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医疗保险的经济分析
2017-05-16朱秀珍
朱秀珍
【摘 要】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探讨最为合理的医疗保险流程标准化体系,继而寻求最为科学的医疗保险经济管理流程标准化方法,再考察医疗保险管理流程标准化体系建立之后的成就。根据专家的相关意见,以医疗保险经济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和服务效率为基本导向,继而提出一套比较完整的和具有创新性的医疗保险经济管理流程标准化的考核指标体系,再分析清楚医疗保险经济管理基本现状,促进经济管理的认知能力提高。
【关键词】医疗保险;经济分析;流程标准化
医疗保险的管理体系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方面:(1)经济管理方面;(2)业务管理方面[1]。经济管理是业务管理的主要保障,将经济管理和业务管理互为结合能够显著提高医疗保险的绩效考核。经济管理与业务管理互为结合组成医疗保险的有机整体,医疗保险的管理标准化在上述两者结合中产生。医疗保险本身的服务效率和可持续发展是研究医疗保险经济管理标准化流程管理中最为重要的,與此同时,医疗保险本身的服务效率是医疗保险绩效管理过程中服务质量的重要表现。从上述角度来看,医疗保险的核心标志是:(1)公益性;(2)可持续性;(3)服务效率。
一、医疗保险经济目的
通过医疗保险的经济管理流程标准化体系,最终可以达成以下几种目的:(1)摸清楚底细;(2)起到引导作用;(3)提高医疗保险运行的标准化。建立医疗保险的经济管理流程标准化考核指标体系,能够基本了解好医疗保险的经济管理基本观念、基本能力和发展现状等,尤其是能够在医疗保险的经济管理方面累积经验,继而取得相应的成绩和解决已经存在的基本问题。因此,能够摸清楚医疗保险经济运行的基本底细。另外,建立医疗保险经济管理流程标准化指标体系能够引导好医疗保险的经济管理方向,通过引导能够调动医疗保险各个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实现维护医疗保险的公益性,保证其可持续性的发展目标。通过经济管理考评体系,能够加强医疗保险的经济管理意识不断提升,最终实现经济管理的精细化和规范化,最终提高医疗保险的运行绩效。一般而言,行政主管部门对医疗保险组织开展经济管理考评时间里科学的医疗保险激励约束机制,能够促进现代医疗保险的管理制度建设。在对医疗保险的经济进行考核时,上级主管部门不仅仅可以做到监督的作用,而且还能够为医疗保险的相关建设起到完善作用[2]。
二、医疗保险经济管理分析
医疗保险经济管理流程标准化指标体系中的可操作性和合理性是标准化考核工作中的基础,对于考核指标的选择非常关键,考核指标是否科学合理对实际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科学的经济管理考核指标直接关系着医疗保险员工的绩效,也关系着是否能够及时解决问题和医疗保险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等。在上述工作中,选择经济管理考核指标标准原则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方便使用,便于获取。在医疗保险经济管理体系中,尽量选取医疗行业中最为普遍使用的评级指标体系。标准化流程考评是经济管理工作中最为常规的工作内容,积极努力做到不增加医疗保险的工作量,经济管理流程的标准化能够采集到常规报表和日常管理业务工作,从而降低工作整体运行成本,继而保证能够积极反映出实际发展情况。其次,对其进行重点管理,进行正确引导,医疗保险经济管理在某种程度上说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地反映出医疗保险在公共服务的业绩、经营状况和整体社会效益,从而体现出医疗保险的基本工作职能。医疗保险经济管理的流程标准化体系应该根据我国的相关政策来进行有效选择,以期能够得到各方支持。另外,对于操作而言也更加的容易,同时运用也更加的灵活。操作简单是医疗保险经济考核绩效工作中最为相关的指标参考原则,是的相关指标能够在医疗保险经济管理中进行合理运用。医疗保险可以通过较为灵敏性的指标,得出经营上的绩效考核结果,再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医疗保险经济管理流程设置
在开发医疗保险流程标准化指标过程中,需要考虑清楚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内容:(1)财政补助;(2)行政主管部门;(3)医保管理等。上述几个方面的管理内容梳理了政府、患者和医疗保险在经济运行中的权责利关系。在设置相应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所采用的管理目标进行创新性改变。设置的医疗保险经济管理流程标准化立足于医疗保险的规范性和科学性要求,以实现医疗保险的公益性和可持续发展性为基本切入点,分别设置了一级评价指标和二级指标。
全面预算管理:①预算全额管理,权重为3.75;②预算全程管理,权重为5.00;③预算全员管理,权重为2.50;④预算执行率,权重为3.75;⑤财政项目预算绩效,权重为3.75;⑥ 指令公益任务管理,权重为6.25;医药费用控制:①医药费用管控目标,权重为2.00;②药品和卫生材料管控,权重为2.00;③医保洁付管理,权重为2.00;④ 门急诊次均费用,权重为4.00;⑤出院者平均医药费用,权重为5.00;⑥药占比和卫生材料占比,权重为4.00; ⑦医保病人医保目录外药品,权重为1.00;内部绩效管理:①内部绩效管理制度,权重为3.00;②人员岗位设置以及相关职责,权重为4.50;③人员支出占业务比重支出,权重为2.25;④ 管理费用率,权重为1.50;⑤医疗保险服务质量,权重为1.50;⑥出院者平均住院天数,权重为2.25;节能降耗:①节能降耗工作制度,权重为1.50;②重点用能单元节能措施,权重为2.50;③节能降耗业绩结果运用,权重为2.50;④ 每业务密度能耗,权重为3.00;财务风险控制: ①年度经济管理重点,权重为3.00;②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权重为2.00;③全成本核算,权重为5.00;④ 经济合同管理程序,权重为1.00;⑤闲置设备管理,权重为2.00;⑥内部审计监管制度,权重为3.00; ⑦医疗保险经济运行制度分析,权重为2.00; ⑧百元医疗收入成本,权重为3.00;综合满意度: ①门诊患者满意度,权重为3.00;②住院患者满意度,权重为3.00;③医疗保险全体职工满意度,权重为4.00。
流程标准化体系按照一定的标准 来进行评分,最终根据得分情况将 医疗保险的管理成绩分为以下四个等级:(1)优秀;(2)良好;(3)一般;(4)较差等。医疗资源和医疗服务提供的相关支持等反映了医疗保险的整体经济管理状况,对于评价医疗保险的经济管理活动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但是,由于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再加上诸多各种不可比的因素,将上述指标作为监测指标且不进行评分,能够组织专业的人员进行深度分析。在考虑到预算管理区域分布状况和业务基本特点等,需要采用纵向比较为主的基本原则。确定指标标准值的同时需要充分考虑综合医疗保险和私立医疗保险之间的差别,部分指标标准通过对专科医疗保险的摸底来进行调查来确定。本次建立的经济管理流程标准化体系是从医疗保险的经济管理角度出发的,具有以下几种特点:其一,具有开创性;其二,导向比较明确;其三,站位比较高。
结束语
本次经验得出,做好医疗保险经济管理流程标准化,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经验:首先,医疗保险的相关部门领导应该积极配合经济管理流程标准化考评工作,此项过程较为复杂,相对于领导的考评而言,应该加强院方领导的相关部门积极参与进来,继而实现考评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其次,流程体系的建立过程中需要反馈绩效,将经济管理考核结果公开之后,将管理考核工作公开化和透明化,及时提供经济管理改进措施,再提出针对性的意见。
参考文献:
[1]杨永梅.医保支付对医生行为影响的经济分析[J].医学与哲学,2016,37(7):66-69.
[2]王鸿勇,王黎勇,王军等.医保信用等级制度对医疗保险的经济约束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0,29(11):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