的主题教育活动中。可以说,教育正迎来一个“互联网+”的时代。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把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放在了首位,并把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作为实现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是学校德育的重要任务和现实使命。学校德育实践中,全面提升学校德育实效性,实现德育理念和实施路径的创新,也必然關涉到当下炙手可热的“互联网+”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因此,基于对学校德育的本质和道德教育特殊规律的认识,在学校德育的课程开发和活动设计方面,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技术优势的同时,正确看待网络技术在育人过程中的局限和“短板”,使“互联网+”教育的新理念真正有助于学校德育的创新实践,并做到扬长避短,无疑是当下具有重要价值的研究课题。

德育过程与知识传授、技能训练不尽相同。教育的对象是人,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有七情六欲的人,他们不是摆在书架上的书本,或者一个计算机的程序代码,这是育人过程中一个最不能忽视的对象性特质。这个鲜活的生命个体不仅有独特的个性、复杂的情感,更有被尊重、被关爱的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他们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关注学习内容本身,同样也在意老师展示给他们的一张笑脸,或者一个充满关爱的眼神。个体在这些学习和交往过程中所获得的体验、感受和经验同样是十分重要的学习结果。美国心理学家克伯屈把学生的学习分成三种主要形式——主学习、副学习和附加学习。主学习是学生掌握教学大纲所指定的知识和技能,副学习是学习者不经意间获得的知识和技能,附加学习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态度以及所获得的感受、体验和经验。这些体验和经验等学习结果深刻影响着个体道德品格的形成过程,只要师生关系存续,这样的学习就无时无刻不在发生。

虽然技术先进、功能强大的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互动平台极大地改变着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有效提升了课程内容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但是,一次德育课程讲授或活动过程中让学生触动深刻和难以忘怀的,一定不仅仅是老师精美的PPT讲稿,或微信交流的华丽“美篇”,而是现实交往中一个充满温情的班级生活瞬间。教师在关键教育事件中的鞭策和鼓励、在学生回答问题时的耐心等待和认真倾听,可能都会成为学生多少年以后无法磨灭的记忆。因此,不管网络的技术和手段如何高超,以人为对象的育人过程依旧难以跨越真实的实践场景和现实的交往关系。一次网络视频课无论怎样都不能取代一次师生面对面的倾心交谈,班主任发给家长的一条微信消息,更无法和登门入室的家访过程相提并论。

在学校德育实践中,知性德育和道德灌输的弊端早已被德育工作者认识,“道德是感染而成,绝不是教来的(Morals are not taught but caught)”已经成为大家的广泛共识。这句著名的教育格言不仅昭示德育是一个建立在个体深刻体验和感悟基础上的情感过程,也在提醒每一个教育者,这个过程必须是以真实关系为基础的情感的浸染和心灵的打动。另外,道德榜样作用的充分发挥,也需要以现实的交往为依托。教师的道德榜样在学生道德品格形成过程中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们不仅直接模仿作为范例的教师言行,他们也通过与老师的交往体验,形成了对人与人关系的理解,进而影响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果脱离了真实情境中的师生交往和班级生活,仅仅依靠教师授课的视频影像和师生交流平台的聊天,这样的道德榜样作用是无法扎根的。

很多一线教师在描述教育中的情感因素时,经常使用一个很诗意的表述——“教室是有温度的”。教师的爱心、师生的情谊无疑是一间教室里“融融暖意”的核心“热源”。教师正是在日常交往中传递着他们对学生的温情与善意,在面对面的沟通中彰显出教师的仁慈和爱心,现实的情感交流和人际互动是实现“亲其师,信其道”的逻辑前提。我们可以试想:缺少了老师和学生真实的互动和日常的交往,仅靠屏幕中教师冰冷的影像和微信聊天中的干瘪文字,能否让教室保有这样的温情和热度?

互联网改变了知识获取的方式,引发了班级组织形式的变革,极大地提升了教学的效率。然而,在以培养学生优秀道德品格为育人目标的德育过程中,我们也必须看到工具理性和技术主义的局限,以及因此引发的育人实践困境。特别是在当今新中考改革和新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随着选课、走班制的全面实施,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面临着巨大的冲击,班级文化的影响会随之弱化,老师和学生之间交往的时间和频率会随之减少,在这种教育情形下,强调师生、生生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和真实的情感互动就显得更加必要。过度的网络技术依赖和泛化,某种程度上是对德育本质的误读和德育规律的僭越。

互联网刚刚兴起时,人们经常把利弊共存的网络喻为“双刃剑”,在“互联网+”深刻影响教育实践的今天,我们仍需审慎对待并智慧地用好这把“双刃剑”。教育资源的获取和共享、教育方法和路径的创新可以多做加法,大力推广“互联网+”;而立德树人这个需要用心、用情的过程,可能更需要多做减法,倡导“互联网-”。

【迟希新,北京教育学院校长研修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赵 庭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育人道德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明确方向标、设计中轴线、提供参照系
跟踪导练(五)(2)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道德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学校德育功能定位的误解及澄清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