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錦榮七星螳螂抒豪情

2017-05-17

今日华人 2017年3期
关键词:傳統七星

猶如七星連貫的步伐

且帶螳螂迅猛的攻勢

習七星螳螂拳之妙處

仿佛天地一體的藝術

李錦榮先生擅於該拳

以此鍛煉身心護健康

更有反鲼武林弘國粹

聯络香江同好成群力

共續中華武學千載情

鍾情武學

延門派輝煌

1928年,七星螳螂拳傳人羅光玉的弟子馬成鑫(建超)參加全國運動會第一届國術比賽,從眾多武林高手中脱穎而出,榮膺榜首。始創於明末清初的七星螳螂拳因此名震一時,羅光玉也因此與鷹爪派陳子正、譚腿派趟連和並稱“精武三大教師”,受邀到各地精武會執教。1930年,香港精武會聘請羅光玉南下授學,七星螳螂拳也於此時在香江之畔扎根、發芽、影響力逐漸擴大。二戰時,羅光玉返回上海,香港精武會七星螳螂拳班由門派第六傳人室弟子趟志民接手任教。往後的日子裹,他教導出無數高徒,其中就包括了現任七星螳螂拳第七傳人室弟子、世界傳統七星螳螂拳總會會長李錦榮先生。

“我15歲的時候開始學七星螳螂拳,經過師傅趟志民十年的悉心教導,得到自師公羅光玉傳至師傅的武學精髓。”還記得學拳的初期,生長並一直居住在香港深水埗的李錦榮先生家附近有許多拳館,亦有不少有名的武術師傅。但他最終選擇結緣七星螳螂拳,可見其對該拳有多麽的喜愛:“以前深水埗跟現在很不同,很多山,離海很近,還有很多武館,連詠春名師葉問都在這邊,現在這些都變了……當時我們在天台學習,每晚練三到四個小時。除了下雨,其他時間從未停止學習。有時雨停了,等地面的水清理乾净,還要繼續練。”正是長年累月的堅持,换得一身出眾的武藝。

十年的功力積累,不僅讓李錦榮先生習得系統的七星螳螂拳,了解該項漢族傳統拳術是以“七星步”為基礎,具勁力剛脆、横里、直撞等特點,擁有了防身之技,同時鍛煉身體,保持健康的狀態,收穫頗豐。1972年,正值青年的李錦榮先生在師傅批準下,開始設館教學,還得到師傅所赠的拳譜及跌打醫書共四本。自此,他一邊深究一邊授課,逐日成長,而自身武學的造詣,也與門派的發展聯繫在一起,並具有了推動七星螳螂拳的能力,擔負起相應的義務。

多年來,李錦榮先生一直勤奮耕耘在武學的沃土上,他灑下的汗水,灌溉出一片芬芳的桃李,不僅有許多華人弟子,更有來自國外的友人,懷着濃厚的興趣前來學習。這給李錦榮先生帶來不一樣的教學體會,思維與想法隨同類經驗的增多在不斷變化——1984年,李錦榮先生為了向世界推廣門派,出版了第一本英文版七星螳螂拳教材。1990年,此書再度編印成中英文對照版七星螳螂拳初中级套路拳書。1992年出版第三本七星螳螂拳高級套路中英文版教學專輯。後超媒體出版社更為李師傅出版中文版七星螳螂拳專輯。

同時,李錦榮先生致力服務1972年註册成立的國際七星螳螂拳李錦榮國術總會,多年以來不遺餘力地推動該會的健康發展。今日,法國、英國、美國、德國、意大利、匈牙利、巴西、瑞士、西班牙、墨西哥、捷克、土耳其、日本及澳洲,都有世界傳統七星螳螂總會的分會。2005年,李錦榮先生又和多位南北螳螂拳高手組成“香港山束螳螂拳聯合會”,旨在弘揚螳螂拳術,增進世界各地螳螂拳文化交流及促進世界各地螳螂拳的發展。

2016年,為求促七星螳螂拳取得更好的發展,李錦榮先生與一眾同門創辦世界傳統七星螳螂拳總會,在首届委員就職典禮上,榮任執行會長的他滿懷豪情致詞道:“中國傳統文化薪火相傳!有必要保留的責任。因此建議成立世界傳統七星螳螂拳總會聯絡世界各地同門,維護傳統尊嚴!”至此,門派的榮光與李錦榮先生紧密相連,門派的未來繼續由他來努力地開闊進取、再創輝煌。

殊榮迭至行無私奉獻

在李錦榮先生眼裹,七星螳螂拳是一種藝術,注重知行合一,具有很强的實際作用。他認為,七星螳螂拳的拳法較為舒展,手法密集速度較快,重在其意,不在其形,剛柔參就,手法有虚有實,有正有奇;總則為勾、摟、採、掛、刁進刁打、黏。粘、貼、靠、欠閃、驕挪因此具有鮮明的特色。

而習武者要發揮七星螳螂拳這些優點,先要對拳的招式及系統有一個明確的概念,清晰了解其中的訣竅。“每個門派都有優點和缺點,不同招式的配合、運用嫻熟的話,足可以避開各種問題,達到完美的演繹和實踐。”李錦榮先生認為,並没有“最强”的武藝,只有最會發揮實際效果的武者:“我覺得習武者如果不熟練,就會讓門派的缺點顯露出來,於是容易被擊破,習武的執著也不能維持下去。很多招式之所以被看出問題,其實是練武者没有加以改善,對問題不加克服,是難以達到更高的級别。”

當年,李錦榮先生正是參透拳理後,充分利用學習的時間,並以自己的能力加以理解消化,後經過勤學苦練,終有所成。今日他對習武的後輩們亦抱以同樣的期望。雖然今天香港人生活節奏快,人們大多忙於工作而難以抽出時間兼顧自己的愛好。但要是肯在武學方面下功夫,能鍥而不捨地鑽研,即使一天花一兩個小時進行鍛煉,日積月累,也能有所進步。

本著學無止境的態度,李錦榮先生將繼續深入武學博大精深的世界裹。與其武藝同步提升的,還有他熟稔的醫術。早年習武,難免發生意外,跌打損傷是家常便飯。而師傅運用中醫骨傷手法為徒弟們療傷,也給李錦榮先生留下了深刻的影響。於是,在習武的同時,他也開始鑽研醫術,更在習得良好技法之後幫傷患診病治病。

李錦榮先生的醫術與武藝相得益彰,同步成長,後更成為註册中醫。他在七星螳螂拳屢獲殊榮之時,其中醫之技也是成就突出:1996年,他擔任皇家香港警察隊員佐級協會的跌打醫事顧問,並任香港警察武術會七星螳螂拳班的教練,還曾任香港中國國術總會獅藝師資訓練班及裁判訓練班導師。在武學的另一個領域,同樣弘揚中華的國粹之光。

武學方面,李錦榮先生的成就更是有目共睹、殊榮無數: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李錦榮先生作為香江武林界代表之一,在回歸及國慶大會任統籌。2007年lO月27日在美國西雅圖接受世界功夫武術段位制總會中、由吴彬師傅頒發十段證書。2008年香港武術聯會聘請其為龍獅顧問。2009年迎束亞運動會大會及慶國慶武術及太極拳公開賽中任大會統籌。2010年深水埗區議會主辦並由李錦榮先生統籌在深水埗區首次以1650人以不同功夫門派一起進行表演,後被列人世界紀錄大全。2011年,李錦榮先生擔任慶祝國慶62周年傳統功夫及太極公開國慶金盃賽大會統籌。2012年及2013年慶祝國慶傳統功夫及太極拳國慶金盃賽大賽統籌及2015年成為全球中國武術家聯會創會會長之

延續着七星螳螂拳的輝煌,李錦榮先生把門派的傳奇繼續書寫下去,猶如一首浩瀚的詩歌,蕩氣回腸;又似一曲宏大的讚歌,繞樑三日。而他將在此基礎上,為帶給七星螳螂拳美好的未來而再接再厲,進取不斷。

猜你喜欢

傳統七星
七星瓢虫
我是一只七星瓢虫
南京古巷熙南里重現明清“笪橋燈會”
七星瓢虫
“世界旅遊日”在澳門
七星瓢虫
七星瓢虫
觀摩“第十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
中醫中藥何時走出困境
圖說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