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的终身教育
2017-05-17吴帅姜亦伟
吴帅+姜亦伟
摘 要:终身教育即纵向的从生到死的学习和横向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这一理念,因其先进性、实用性,在提出之初,便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网络的快速发展,也为实现终身教育插上了翅膀。利用网络进行高效、快速的学习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将网络与终身教育的理念相结合,对网络学习方式、网络学习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并对如何改善网络学习环境、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作了重要介绍。
关键词:网络环境;终身教育;学习者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07-0011-04
一、前言
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经济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以致要求人们必须时时更新知识技能,以获得新的适应力。若想适应这种变化,人们就必须用新的知识、技能和观念来武装自己。终身教育这一理念,就是强调人一生应该不断地接受学习和教育,更新自身的知识库,保持强大的适应能力。正是由于社会和时代的需要,这一理念在提出之初,便深入人心。
在终身教育提出发展的历程中,国内外大量学者从事着多方向的探索和研究。但根本的定义还存在着少许的争议,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研究所专职研究员的R.H.戴维、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部部长的E.捷尔比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法国的保罗·朗格朗都对其做出过不同角度的定义。在笔者看来,我国古代的一句话便可简略地概括,即“活到老,学到老”。终身教育便是这种从生到死式的学习。
目前,世界各国对终身教育的研究尚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甚至一些乐观的学者还停留在空想上。在全球范围内,对终身教育要实现统一的规章制度和实施计划是难以实现的,或者根本不可能完成。原因很简单,各国的国情不同,教育模式不同,对终身教育这一概念的理解也存在差异。尽管各国实施的途径有不同和差异,但是目的却不谋而合,都是为提高国民素质、适应社会发展、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提供有利条件。
终身教育的提出对教育做出了全新的诠释,同时也为学习者指出了一条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崭新道路,促进了我国学习型社会的建立。尽管这一理念十分先进,但对其研究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随着社会、时代以及学习者自身的变化,学习者学习的方式、特征,还有学习的环境都发生着相应的变化。需要对这些变化有新的了解和认识,从而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從事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
二、网络环境下现有的学习方式
近代教学理论认为,学习是对知识技能了解、掌握以及运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或对知识点的疑惑,或对技能技巧的不解。这时学习者便需要查询资料、请教他人等。学习进行的必要条件便是提供这种机会。
我们这里所说的网络,不单单指互联网,还包括有线电视网、移动网络。这就为我们能够更好地学习,提供了多种选择。我们可以根据自己学习时所处的现实环境,选择合适的网络,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学习。
(一)基于互联网的学习
互联网作为一个庞大的学习资源,它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即大量的文字、图片、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等。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网络多媒体技术融合了CAI(计算机辅助教学)、视频会议系统、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和云服务等先进技术。在这种大环境下,学习是学习者通过自身原有的知识经验与新知识的融合贯通从而得到提高的过程。该过程中,需要学习者自我组织、安排、执行学习过程,自主选择学习媒体与学习策略。
互联网为人们的学习提供了很多优势。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应用软件,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困扰,或者学习成果进行实时的交流;另一方面,笔者认为最重要,也是互联网主要的特点之一,即资源共享。学习者在共享自己学习资源的同时,也可以得到其他学习者学习资源的帮助。这一共享资源的特点,为学习者提供了海量的信息。这是除学校教育之外,学习者获得生活或工作方面知识、技能的最佳方式之一。
(二)基于电视网络的学习
这种利用电视网络进行学习的方式出现的时间比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的方式要早一些。我国的广播电视大学也是基于这一学习方式而诞生的。这种学习方式,在特殊的历史时期能够发挥特殊的作用。其特殊性体现在,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培养出大量的具有相应知识技能的人才,以供社会和国家的安排和调遣。
基于电视网络的广播电视大学在我国早期的远程教育中承担着主要任务,同时也为今天建设学习型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不少电视台分别推出了各自的教育频道,利用这一频道为人们普及一些基础的专业知识,帮助人们更好地生活和工作,也为人们获取知识开辟了新的途径。同时,在一定层面上促进了教育的公平。
(三)基于移动网络的学习
基于移动网络的学习即利用各种手持设备,根据自身需求或爱好,对某一种或多种知识进行随时随地的学习。现代移动设备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其功能也是变得多样化、智能化、人性化、实用化。一是硬件方面,从比较原始的复读机到智能化的学习机,用于移动学习的产品层出不穷。一是软件方面,从比较简单的词典到丰富多彩的有声读物,其设计也在不断得到完善。针对语言类的学习,其帮助尤为突出,例如用于背英语单词、锻炼英语听力等。
移动设备一般比较轻便,方便学习者携带。无论是手机,还是平板电脑,一般情况下,都支持大部分学习软件的安装,可以节约学习者的部分开支,性价比较高。移动网络速度的不断提高,也方便了学习者的学习。利用移动网络的学习,真正做到了随时随地学习,让学习变得更为自由和开放。
三、网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资源不规范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自由性,人们可以随意上传或者下载。在这些资源中既有有利于学习者学习的部分,也有干扰学习者学习的部分。当我们使用搜索工具检索时,会有大量的资源出现,但质量不一。学习者要想在众多的资源中挑选出有用的资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并且一些无用资源还会干扰学习者的视线,使学习者误入歧途,以致学习任务落空。
此外,网络中还充斥着大量对学习者身心健康发展具有潜在威胁的内容。尤其是黄色暴力内容,对学习者的学习产生的影响尤为深远。更有甚者,利用网络散布谣言,颠倒是非,或者对某一事情进行夸大,使学习者对事情的真伪难以辨别。这种现象,不仅仅妨碍了学习者的学习,而且对学习者的生活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二)沉迷网络游戏
网络游戏即精神罂粟,适当的使用可以发挥其有利的一面,放松心情,缓解疲劳,减轻学习或者生活上的压力。但是,一旦使用不当,就会上瘾,使自身深陷其中,难以自拔,导致学习者荒废学业,危害身体健康。
学习者一旦染上网瘾,很难戒除。相关研究资料表明,在对1000名网瘾少年的调查中,有30%以上的属于痴迷型网瘾。网络游戏很容易分散学习者的精力。试问,如果学习者通宵打游戏,第二天哪有精力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学习。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对学习者视力的影响不用多说,最为危险的是,这样很容易引起猝死。对身体的危害是一方面,对心理的危害是另一方面。学习者有可能模仿游戏中的暴力内容,威胁到周边人们的安全。
(三)网络环境不安全
没有绝对的安全,也没有绝对的不安全。这里所提到的网络环境不安全,是说学习者的电脑或者网站,有可能会受到黑客的攻击。学习者的研究成果或者创新设计会被黑客通过非法手段盗取或盗用。
电脑系统的漏洞,每天都会有新的发现。一些不法分子就会借机盗取关键资料,极有可能危害到个人、社会或者国家安全。对这种攻击,我们很难防范,不知道攻击时间,也不知道攻击手段,更不知道攻击者的真实身份。
基于网络的学习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学习者不断地去发现、去完善。在避免这些不足的情况下,充分发挥网络自身的优势,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学习,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学习目标。
四、如何优化网络环境下的终身教育
(一)外界环境的优化
网络存在的每一秒钟,都以惊人的速度、宽度、力度影响着每一位网络环境下学习者的身心发展。网络在带给人们便利和实用的同时,也带给人们一些负面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对其进行优化。首先,要严厉打击带有色情、暴力倾向的不法网站。强制其改善或者直接关闭,对网站的负责人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和刑事处罚,即切断不良信息的传播途径。其次,完善法律制度,避免不良人员钻法律的漏洞,破坏网络环境的和谐。最后,對自身网络加强安全保护,安装具有多种功能的网络防火墙,并在自身设备上安装安全软件。对数据或者资料进行认证、加密,安装入侵检测系统,建立虚拟专用网等都能很好地确保数据的安全。
当然,有些欠发达的地区,网络基础条件还很落后,需要政府和个人对这方面加大投入,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对现有网络加快科技的研发,使网络传输速率达到更高的标准,网络通信质量得到改善,更好地为各阶段的学习者提供优良的服务。最后,还要加大对网络教学资源、教学软件、教学媒体的开发、推广、利用,使基于网络的教育变得更加人性化、科技化。
(二)充分了解自己所处的网络环境
网络环境下的终身学习有以下特征:
1.知识源的特征
知识的来源包括载有各种知识的多种媒体。
(1)丰富性。在网络环境中,无论是知识的种类,还是知识的数量都超出了人类的想象。其知识覆盖了生活、学习的各个角落,包括医疗、教育、经济、娱乐等等。能够满足各个年龄段、教育层次学习者的需求。
(2)多维性。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多媒体教学的诞生,使现代化的教学与传统口耳相传式的教学变得更加灵活多样。学习者可以利用多媒体,通过文字、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方式进行高效、快速的学习。根据有关调查,这种多维式的学习能够帮助学习者更加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
(3)科技性。现代科技使虚拟校园的建立、仿真实验的开发以及云服务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成为现实。虚拟学校可以帮助身体残疾的学生重返校园生活,使其感受到在校学习的气氛。仿真实验可以使学习者避免不必要的伤害以及节约实验器材和实验资源,而不影响实验所要达到的学习效果。
(4)前沿性。随着社会的进步,知识也在不断更替,但网络以其独特的方式,能够快速地传递新的知识和技能。这样,学习者能够始终走在学术的前沿,免去不必要的工作,使其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从事其他方面的研究。
2.学习者的特征
学习者的特征一般包括性别、年龄、知识掌握程度、社会生活经验等内容。但是,我们所探讨的网络环境下进行终身教育的学习者,其学习动机不同,着重点不同,学习风格不同,因此学习者的特征也有所不同。
(1)在网络环境下参与终身学习的学习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在职人员。因此,这部分学习者有较强的学习动机和明确的学习目标。一方面是工作需要适应职业的发展,要求学习者对某一知识点或知识块进行快速科学的掌握;一方面为提升自己的职称,取得一定的文凭,这就要求学习者要对某一门课程或某几门课程进行全面系统的掌握。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学习者可以借助网络这一庞大的信息媒体和基于计算机的各种网络软件,进行资料搜索、在线咨询、交流讨论等。
(2)无论是在校学生,还是在职的工作人员,一般情况都是在业余时间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由于时间的紧迫性,要求学习者要排除外界的干扰,进行高效的学习。并且这类学习者一般都有一定程度的实践经验,这能够更好地帮助他们理解掌握所学的内容。梅瑞尔在《教学的首要原则》一文中指出,当已有的知识或者经验可以成为新知识的基础时会促进学习的发生。
(3)虽然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教学理念有其强大的优势,但是传统的学习理念仍然根深蒂固。有相当一部分学习者依然希望得到面授的教育和系统的灌输式的学习方式。他们习惯于对知识的死记硬背,不愿意思考和灵活地解决所面临的问题。虽然利用现代科技也能提供视频教学,但是由于学习者与教师在时空上的分离,其教学效果也没能够得到显著的提高。所以,要求学习者要尽快适应现代化的学习方式,接受先进的教学理念。
(三)学习者自身素质的提高
网络环境复杂多变,网络信息真假难辨,网络人员鱼龙混杂,网络自身又对学习者充满了诱惑。因此,对网络学习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學习者要对自身所处的环境有充分的了解,具有一定的免疫能力。要能毫不犹豫地拒绝不良信息的诱惑,认清网络信息的真伪,明辨网络人员的善恶。始终明确自身是作为学习者的身份,时时提醒自己,对于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尽量避免。
其次,要综合提高学习者其他方面的技能,如对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种媒体的操作能力。拥有再先进的、人性化的媒体设备,如果学习者不会操作,那这些高科技的设备也只能沦为摆设。外语的掌握、理解能力对学习者也有很大影响。网络使这个世界之间的联系变得十分紧密,不仅体现在国人之间,而且国际之间的交流也十分频繁。并且,一些前沿的学术论文也是由英文写的,这样对学习者语言方面的能力提出了很大的要求。
最后,针对一些特殊的学习者,要求其自身要能够突破心理障碍,保持健康的身心。例如,青春期的学习者,要正确处理异性之间的关系,避免耽误最佳的学习时间;处于更年期的女性学习者,要能够克服心理的抑郁、情绪的暴躁;进入老年的学习者,提高对新兴事物的接受能力,不要担心年龄大学不好,进行自我否定。无论是什么阶段的学习者,要保持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心态。正确处理学习与日常生活,废寝忘食固然可敬,但是身心健康更为重要。
五、对网络环境下终身教育未来的展望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越来越发达,科技更加智能,网络环境下的终身教育也会变得更加完善。先进的教学理念会被更广泛的人们所接受,用于教学的基础设施会更加健全,参与教学人员的素质会有质的提高,从而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将得到飞升。这一切的发展进步,将使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距离进一步缩小。
(一)云服务在教育中的应用
云即运用一定技术手段,使网络终端互联、互通。云服务则要利用互联互通的网络后台提供强大的计算、分析、处理能力,利用云低成本、高性能、共享性的特点,推动教育事业获得重大发展。
构造大型的网络资源共享库。目前,网络教学资源存在分布不均匀、共享程度低、利用率不高的情况。云服务采用的是集中式的储存,便于资源的管理和扩展。同时,云服务支持跨设备跨平台的服务,方便了资源的共享和利用。
创建网络学习平台。伴随着云服务的快速发展,学校、教育机构、学生信息的管理会逐渐迁移到“云”上。云服务将有助于构建学校教学环境、独立自主的学习环境、合作式的学习环境。学习者可以自由地选取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学习内容,实现更好的网络学习。同时,利用云服务将各种教学媒体组合在一起,为学习者搭建良好的学习平台。
云服务作为一种新的计算技术,它实现了低成本提供超级计算服务的可能。云服务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应用,给教育带来了新的契机。作为整合教育资源的有力手段,云计算必定会在教育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云服务将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变革,改善教学方式,为实现终身教育、创建学习型社会做出重要贡献。
(二)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是众多学科交叉应用的产物,涉及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传感器、教育学、心理学等。
从教育教学的发展历史来看,纸、印刷术的出现,广播、电视、计算机的普及和发展,都曾给教育事业带来重大变革。同样,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方面的发展和应用也会带来深远的影响。
虚拟现实技术能为学习者提供逼真的学习、实验的环境,使抽象模糊的理论概念变得生动形象,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掌握。尤其是一些特殊的实验,面对人力、物力、财力的匮乏,让人无从下手,因而耽误实验的进展。如果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便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彻底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大到宇宙天体,小至原子粒子,学生都可以对这些物体的内部进行剖析和观察。在虚拟现实系统中,学习者由观察者转变为参与者,学习者融入虚拟现实系统中成为系统的一部分。
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教学上的应用,开创了“虚拟教学”的崭新领域,它是教育高科技的展示和体现,也是教育手段现代化、信息化的标志之一,有着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结束语
基于网络的教育是对系统的学校教育的一个强有力的补充,更是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环节。它建立在学校教育之上,却不同于学校教育。利用网络进行的学习,更注重实用性、现实性。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几乎很难获得教师以及其他人的帮助,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能依靠自己不断地思考与探索,在思考与探索中掌握所学知识。同时,学习者的学习也不会受到限制,学习者所选择学习的内容也是根据自己的兴趣或者需要而确定的,其所采用的学习媒体以及学习策略也是根据学习者自身条件而选择的。
参考文献:
[1]孙立会.数字化学习情境下终身学习力的构建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1-4.
[2]姬广华.信息技术对终身学习力的构筑[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6:1-5.
[3]王利.网络环境与终身学习[J].中国电化教育,2001(11):1-7.
[4]常咏梅.运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构建终身教育体系[J].电化教育研究,2003(11):50-53.
[5]高志敏.关于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理念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3(1):79-85.
[6]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导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7]周蕴石.终生教育[M].哈尔滨: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
[8]余胜泉,杨现民,程罡.泛在学习环境中的学习资源设计与共享——“学习元”的理念与结构[J].开放教育研究,2009(1):47-53.
[9]鲁宏,黄鹏,崔政,李丽,谷雨.Web 2.0 时代的网络传播[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编辑:王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