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让数学课堂教学焕发生命力
2017-05-16蒋先昭
蒋先昭
【摘 要】课程改革重在课堂教学的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整个课堂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只有不断创新和改进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才能使数学课堂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才能达到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关键词】激发好奇;培养好问;敢疑;敢为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广大教育工作者越来越意识到推进素质教育,必须改革课堂教学,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强调封闭,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去获取知识,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和程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而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只有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才能使学生得到最理想的发展,只有创新的教学才能使数学课堂教学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一、在新知的导入中,激发学生好奇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出完美的戏剧必定有一个精心设计的“序幕”,导课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一个人当他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著地去探索。好奇心,使人富有追根究底的精神,使学生在高昂的求知欲中探索知识。因此,教学中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例如:我在教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一上课便对学生们说:今天我们先来做一个数学“游戏”,同学们一听“游戏”,精神大振,老师又说:“只要同学们说出任意一个多位数,老师便能说出它能不能被3整除,倘若不信,请同学们在自己练习本上任意写一个多位数计算一下,然后说给老师”,同学们心里都装着一个谜。于是算呀算,并且争先恐后的发言,有的想试一试老师说的真伪,有的想“难”住老师,结果老师不仅说得很快,而且说得对,惊叹之余,学生急于知道老师快速判断的绝招,于是学生带着炽热的追求和疑问进入学习新知的过程。
这样设疑导入,使学生急于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的情绪就会尤为强烈,使课堂始终处于积极探索,寻求答案的状态。
二、在新知的探索中培养学生好问
科学巨匠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做学习的真正主人,这是发挥学生主动性的重要途径,例如:我在教学“梯形的面积”时,有学生提出:梯形的面积S梯形(a+b)h÷2。三角形的面积S三角形ah÷2,那么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是不是也能用同一种公式?学生的提问其实已创造了一种新法则:任何规则的平面图形的面积都等于上、下两底之和与高的乘积的一半。这样的教学把呆板的知识变成了灵活的动感内容,真正地把“教材”变成了“学材”。
再如,在复习“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时,在我的启发下学生提出了意想不到的问题:“长方体有6个面,一个面就有4条边,为什么长方体的棱不是24条,而是12条呢?”“一条棱有2个端点,长方体有12条棱,为什么是8个顶点呢?”“长方体和长方形究竟有什么区别呢?”在讨论中,有一位同学对“长方体和长方形有什么区别?”解答得颇新颖生动,他说:“我在纸上画一个长方形,它只有长和宽,没有高,我把这长方形剪下来,这样它就有高了(纸的厚度),所以它是长方体”。
由此可见,由好奇到好问,由好问到想象,正是创新的美妙节奏,这样的教学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领域,便于发现各种知识间的联系,达到认识上的飞跃。
三、在新知的获取时,培养学生敢疑
“疑”是探索的起点,有疑才能产生认知冲突,造成强烈求知欲望,教学中教师要不断设疑、激发学生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而积极地获取知识。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时”“游戏”后,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问题:(1)猜猜,你认为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有的学生说“个位是3、6、9的数能被3整除”,但马上遭到了很多同学的反驳,有学生提出:“老师,我认为不能从个位上判断能被3整除的数”,他的意见很快得到大家的认同;(2)验证,那么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呢?学生把自己在“游戏”中写出的能被3整除的数随意交换位置组成新的数,看能不能被3整除,学生用计算器验证后,教师见时机成熟,就提问学生,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呢?(3)学生分组讨论,自主探索总结规律,如有一组学生写出:762、726、672、627、267、276,发现数字不变,排列不同,但这些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不变,且都能被3整除,那么能被3整除的数各位上数字之和有什么特征呢?分组讨论后,学生概括出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这节课通过质疑问难,分组讨论,教师在创造积极主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的同时,激励学生全员参与,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而且学生潜在的创造力也得到了充分发挥,学生真正“活”起来了。
四、在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敢为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课堂教学必须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面对新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教学“求平均数问题”时,有这样一道题:5个同学的身高分别是132厘米、131厘米、135厘米、129厘米、128厘米,求他们的平均身高,通常的算法是“总身高÷5”有的学生敢于打破常规解法,用“130+5÷5”求得。例如变式练习时出了这样一道题:少先队第一小队6人参加植树,按计划平均每人要栽10课,实际栽树时有1人没来,其它人仍然完成了小队计划,这样实际平均每人多栽多少棵?当大部分同学列出算式:10X6÷(6-1)-10═2(棵)后教师指出这是通常思路,有四步计算。“还有没有其它的解法?”学生讨论激烈,思维活跃,有不少同学列式为10÷(6-1)═2(棵),其中一学生口述想法说:“6人的任务5人来完成,这1人的10棵任务必须平分给那5人来栽,因此10÷(6-1)═2(棵),就是实际平均每人多栽的棵数,另一学生補充说:“这5人不但完成了计划每人应栽的10棵,而且每人多栽2棵,正好共栽了(10+2)X5═60(棵),与题意相符,显然,解法10÷(6-1)═2(棵)的思路完全正确,而且简捷,有独创性,与众不同,教师指出这一解法的独特之处,是抓住了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的特殊关系进行了新的组合,是变换思维角度对数量关系的调整、组合的新成果。教师及时鼓励,激起了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积极性,把课堂搞“活”了。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落到实处,把美好的愿望化为具体的行动,就小学课堂教学来说,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失时机地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体现《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出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基本理念,让每个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有所作为,让每位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赋予数学课堂教学以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