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金农梅花的绘画特点
2017-05-16刘霞
刘霞
【摘 要】梅花是中国传统名花,一直以来被人们誉为品格之象征,尤为文人士大夫所钟爱。扬州八家之一的大画家金农所画梅花不类古人,主张“师其意,不师其辞”,以梅为师,不求形似,重在尚意,形成了画梅史上一种独特的风格。本文旨在通过对金农以梅花为题材的绘画作品进行分析,主要从笔墨、构图及形式美三方面分析其绘画特点。
【关键词】金农;梅花;绘画特点
金农梅花颇有创意,风格独特,在画梅史上开创了一代新风。金农、字寿门,号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昔耶居士,金吉金,苏伐罗吉苏伐罗,如来最小弟,百二砚田富翁,枯梅庵主等。作为“扬州八怪”的中坚人物,精通诗、书、画、印,在古版文学上的鉴赏收藏方面都称得上大家。
纵观金农以梅花未题材的绘画,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从中也看出其画梅传达出别具一格的特点,不伤古人,师法造化,笔墨古拙有趣。在画面构成上对“点”“线”“面”关系的处理,让我们对金农的绘画达到一种新的、更深层次的认识。
一、笔墨特点
金农之梅用笔高古,不求形似,重在尚意。其中之“古”因何而来呢?不妨借赵孟頫的“古意说”来解释其意。“古意”并非泥古、复古,而是借“古”而跨越宋代院画之“近”,去形式上的“纤细”“浓艳”,在实践中以“简率”的笔墨,求“意”之复归。金农之梅,大多为墨梅,其笔墨特点大体可概括为:淳厚古拙,拙中生趣;瘦而不枯,细而不弱;肥而不混,笔实不呆;出笔缓慢,慢而有势;刚健而又柔美清新等诸多特点。虽说出笔缓慢,却不失梅花的气度。杨维桢言:“士大夫画者必工书,其画法所在,即书法所在。”金农重碑学,书从汉隶出,颇有金石之古韵,也印证了“金农以篆隶入画”的说法。确实,从金农的梅花笔意即能看到起书法的笔意。金农书法上的“古朴”,造就了其梅花上的“古拙”,他在书法上的“稚拙”,能让梅花“生趣”,这都是援篆隶笔法入画的结果,使金农的梅花风格高古奇趣,能做到“瘦而不枯,细而不弱”,也正是在运笔中融入了书写的笔力,如同他的小楷书体,刚健中透出清秀,规矩而又灵动,出笔轻松自然。
在用墨上也受书法影响甚重,金农梅作中,大多用淡墨圈花、出笔缓慢,或发枝干,洒脱有势。在梅作中常用浓墨点苔,笔法苍劲有力,同时融合书法上“以拙为妍,以重为巧”的风格,形成古拙奇绝的特点。在用墨上不表现在局部细节的丰富以及形态的刻画,而是笔与墨相结合,凝练成独立的笔墨语言。
二、构图特点
尽管金农梅花作品颇多,形式变化也丰富,各具面目,也很难概言构图的程式性,其中摆脱不了传统画的构图因素。
中国传统绘画在构图上有“布局”、“经营”、“置陈布势”、“章法”等多种提法,它是艺术创作中至为关键的环节。金农作为文人画家也摆脱不了传统文人画家作画的形式。金农天资聪颖,博学多才,常年出游的经历丰富了他的人生阅历及情感体验,赋予他独特的艺术追求。传统文人画家主张构图的随机性,有所谓“不知然而然”,“不期合而合”的跟着感觉走的状态。如石涛所谓“神遇而顿悟”仿佛对构图的“惨淡经营”不屑一顾,更重在“信手拈来”的及时性,不拘构图成法,而已平实的手法“信手拈来”的创作态度,这也正是文人作画的一贯态度。
金农的梅花,自创新格,冷逸清雅,笔墨古拙简练,意境悠远。其构图形式追求平面化,這种平面化构成与现代构成有着相似之处,现代构成重点突出点、线、面的平面化构成,放弃透视,层次概括,压缩,画面简约而强烈,注重空间的节奏、分割,有意识加强装饰意味或观念意识。虽然中国画本身建立在平面化构成上,亦以点构成的点、线、面相对而言更几何化、抽象化,线、面构成的三要性。现代更加强调整体协调关系。金农的梅花和王冕梅花相比,更加意象化、抽象化,梅花更多的为象征符号,注重空间布置的整体感,和他的书法有着深层渊源关系。
三、形式美特点
古拙天真,清奇冷艳,意境深邃,这是我们从金农的梅花作品中可以看到其风格特点。金农追求稚拙之美,用笔古朴,造型生拙,平实不呆,歪斜不正,作品流露出自然天成之趣。正如伍鑫甫先生之评价:“非作者不能画,而是力图打破完美、工整、细润的造型传统,从不经意、无所着力中追求美感,反映一定的情思、意境。这种稚拙之美,令人玩味。以形写神、神与意会,以心境来抒写性灵,正如《画竹题记》中言“新草一枝,出之灵府,清风满林,惟许白练雀飞来相对也”。因此,所写之梅,富有情趣,深含内蕴的意境。在艺术上主张革新意识,不拘成法,主张法自我立,与众不同是他绘画中最大的特点。金农强调师古人之意,不师古人之迹。师法造化,主张法自我立。金农在梅花的表现上也颇多独到之处,如:表现“落梅萧萧”之满地残梅飘零之境况,以及以梅为主题结合古墙院体落的画法,在前人中罕见。富有生活体验,着重烘托意境的手法,无疑给梅花带来了新意。在形式上上诗、书、画、印结合,作画参与了书法功夫。比之前绘画和同时代绘画放多干敛,奇多干正,写多干工,刚多干柔,拙多于巧,朴多于华。因此,金农被认为是扬州八怪中格调最高的画家。
综上所述,金农不受古法束缚,以独特的气质、情感和艺术才能,寻找自我,这也正是顺应了历史和艺术发展的趋势,因此,他的这种继承与开拓的艺术精神,即使在今天仍留给我们很多启示。在他的绘画中能造出浓浓的真率之趣,这正是金农绘画最感人、最可贵之处。总之,金农的艺术成就及其深远的影响,并非是一种偶然的文化现象。
参考文献:
[1]金农.《冬心画谱冬心画梅题记》,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年
[2]金农.《冬心画竹题记》,神州国光社,民国36年
[3]俞剑中.《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下)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