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梯检测现场安全问题探讨

2017-05-16杨猛

科学与财富 2017年12期
关键词:探讨研究安全问题

杨猛

摘 要:随着建筑业的飞速发展,电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使用率也是越来越高,相对对于电梯的检测也成为各相关单位的重中之重。由于电梯检验属于一项高空、高危的工作,在检测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安全隐患因素,因此,一定要制定现场安全检验制度和安全管理措施,这样才能降低电梯安全事故的发生,本文也会对电梯检测现场安全问题做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有效的建议,进而为电梯的良好运行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电梯检测;安全问题;探讨研究

电梯检验属于一项难度大、危险系数高的技术工程,在检验过程中存在着各种未知的危险因素,因此,相关检测人员一定要定期对常用电梯进行检验,按照相应的检验标准和规范要求,以免出现任何失误,都会影响电梯的安全运行,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损失。同时,还要结合实际,制定必要的安全故障预防措施,最大化保证电梯的安全质量,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可靠的保障。

1. 电梯检测现场应注意的安全问题

1.1机械伤害问题

由于电梯构建的复杂性,致使很多可移动、旋转的机械部位对检验人员的人身安带来一定的威胁,其中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可分为四个方面,即:剪切、挤压、咬入及撞击。

1.1.1剪切伤害

剪切伤害问题一般存在于电梯的进出口部位,检验人员在检查电梯时须经过厅门后才能到达轿顶或者底坑,如果定滑轮出现故障,就会导致运动轿厢出现剪切情况。

1.1.2挤压伤害

挤压伤害因素通常都存在底坑或者轿顶部位,而电梯检验也是在这两个部位上面操作,如果工作人员出现站立不稳或者违规操作的情况,就会导致身体受到挤压,造成很大的人身伤亡事故。

1.1.3撞击伤害

电梯的构造元件基本都是以旋转、移动的机械部件为主,在电梯检验时,如果检验人员注意力不集中或接触这些机械元件,就会出现机械元件撞击工作人员身体的现象发生,对检验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

1.1.4咬入伤害

对钢丝绳的检验是电梯检验中必定的检验环节,需要工作人员在近距离的观察中才能正确判断出钢丝绳是否有断丝的情况发生。如果检验人员没有按照严格的检验制度进行检查或者忘记断电,就会导致钢丝绳将手指拽引到导齿轮处,出现咬入的现象,对人身安全带来很大的伤害。

1.2电气伤害问题

电气伤害是电梯检测过程中常见的危险源,其主要的安全问题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其一,有些检验人员在进行电梯检验时,为了缩短检验时间,忽视电梯检验规章制度,草率的判断故障成因并进行违规操作,致使电梯故障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为日后的正常使用带来很多不利的因素。

其二,由于检验人员缺乏专业的维修素养,在进行电梯检验时没有安全操作的意识,导致与高压带电的地方接触,造成很大的伤亡事故,严重影响了电梯运行的质量。

其三,因为缺少严格的管理制度,部分检验人员在进行电梯检验过程中没有遵守电气规范的要求,盲目对电梯进行校验,使用没有认证资格的检验产品、仪器、测量仪表等检验工具,根本无法测量到具体的安全隐患,为电梯的正常运行埋下很多潜在的危险。

2. 避免电梯检测现场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

2.1提高检测员的综合素质

2.1.1提高检测人员的业务素质

为了降低电梯检测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就要从提高相关检测人员的业务素质方面入手,这样既可以充分提升检验人员的专业技术和安全意识,也可以检测其业务水平是否符合电梯检测工作的定量标准。首先,检测人员要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能够熟练进行各种故障校验操作。其次,检测人员要全面掌握电梯检验程序、注意事项及应对检验的方法,并按照严格的电梯检验规章要求去进行电梯的检验工作。最后,要定期开展各项检验技能与安全培训活动,提高检验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避免在检验过程中出现各种安全事故,进而为个人安全及电梯的正常运行提供可靠的保障[1]。

2.1.2提高检测人员的心理素质

电梯检测人员的心理素质对于其在进行电梯现场检验工作中的安全生产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不同心理素质的人员在面对同样的工作任务时,所表现的工作态度也会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假若遇到紧急突发状况时,素质较高的工作人员就会做出快速的反应,全面分析电梯现场中存在的各种安全因素,并对其进行准确的判断和预防。相反,素质偏低的检测人员,一旦遇到突发事故,就会自乱阵脚,完全处于盲目的状态,不仅不能全面考虑问题,而且对于问题的解决也是无从下手,这样既给电梯现场安全检查的顺利开展带来负面的影响,又拖延了电梯安全事故的处理时间,严重阻碍了居民的日常出行。因此,相关管理单位一定要定期对检测人员开展心理安全辅导,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进而为电梯检验工作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2]。

2.2提高对电梯现场安全检测的关注度

检测人员在进行电梯安全检测工作时,首先,应该观察需要检验的电梯环境,看其各项指标是否符合检验标准。如:电梯光线不足、电梯照明不足等因素。因为电梯出现上面两种情况时,很容易导致检验人员出现坠落、撞击、触电等现象,给人身安全带来很大的威胁。其次,检验人员要遵循相关的检验规定,检查电梯环境是否整洁,要求与电梯检验工作无关的物品设备等不能进入到检验机房或现场底坑中,发现任何不满足检验条件的检验环境,可拒绝对其进行校验操作,直到电梯检验环境符合检验条件为止。

2.3做好电梯检测安全防护措施

从当前我国各地电梯检测安全事故类型来看,很多事故的起因,都是由于相关检测人员缺少安全防范意识所致,其在现场安全检测过程中,并没有按照相应的规范要求配备必要的防护措施,进而当出现安全问题时,缺少有效的预防,使得自身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所以,为了提高电梯安全检验水平,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应在现场检测前,对检测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大力宣传安全防范技巧和安全知識,使其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得到最大化提升,进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达到标准性和规范性。另外,在进场前,检测人员还要配带好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如:绝缘手套、专业工作服、安全帽、绝缘工作鞋等,以免在检测过程中,出现高空坠物、漏电等危险,给自身的生命安全带来不必要的伤害[3]。

2.4建立完善的电梯检测规章流程

任何工程技术都离不开严格的规章制度的约束,同样,电梯安全检测工作也是如此,为了使其操作环节达到标准性和科学性,有关单位必须制定完善的电梯检测规章制度,构建健全的安全管理机制,这样才能对检测人员的现场操作进行实时的监督和管控,确保其每项操作程序都能符合规范要求。同时,还要将各项安全检测规范制度落实到实处,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配置电梯检测人员数量,尽量保持在两名或两名以上的人员,进而可以相互监督、相互促进,把电梯现场安全检测工作做到规范化和合理化,最大程度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人们的正常出行提供安全可靠的便利条件。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梯安全检测工作是一项危险系数大、技术要求高的工作,需要检测人员在检验过程中要遵循严格的检验标准和规章制度,按部就班的进行电梯现场安全检验工作,并综合考虑各种检验因素,避免潜在隐患问题的存在。同时,还要提高自身检验技能和安全意识,最大化降低电梯检验事故的发生,进而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及电梯的正常运行提供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贺杰.电梯检验检测工作及检测现场的安全管理[J]化工管理.2016(05)10-11

[2]吴昊.电梯检验检测工作及检测现场的安全管理[J]化工管理.2016(05)16-17

[3]马建蔚.电梯检验检测工作及检测现场的安全管理[J]化工管理.2016(02)20-21

猜你喜欢

探讨研究安全问题
能否用斐林试剂鉴定“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
浅议中国画的构图和透视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及管理措施研究
高校计算机安全防范措施研究
武警基层指导员非权力影响力探讨研究
输变电设备运行及安全防范措施