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词典里没有“差生”
2017-05-16胡小君胡世维
胡小君++胡世维
【摘 要】差生这样的称谓成为教师推卸责任的绝好借口,工作失职的挡箭牌,于是“差生”这一名词摇身变成平衡教师心理的一剂安慰药。或许这就是差生这个词产生的根源和存在的理由。
【关键词】教师;词典;没有;差生
一、产生“差生”这一称谓的原由
差生之称谓由来已久。从表面上来看差生这一称谓没有什么不妥,你的学习成绩总是不及格,还不思进取,不完成作业,上课也不听讲,是差生;你的思想落后,行为习惯差,还不服从管教,是差生。你看,差生这一称谓难道不是很合理?和那部分学生不是很相称吗?顽固坚持这种说法不仅及其片面,还折射出教师自身存在的缺陷,或者教育观念的落后。它是教师的功利思想在作怪,是教师片面评价学生的产物,学校教育主要考察学生的两种智能:数理逻辑智能和语言智能。有的学生恰恰这两种智能不占优势,容易被认为笨,而划入差生行列。当然因为你是差生,你的成绩差是理所当然的,作为老师也无能为力,谁叫你先天不足呢?差生这样的称谓又成为教师推卸责任的绝好借口,工作失职的挡箭牌,于是“差生”这一名词摇身变成平衡教师心理的一剂安慰药。或许这就是差生这个词产生的根源和存在的理由。
但是差生这种称谓不科学,与现代教育理念严重违拗,它是人为造成的!程鸿勋教授说过,差生是学校、家庭、社会综合教育不力造成的;或者说差生是应试教育的产物,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学生视分数为命根,拿分数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应试教育迫使教师仅仅关爱分数高的那部分学生。大学者胡适曾经这样说:“一个人小的时候,最是要紧,将来成就大圣大贤大英豪大豪杰,或者是成就一个大奸大盗小窃偷儿,都在这家庭教育四个字上分别出来”。现今社会独生子女多了,家庭条件好了,隔代管教,甚至请他人管教孩子的现象也多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很多家长往往忽略了孩子的严格教育,对孩子“错爱”、“宠爱”、把孩子惯得不像样,如对人没礼貌,本该由孩子自己做的事情而由父母、爷爷奶奶代办,一边做作业一边讲话,或者要大人陪伴做作业,做事磨磨蹭蹭等。
二、“差生”这一称谓犹如一座无形的大山,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对学生造成严重伤害
1.容易以点带面,忽视学生的整体性。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心理都很脆弱,很敏感,家长或老师的冷暴力一个歧视的眼光、一句偏见的话语,都有可能让孩子产生自卑、消极的情绪,甚至自暴自弃。我们区分优生和差生的标准缺乏科学的依据,往往放大学生身上的某一个优点或缺点而把他冠之以优生、差生。忽视学生整体的发展,漠视学生数理逻辑智能和语言智能以外其他智能的存在与发展。譬如,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等等。抱着这种僵化的眼光看待成长中的学生势必阻碍甚至破坏学生的持续发展。
2.增大学生心理压力。差生这样的称谓会给孩子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差”字毕竟不是个好字眼,刺激味太浓,单从字面上分析,“差”是愚蠢之意,带有明显的贬义,甚至有一種侮辱性质。对一个自尊性强,叛逆性强的孩子而言,差生的称呼在他脑海中,可能会被他理解成为“辱骂他是白痴,笨蛋”。对于性格内向的孩子而言,差生的称呼,会极大程度上打击他的学习积极性,认为自己天生就是这样的愚蠢,怎么努力都是不会进步的。“哀莫大于心死”,孩子的自尊被摧毁,自信被打击,智能就被扼杀了,整个人就垮了。
三、树立新思想新观念,从教师的词典里删除 “差生”这个词语
教师承担的是传道解惑的职责,对学生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因此,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在这个过程中,消除教师错误观念,树立科学的育人观就显得十分重要。
1.辩证地看待每个学生。实际上,每个学生身上既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优点和不足并存,每个孩子都具有双重的身份,他们是好孩子与坏孩子统一体。陶行知曾经告诫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 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不能因为学生的某一个缺点或不足就否定学生的全部。
2.树立没有差生的观念。没有所谓的“差生”,应该相信他们不是天生就无能,而是一群“才能未被开发之人”。 只有把教师心目中的“差生”概念扭转过来,才能使教育回到科学的教育规律上来。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认同并且正视学生学习成绩存在差异的客观现实,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真正做到对每一个学生都一视同仁,以发展的眼光发掘每一位学生的特长。
3.爱和了解是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没有爱就不会有教育”,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充分了解自己的学生 ,诸如他们的性格、习惯、兴趣、爱好、短长、潜能和心理状态、家庭状况以及缺失的成因,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估,才能避免偏颇,给学生以尊重和关爱。教育学习困难的学生一定是自信心崩溃的学生,他们怀疑自己的能力,不敢想不敢做,最后越滑越远,庸碌无为。用爱的目光注视学生的成长,用爱的温情融化学生那颗逐渐冰冷的心,学生内心不断强大,他们不仅乐学,而且个性会得到充分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样的话,教育就进入了理想的状态。
4.遵循教育规律,用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 “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简单地将学生划分为‘优、差,要以发展的眼光发掘每一位学生的特长。”林丹华指出,“对犯错误的学生,如果不是立足帮助,而是立足否定,教育就会偏离轨道。”好比一个有点儿烂的苹果,是全部抛弃还是切掉烂掉的部分?切掉烂掉的部分,剩下的是好的,还能得到。如果全部抛弃,就什么都没有了。对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要让他们感觉得到自己能变化,首先要让他知道自己不是差生,也就是发现他们的优点。数学不好的同学文章写的好,不妨在数学课上读读他的文章;语文不好的他擅长外语不妨让他说几句外语……
每个孩子都好比是一颗不同果树的种子,是苹果永远长不成橘子,不要因为苹果价钱高,就把橘子、葡萄、桃子都按种苹果的方法去种。让橘子长成苹果,这是不可能的!要承认差异,发现孩子的智能优势,因材施教;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对孩子永久的期待,相信他们总有闪光的时候,这时,他就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