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士官任职教育特点 努力提高教员能力素质
2017-05-16杜乐伟
杜乐伟
摘 要:目前,士官任职教育教员的能力素质与培养“能打仗、打胜仗”的高素质士官人才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本文通过分析士官任职教育的特点及对士官任职教育教员的基本要求,从打造一支“双师型”骨干教员队伍等四个方面阐述了提高教员能力素质的方法途径。
关键词:士官;任职教育;教员;能力素质
教员队伍是院校教育的基础和关键,尤其是任职教育院校中从事专业教学的教员能力素质,对提升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显得更为关键和重要。当前,士官任职教育正在以“教为战、学为战、训为战”思想为指导,紧贴部队深化教学改革,这对教员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士官任职教育需要,推动士官任职教育创新发展,必须下大力气提高广大教员的能力素质。
一、士官任职教育的特点
士官任职教育是为适应军队岗位任职需要而进行的专门知识、技能和素质教育,使受教育者成为武器装备使用、保管、维护所需要的、具有一定组训施教能力的应用操作型人才,同军队其它类型的教育相比,士官任职教育具有如下特点。
(一)教学对象的认知能力较弱
士官学员大多数具有初中文化程度,文化基础较为薄弱且参差不齐,思维水平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的时期,学习离不开教员的指导,这些都说明士官学员的认知能力较弱。
(二)教学目标具有显明的岗位指向性
士官的选拔、晋升都要经过相应的学习培训,以便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这是士官使用的一条根本制度。这一制度决定了士官任职教育具有明显的岗位指向性,其直接目的是满足学员第一岗位任职需要或者岗位变换的需要。
(三)教学过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士官任职教育教学过程强调:“工作怎么干,学就怎么教”,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员获得岗位任职必需的知识、技能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其教学目标较强的针对性和岗位需求的实用性,更加突出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环节。
(四)教学内容具有显著的动态性
士官任职教育是提供学员任职岗位所需求的知识、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适应“打赢”现代战争的需要。它要求任职教育要提供现代战争应具有的高新技术知识,课程内容应随着武器装备的更新发展而及时更新,使其始终处于动态的发展变化中。
(五)教学训练具有突出的综合性
士官任职教育时间短,对动手能力要求高,为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岗位培训需求,在课程设置、内容选取、装备操作、教学方法等方面皆以实践为基础,出现多形式、多方向的学科交叉和专业融合,综合性较强[1]。
二、士官任职教育对教员的基本要求
教员是决定士官任职教育走向成功的核心要素之一,为适应新一轮士官任职教育教学改革,对士官任职教育教员提出如下要求。
(一)必须具有“双师型”教员素质
士官岗位任职教育的职业性、目标性、实践性和技术性特征决定了从业教员应该是“双师型”教员。这里的“双师型”教员可以概括为“一全”、“二师”、“三能”、“四证”。“一全”,是要具有全面的职业素质;“二师”,是指既能从事专业理论课教学,又能从事专业技能训练,既是任职教育教学活动的“经师”,又是引导学生成长成才的“人师”;“三能”,是指具有能进行专业理论或专业技能的教学能力,具有科学研究的能力,具有专业技术开发及应用的能力;“四证”是指取得本科以上学历(学位)证、技术(技能)等级证、职业技能鉴定证和教员上岗资格证。
(二)必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
士官任职教育是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出能打仗、打胜仗的高素质士官人才,这就要求教员必须确立“教为战”的教学指导思想,围绕打赢现代高技术战争设计教学目标,选定教学内容;围绕岗位任职能力形成创新教学方法手段,大力开展实践性教学,使学员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为实战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增强作战适应能力。
(三)必须具有课程开发和教学设计能力
目前,士官岗位任职教育是在以前学历教育的基础上展开的,采用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还不能适应岗位任职教育需求,需要进一步开发和改革。这就要求教员能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适合教学的学习内容,并通过整体教学设计,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有机地结合到工作过程中去,从而具有课程开发和整體设计能力。
(四)必须掌握现代化教学方法手段
士官任职教育,具有学制短、内容多、标准高的特点,在较短的时间内,既要保证专业教育必需的专业基础,又要使学员具有适应岗位需要的任职能力,这就要求教员除科学编排课程、精选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讲求实用高效外,还必须充分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和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可以通过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网络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仿真教学、虚拟教学等现代教育手段,以便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员获得更多信息,提高岗位适应性。
三、提高士官任职教育教员能力素质的方法途径
深化士官任职教育改革,不断提高士官任职教育教学质量,教员队伍建设是关键。因此,士官任职教育院校应从四个方面入手,多措施并举,提高教员的能力素质。
(一)从骨干入手,打造一支“双师型”骨干教员队伍
教学骨干具有“以点带面“的示范、带头作用,“双师”素质是对士官任职教育教员的基本要求,一支过硬的“双师型“骨干教员队伍是院校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从教员培养角度来讲,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双师型”教员骨干,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是严格选配骨干教员标准。在骨干教员的选拔上要按照有利于学科的交叉和技术的综合,有利于学术交流和合理的人才流动思路,抓好梯队建设,进行优化组合。二要拓宽来源渠道。可以从部队选调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人才充实到骨干教员岗位,也可以从军地院校选用品学兼优的高学历人才充实到骨干教员岗位,还可以从部队聘请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的指挥军官、专业技术军官和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士官充实到骨干教员岗位,形成各类人员优势互补。三是鼓励参加全国的专业技术等级资格考试,让更多的骨干教员真正做到“凭证上岗。”四是加强骨干教员送学,为骨干教员创造机会和条件提高综合素质。
(二)加强实践锻炼,提高专业实作技能
过硬的专业实作技能是对士官任职教育教员的基本要求,实践锻炼是提高教员专业实作技能的有效途径。要提高士官任职教育教员的专业实作技能,必须从实践锻炼抓起。一是分批组织教员到部队任职、代职或兼职,了解部队人员的思想、武器装备,训练方法等,为日后教学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而且通过亲身实践和学习,提高了专业实训能力。二是组织教员参加部队演练或导弹发射等活动,让他们深入到班、排、连等基层单位观摩训练,熟悉武器装备的战术、技术性能和使用方法,对提高教员的专业素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三是利用校内实训中心开展专业教员校内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及考核,提升教员的实践动手能力。四是选派专业教员参加各种培训机构、高校组织的技能培训班或装备厂家进修学习,提高专业教员的实践教学能力。
(三)坚持以研促教,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提升教学能力
教学与科研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教员要广泛参与科研课题,注重在科研创新中提高教学能力,尤其要重视教研类课题的研究,以便更好地实现科研为教学服务的目的。为此,一要鼓励年轻教员加入自己感兴趣的科研团队,利用学科带头人的研究方向和学科优势,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进行科研攻关。二要支持教员参加军内外有影响力的学术论坛、学术会议和院校之间的学术交流,通过走出去的方式开阔视野、接受新的信息、学习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为科研和教学创新开阔思路。三要定期安排教员深入部队调查研究,了解部队的实际情况,掌握部队面临的具体任务,研究部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便丰富教员的军事专业知识,吸纳部队各种演习、训练的先进经验,听取部队对毕业士官学员的反馈意见,使教学更加贴近部队、贴近实战,增强教学科研的针对性、前沿性和指导性。
(四)加强业务培训,掌握基本教学手段和信息化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向信息化转变是培养适应未来信息化作战人才的根本要求。士官任职教育学员不但要从教员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学到从事某一专业工作所需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还要能学到实际工作要求必须精通的本专业相关业务处理能力,主要是指相關的由信息平台支撑的各种业务工作系统或软件。特别是我军信息化建设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对教员的信息化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员不但要掌握面对面的理论讲解、板书说明、现场答疑等传统的教学手段,还要具有较高的信息化素养,灵活使用网络、多媒体、模拟仿真等信息化教学手段,教授学员信息化知识,培养学员信息化素养,所有这些都需要定期对教员进行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育技术、相关教学软件等地培训,以便全面提高教员的教学能力,以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对信息化素质的更高要求[2]。
参考文献
[1] 董传忠.把握士官岗位任职教育特点培养高素质教员队伍[J].火箭兵士官,2013(2):8.
[2] 翟珂光等.积极适应任职教育需要努力提高军校教员能力素质[J].后勤学院学报,2013(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