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当代高校体育教育与训练工作探究

2017-05-16肖进

科学与财富 2017年12期
关键词:当代体育教育高校

摘 要:目前,我国高校越加重视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其能够对综合性培养人才起到一定作用,并能对培养学生的体育情操产生重要影响。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各方面因素,如学生参与积极度不高、师资配置不合理和教学实践缺乏等情况,严重影响了体育教育和训练的效果。因此,本文简单阐述了当代高校体育教育与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体育教育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当代;高校;体育教育;训练工作

当代高校的体育训练主要包括游泳、跑步等项目,其主要是为了对学生个人身体素质的提高,如果一些学生自身体能较差,很有可能在训练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比如缺氧而休克的情况,为正常的训练带来阻碍。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训练项目,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来逐渐提升训练强度。

一、当代高校体育教育和训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完成的测评体系

很多高校在测评体育考试时,其测评方式十分单调,主要针对于学生的体育 能力来进行,这比较利于自身体育素质较好的学生。但在实际情况中,身体素质和体育能力一般或者较差的学生不在少数,如果完全依靠体育能力来衡量学生的体育成绩是很不合理的,其会直接降低这部分学生的训练积极性,在后期的体育训练中也会影响参与主动性。

(二)缺乏对体育教育的认识

目前,很多高校教育者和学生都认为体育教育属于一种可有可无的学科,在实际训练过程中也没有较高的学习热情,甚至出现随意对付的训练状态,学生参与该学科完全是为了修学分,缺乏对体育教育的正确认识。同时,学生没有通过体育教育获取到体育训练的收获,缺乏对该学科的兴趣。

二、高校体育教育与训练工作的策略探究

(一)体育教学考察标准的合理定制

当代高校为了顺应教育的发展都在不同程度的进行教学改革,而体育教育训练也需要加以创新,体育考察标准的改革是是在必行的。基于我国教育基本情况,不管是哪个学科都需要通过相应的考核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其也是对教学能力的考察,更能通过考试来适当调整教学方式。其实,体育课程不能完全在意学生的考试成绩,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态度和每一次的进步才是最大的成绩。同时,教师需要充分肯定那些体育素质较好的学生,并可以对其进行一些针对性的难度培养。但对于一些体育素质较差的学生,教师需要花费更大的耐心和时间来进行指导,对学生的每次进步予以鼓励,促进学生对体育训练的学习信心。比如一些学生在刚开始接触跑步时只能支撑到400米,教师不能以800米的要求去强迫他们,而是需要通过一定时间的体育训练来逐步提升他们的能力,慢慢的提升到500m、600m、800m,对学生的每一次进步加以肯定。另外,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合理的考察标准,尽量兼顾到各种体育能力程度的学生,并采取强者带动弱者的方式来全面提升体育教育效果。

(二)通过竞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体育训练积极性

不管是工作还是学习,人们都会因为良性的竞争而起到提升自我能力的作用,其是促进人们不断提升自我的有效方式。当代高校体育教育与训练中,教师可以适当的安排一些竞争活动,比如一些体育项目的比赛来让学生提高训练的积极性和动力,并养成积极乐观、向上的良好心理素质。同时,学生可以在竞争活动中明白运动精神,其能对今后的学习及发展产生很好的作用。比如在进行羽毛球的训练教学中,练习是传统训练的主要方式,学生没有实际拥有比赛机会,长期锻炼性的方式势必会让学生感受到枯燥和无趣,羽毛球的教学效果也不能得到提升。所以,教师可以为此而采取相应的比赛,通过积分制度的方式来融入到平时的训练中,将每一次的训练都当成比赛且在个人人头上进行积分累计。当一个学习阶段结束以后,教师可以计算出学生的总积分,并积极表扬积分靠前的学生。这种良性的积分制度能够让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并重视每一次的训练。

(三)提高体育教学的趣味性

体育教学的枯燥乏味是当代高校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而且该项课程在高校中所占的比重不大,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积极采取主观能动性来提高教学趣味性是很有必要的,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比如在进行田径训练中,可以有效的融入一些娱乐性的项目,比如负重赛跑和两人三足等方面的项目,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

结束语:

体育教育作为高校中的一项基础课程,其应当受到和其他文化课程的同样重视,其能对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产生有效作用。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融入一些趣味性的内容,并有效构建体育考核标准等方式,来完善体育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在训练过程中享受到运动的乐趣,并体会运动家的毅力和精神。

参考文献

[1]顾问. 发展角度下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0:152-154.

[2]刘强,邹延宁,杨欢. 高校体育教育中大学生体育训练营的应用[J]. 體育世界(学术版),2016,08:156.

[3]郭学敏,胡海鹰.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训练专业硕士研究生运动技能的现状调查与思考[J].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05:106-110.

作者简介:肖进,男,湖北武汉人,1967.12,大学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训练。

猜你喜欢

当代体育教育高校
关于当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分析
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课教学现状及改革设想
“《当代》文学拉力赛”2016年第五站读者来信选登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探寻体育教育的精神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