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企业不再抱着水缸“喊渴”
2017-05-16张璐
文/张璐
让企业不再抱着水缸“喊渴”
文/张璐
【把脉】
我国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较高素质劳动力,却面临着全国高级技工缺口近1000万人、众多企业“抱着水缸喊渴”的尴尬局面。这不禁让我们深思:我国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究竟哪一环节“拖了后腿”?围绕社会地位不高、待遇偏低、发展机制不畅、职业教育改革等问题,不同行业的专家学者、教育工作者等纷纷建言献策,以期破解“一匠难求”的难题。
转变观念,畅通成才之道
“国内长期以来‘重学轻术’的传统,使得人们对技工带有习惯性的歧视和偏见,技工社会地位低,得不到尊重。”成都市技师学院主管招生就业的党委副书记庄永辉认为问题症结之一便是社会意识的“执拗”。“反观国外从事技术工作的工人,尤其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受到人们的普遍尊重。这一现象折射出的是一直以来教育培养模式的弊端,是整个社会对人才评价体系的偏差。”
“要打破社会、学生、家长对技工教育的偏见,首先要对学生和家长做引导,让他们认识到,技工教育更强调技能训练,高度重视实际操作能力、岗位上职业适应能力以及与企业合作能力。”庄永辉坦言,近年来随着技校生就业前景的日益走俏,家长和学生对技能教育的接受程度正在提升,但在畅通技能人才成长方面还有不少阻碍,比如不少学生空有一身好技术,却被学历资格拦在了晋升通道前。“应当打通学历认证之路,采取套读大专、本科的方式让学生能获得大专、本科文凭,同时也可鼓励学生通过单招考试取得全日制专科学历。”
南充市技工学校副校长侯建东则指出,要拓宽技能人才的职业发展空间,积极探索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员、技术管理人员职业晋升转换的“立交”通道,实现技术工人职业资格系列与工程技术专业技术职务系列的相互转换,重构高技能人才职业发展的通道设计。从根本上解决技能人才只能在技师和高级技师一条路上“走到黑”,与其他职业和岗位之门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等问题。
提高待遇,让技能人才“名利双收”
“目前,一个工人从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到高级技师,随着技能等级的提升,薪酬待遇成长的梯度不够大。应该建立一套制度化的技能人才薪酬体系。”今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电气液压气动有限公司总工艺师李斌这番话让人们的目光聚焦到了技工待遇的问题上。
对此,辽宁省人社厅职业能力建设处副处长闵初旭认为,应当健全多元化的高技能人才成长激励机制。从待遇、荣誉等多个方面给高技能人才以激励,让优秀高技能人才“名利双收”。要改革完善技能人才晋级增资制度,将工资福利待遇向技术岗位(工种)倾斜,创新专业技能岗位津贴制度,对那些在关键技术岗位锐意创新、做出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可运用股权激励,以补充保险的方式提高其保障水平,并在落户、休假、住房等具体待遇上予以倾斜。
“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并不仅仅是完善企业工资制度的问题,还包括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水平。”邢台技师学院院长荀凤元指出,这需要建立健全技术工人待遇的法律政策保障,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风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加快培养成千上万的高技能人才,进而推进人才强国、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现。”
文化厚植,坚守工匠精神
古人云“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工匠精神蕴含着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敬业执着,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的精神理念。不少专家就认为,要培养更多的技能人才,须从培育工匠精神的文化土壤上下功夫。
成都市技师学院主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陈昌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职业学校作为技工教育的前沿阵地,首先要通过德育课进行工匠精神的引导、在教学中渗透工匠精神素养,引导学生知行合一,深入了解身边的能工巧匠,立志成为一名对国家、对社会有所贡献的当代工匠。其次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上强调把工匠精神渗透到所有专业课的教学中,以各专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专业热情。再者,加强以赛促教,定期组织校内技能大赛,把国赛、省赛等项目融入到教学中,组建集训队,将技能大赛纳入正常教学机制。“通过这些措施,多措并举,激发学生学习技能、苦练技能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对此,李斌也表达了相同的感受:“我认为工匠精神的核心是坚守和孜孜不倦,把自己的工作当做一项事业来追求,没有什么高低贵贱,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做一行要爱一行。”他同时表示,要成为大国工匠,往往需要十几年、几十年的功夫,必须要有一种事业心和责任感,没有什么捷径可走。
“必须把工匠精神贯穿到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等各个方面,使之成为所有技能人才的信仰与追求。”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张立新进一步指出,应重点建设六大体系:一是构建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二是健全技能人才评价使用体系;三是完善技能人才竞赛选拔体系;四是构筑技能人才表彰激励体系;五是构建职业能力建设法律政策体系;六是打造技能人才宣传引导体系。推动“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理念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深化改革,让教育跟上产业发展步伐
“目前符合《中国制造2025》人机合一的能工巧匠培养机制和能工巧匠需求预测系统还未有效建立,人才培养规划难以对接落实。”浙江省湖州市政协副主席沈琪芳指出,应加快实现产业和教育深度融合,包括鼓励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发挥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等。
其实,沈琪芳提出的这一培养模式已付诸实践,即是在多数技校和企业之间开展的“校企合作”。但这一目前多数技校的主流办学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沈琪芳建议,推进校企股份合作模式,共建产学合作机构、培训专业、课程、实践基地等;推进“职业技术培训园区+科技园区”的建设,形成具有产学研特点的职业技术培训园区化发展态势。
“技校要紧盯产业发展需要,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培养适销对路的高技能人才。”侯建东也指出,要充分发挥“校企合作”这一特色,大力推行校企共建共管的多主体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把学校理论教学与企业的实训技术和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教学与企业零距离“无缝对接”。从而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全面提升其职业能力。
瓦轴集团副总经理张石银则从企业的角度提出了建议。他认为,企业是产业技术应用的主战场,更是技能人才发挥作用的主要舞台。在目前技能人才总体素质不高和领军人才紧缺的现实条件下,必须彻底转变重奖励、轻使用的传统思路,强化在使用中培养的理念,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可以通过一二级办学相结合、内培与外培相结合,广泛深入贯彻实施培训计划各项内容。一级办学主要集中培训共性需求类型内容,二级办学主要是根据实际开展常规培训、‘短平快’培训,有针对性地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技术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