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码”当先
2017-05-17董莉
董莉
移动支付一直在移动,变化,如影随形。
“忽如一夜春风来,满城尽带二维码”,“你不在扫码,就在去扫码的路上”,“六年前出去吃饭、购物基本都是付现金;三年前出去吃饭、购物基本都是刷卡;现在出去吃饭、购物付款都是扫一扫。这说明什么? 出门捡到钱的概率几乎为0!”诸如此类的段子网上很多,可见得如今二维码的普及程度。而渗透到生活各个方面的二维码支付也席卷了线下支付服务市场。
随着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机构对日常消费场景的不断覆盖,以二维码为核心的扫码支付已成为移动支付大战的重点武装力量。
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非银行支付机构累计发生网络支付业务(不包含红包类等娱乐性产品)1639.02亿笔,金额99.2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9.53%和100.65%。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的《2016年移动支付用户调研报告》表明,超过一半的用户使用和接受二维码支付。
兩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梅兴保提交了一份名为《关于进一步发挥二维码支付社会价值的建议》,他认为,得益于二维码支付技术的普及和推动,中国在移动支付、金融科技等领域实现弯道超车,并积极助力新型智慧城市、互联网+政务等国家战略和规划。随着二维码支付业务的逐步规范,商业银行、支付机构、银行卡清算组织等市场主体正摩拳擦掌,为老百姓带来更优质的支付体验,中国正全面迈向无现金社会。
的确,银行卡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在与现金做斗争,二维码支付从有争议到成为主流线下支付方式,仅用了三年时间。2016年8月,央行牵头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下发《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征求意见稿)》,在叫停两年后,二维码支付的地位重新被认可。随后工行、建行、民生、招行等银行纷纷跟进。去年12月,中国银联发布二维码支付标准,并在今年也加入到二维码支付的战场。
在苏宁金融研究院看来,随着银行和银联的介入,线下扫码付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在此期间,尚未实现盈利或缺乏雄厚资本支持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将率先出局,市场也将由目前第三方支付企业为主且双寡头竞争的格局进入由十余家全国性银行、银联、三五家第三方支付企业参与其中的多头竞争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